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活動鉛筆

鎖定
活動鉛筆是一種書寫文具。
中文名
活動鉛筆
類    型
書寫文具

活動鉛筆行業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 活動鉛筆 QB 1023-91
本標準參照採用國際標準ISO 917 7—1《活動鉛筆—第一部:分類、尺寸、性能要求和測試》。
1 主題內容與適用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活動鉛筆的質量指標和檢驗方法及要求。
本標準適用於脈動式活動鉛筆和墜芯式活動鉛筆。
2 引用標準
GB2828逐批檢查計數抽樣程序及抽樣表(適用於連續批的檢查)
GB5945輕工產品鋁或鋁合金氧化處理層的測試方法
3 產品分類
活動鉛筆按其出芯方式不同分為脈動式和墜芯式。當外力每作用於出芯機構一次,鉛芯則輸出一定長度值的為脈動式活動鉛筆,當外力作用於出芯機構時,鉛芯在重力作用下自由墜落的為墜芯式活動鉛筆。
根據活動鉛筆零部件所用的材料和結構不同,可分為高級、中級和普級活動鉛筆。具有金屬機芯和金屬筆桿或筆桿表面經裝飾性工藝處理的活動鉛筆為高級品;結構簡單的塑料筆桿活動鉛筆為晉級品,介於兩者之間者為中級品。
4 技術要求
4.1 活動鉛筆的質量應符合表1規定。
序號 項目 技術要求
高級品 中級品 普級品
脈動式 墜芯式 脈動式 墜芯式 脈動式 墜芯式
1 夾鉛芯力N 芯徑mm 0.35 ≥4.90 ≥4.90 ——
0.5以上 ≥6.37 ≥5.88 ≥5.39
2 芯尖受力N 芯徑mm 0.35 ≥4.90 ≥4.90 ——
0.5以上 ≥6.37 ≥5.88 ≥5.39
3 撳動力N ≤9
4 出鉛芯長度
毫米/次 芯徑mm 0.35 0.3—0.7
—— 0.3—0.7 —— —— ——
0.5 0.4—0.8 0.4—0.8 0.4—0.8
0.7 0.5—1.0 0.5—1.0 0.5—1.2
1.0 0.7—1.3 0.7—1.3 0.7—1.5
1.4 1.2—1.8 1.2—1.8 1.2—1.8
2.0 1.6—2.4 1.6—2.4 1.6—2.4
5 輸鉛芯性能 連續 自由下落 連續 自由下落 連續 自由下落
6 耐用性能,次 ≥10000
7 筆夾彈性 無間隙
8 耐衝擊性能 輸鉛芯連續,零部件無開裂變形
9 氧化膜耐蝕,s ≥40 ≥20 ——
10 鍍鉻層耐蝕,min ≥4 ≥3 ——
11 外觀 零部件完整,無開裂;整筆及配件無明顯歪斜和彎曲;外觀光潔光亮;標誌、字跡能識別
4.2 各級活動鉛筆優質品的各項質量指標除了應符合表1規定外,夾鉛芯力應符合表2規定。
芯徑規格,mm 0.35 ≥0.5
夾鉛芯力,N ≥5 ≥8
4.3 普通級品活動鉛筆優質品的各項質量指標除了應符合表1、表2規定外,出鉛芯長度要求應與高級品和中級品的出鉛芯長度要求相同。
4.4 供活動鉛筆使用的鉛芯應符合QB 1024的規定。
5 試驗方法 略
6 檢驗規則
活動鉛筆的檢驗分型式檢驗和出廠逐批檢驗。
6.1 型式檢驗
6.1.1 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必須進行型式檢驗;
a.正常生產時,應有每年不少於兩次的定期檢驗;
b.當設計新產品、改進老產品設計及生產技術條件有較大改變時;
c.停產三個月或三個月以上後,恢復生產時;
d.國家質量監督機構提出進行型式檢驗的要求時。
6.1.2 型式檢驗時,應從產品中隨機抽取20個以上產品作為樣本,並按第4章所列全部項目逐項檢驗。夾鉛芯力和輸鉛芯性能合格率為100%,其它技術指標合格率為90%時為合格。
6.2 出廠逐批檢驗
6.2.1 出廠逐批檢驗應按GB 2828執行。
6.2.2 逐批檢驗的項目、不合格分類、抽樣方案類型、檢查水平、AQL值按表5規定。
檢驗項目 不合格分類 試驗方法 抽樣方案類型 檢查水平 AQL
夾鉛芯力 A 5.1 一次 S—4 0.25
輸鉛芯性能 5.5
芯尖受力 B
5.2 2.5
撳動力 5.3
出鉛芯長度 5.4
耐衝擊性能 5.8
外觀 C 5.11 4.0
筆夾彈性 5.7
6.2.3 檢驗的嚴格度
從正常檢驗開始,按GB 2828轉移規則調整。
6.2.4批質量的判定
6.2.5 檢驗後的處置
a.批合格的產品應附有合格證。
b.A類不合格品,產品不得出廠。生產部門應對該產品整理後,再次提交檢驗。經檢驗合格,可出廠。(但該批的初次檢查仍作不合格論處)。
c.B類和C類不合格的批,生產部門可以進行返工處理或降級處理。作降級處理時,產品上應有明顯的“副品”或“等外品”字樣。
7 標誌、包裝、運輸、貯存
7.1 標誌
每支活動鉛筆應有如下標誌:
a.活動鉛筆芯徑的公稱尺寸;
b.製造廠或其簡稱或註冊商標;
c.產品型號。
7.2 包裝盒上應有本標準編號、產品名稱型號及製造廠名,包裝箱上應有產品名稱、型號、製造廠名、牌
7.3 成品在運輸過程中,嚴禁日曬、雨淋並防止與有機物氣體接觸。
7.4 貯存
7.4.1 活動鉛筆應貯存於乾燥並通風良好的倉庫中。貯存温度0~4 0℃,相對濕度不大於80%。
7.4.2 活動鉛筆的保存期為二年半。

活動鉛筆生產歷史

木製鉛筆為了維持書寫順利,需要時常卷削,活動鉛筆的出現正順應了人們使用方便的需要。活動鉛筆,顧名思義,即不用卷削,能自動或半自動出芯的鉛筆。
19世紀中期,活動鉛筆在歐洲以手工藝品出現。19世紀末期德國開始商品化生產,但鉛芯仍需人工削尖,產量有限。1903年日本開始使用機械製造活動鉛筆,其結構簡單,均為旋轉式。40年代美國派克公司首批生產0.9mm旋轉式活動鉛筆,鉛芯無須人工削尖。1965年日本研製成功0.5mm和0.7mm合成樹脂細鉛芯,並開發了新型三爪卡頭,取代了傳統的金屬三爪卡頭。同年日本派羅德自來水筆株式會社首次生產出脈動式細芯活動鉛筆。70年代又相繼開發了二次撳動式、雙卡撳動式和甩打撳動式結構芯活動鉛筆。1979年聯邦德國法伯·卡斯特鉛筆廠首次推出自動出芯式活動鉛筆。1980年前後又研製成功了塑料二爪卡頭,使活動鉛筆在材料和結構上有了新的突破。

活動鉛筆分類

按鉛筆直徑大小分為粗芯(大於0.9m)和細芯(小於0.9m)活動鉛筆。按出芯方式,可分為墜芯式、旋轉式、脈動式和自動補償式,4種活動鉛筆。墜芯式靠鉛芯重力自動出鉛芯。旋轉式靠旋轉輸送鉛芯。脈動式(撳動式)靠撳動輸送鉛芯,結構有一次撳動式,即撳動一次出鉛芯。二次撳動式,第一次撳動筆嘴伸出筆桿,第二次撳動鉛芯伸出。雙卡頭撳動式,採用雙卡頭結構,縮短了卡頭和筆嘴端部距離,使活動鉛筆內最後剩下的8~15mm的一段殘留鉛芯,不用撳動可出一支整鉛芯將其頂出,即可連續書寫。自動補償式(自動出芯)無須旋轉或脈動裝置,可自動補償鉛芯,連續書寫。

活動鉛筆結構

脈動式機芯結構是活動鉛筆普遍採用的基本結構形式,主要由筆桿、尖套、護芯管、卡頭、鎖緊箍、彈簧等組成(見圖脈動式活動鉛筆結構示意)。當儲芯管受撳動壓力(手指壓力)作用時,克服彈簧的彈性力向下移動,並使卡頭爪片張開,同時鉛芯依靠自身的重力,離開在儲芯管內的原來位置,在制動元件阻尼圈的控制下沿着護芯管壁移動一定長度。撳動壓力釋放後,彈簧恢復原位,鉛芯被鎖緊箍和卡頭自動鎖緊定位,完成一次脈動出芯過程。依此往復即可連續脈動出芯。

活動鉛筆樹脂細鉛芯

細芯活動鉛筆的專用鉛芯,具有撓曲強度高、書寫性能好等特點。它主要以合成樹脂為鉛芯的粘結劑,常用的有聚乙烯醇、瀝青、呋喃樹脂、聚氯乙烯、ABC樹脂、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以石墨為鉛芯的着色劑;常用溶劑有水、乙醇等;常以鄰苯二甲酸二辛酯、磷酸三甲酚酯等為增塑劑,用來降低樹脂在高温下的流動粘度,改善成型工性能;常以硬脂酸鉛為穩定劑,防止樹脂老化,抑制氧化過程進行;以液體石蠟、低分子聚乙烯等為潤滑劑,改善樹脂熔體的流動性能。
樹脂細鉛芯的製造是在惰性氣體(如氬氣)保護下或密封條件下,經高温焙燒碳化而形成石墨化結構,使其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和較好的書寫性能。
1564年,一場災難性的颶風襲擊英格蘭島,受災較重的昆布蘭地區許多大樹被連根拔起。風暴過後,人們在樹根下發現了一種黑色礦物質。只要輕輕在物體上一劃,就可以留下一道黑色的印記,它就是“石墨”。當地牧羊人常用它在羊身上畫記號,以便於辨認。後來有人把它製成棒形,賣給商人用於在包裝上劃記號。1781年,德國化學家法伯經過多次實驗,將石墨粉與硫磺、銻、松香混合在一起,製成糊狀再擠壓成條形,這就是鉛筆的雛形。這種鉛筆有一定的硬度,書寫起來比石墨棒好用多了。受此啓發,人們又將石墨塊切成小條,用於寫字繪畫。這就是最早的鉛筆。不久,英王喬治二世索性將巴羅代爾石墨礦收為皇室所有,把它定為皇家的專用品。但是用石墨條寫字既容易弄髒手,又容易折斷。
給鉛筆套上木杆外套的任務是由美國工匠門羅來完成的。他先造出了一種能切出木條的機器,然後在木條上面刻上細槽,將鉛筆芯放入槽內,再將兩枝木條對好、粘合,筆芯被緊緊地嵌在中間,這就發展成了我們今天使用的鉛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