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活動積温

鎖定
活動積温,即作物某時段或某生長季節內逐日活動温度的總和,是表徵一地的熱量資源、作物生長髮育對熱量要求的主要指標 [1]  活動積温廣泛應用於農業氣候分析農業氣候區劃農業氣象預報 [2]  通常把大於等於10℃持續期內的日平均氣温累加起來,得到的氣温總和,叫做活動積温。
中文名
活動積温
外文名
a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反    映
地方氣候對農作物所能提供的熱量
應    用
農業氣候分析、區劃及氣象預報
定    義
作物某時段或某生長季節內逐日活動温度的總和
算    法
把大於等於10℃持續期內的日平均氣温累加起來,得到的氣温總和

目錄

活動積温簡介

活動積温,即作物某生育時期內日活動温度(即高於或等於生物學零度的日平均温度)的總和,以
表示 [3] 
,當
時,
以0計
式中,
為該時段天數;
為第
日平均氣温;
為該發育階段的生物學零度。
一般把一年中日平均温穩定維持在≥10℃的整個時期,即各種植物生長的活躍期,這段時期內日平均温度的總和稱為活動積温, 它對於農業氣象預報和農業氣候分析有重要意義。 [4]  例如以生物學零度10℃為準, 假如有三天的日平均温度分別為11℃、10℃與13℃,則其活動積温等於: 11+10+13=34℃。

活動積温意義

活動積温是生物生育對熱量要求或某地氣候熱量資源的指標。活動積温越多,表示某地氣候熱量資源越豐富,生物生長髮育所需的熱量越充分。在日平均氣温高於生物學下限温度或最適温度時,由於活動積温中計入了下限温度以下或最適温度以上的温度部分,因之對生物而言,其生育量與活動積温之間的關係並不穩定,即生物完成某生育階段或全生育週期所需的活動積温並不都是準常數。以至活動積温相等時,所產生的生物效應並不對應相同。 [5] 

活動積温應用

活動積温對於農業氣候分析、農業氣候區劃以及農業氣象預報等有着重要的意義。 [2] 
(一)農業氣象應用
活動積温計算比較方便,農業氣象中應用較廣泛。它既能較好地反映作物發育速度與温度條件的關係,又能用以表示某一地區的熱量資源。如下表所示為主要作物不同品種類型全生育期所需大於或等於10℃的活動積温。 [6] 
作 物
品 種 類 型
早 熟
早中熟
中 熟
晚 熟
水 稻
2100~2500
2900~3100
3200~3400
3900
棉 花
3000~3300
3400~3600
3700~4000
玉 米
2100~2200
2300~2400
2500~2700
>3000
高 粱
2100~2200
2300~2500
2600~2800
>2800
谷 子
1700~1800
1900~2100
2200~2400
2500~2600
大 豆


2500
>2900
馬 鈴 薯
1000

1400
1800
(二)農業氣候區劃
當日平均氣温穩定上升到10℃以上時,大多數農作物才能活躍生長。我國通常採用日平均氣温≥10℃的活動積温,即把大於等於10℃持續期內的日平均氣温累加得到的氣温總和,用以反映各氣候帶的熱狀況。 [7]  如下表所示為不同温度帶的積温、主要作物以及其分佈範圍。
温度帶
≥10℃積温
作物熟制
主要作物
範圍
寒温帶
小於1600℃
一年一熟
春小麥、大麥、馬鈴薯等
黑龍江省北部、內蒙古東北部
中温帶
1600~3400℃
一年一熟
春小麥、大豆、玉米、穀子、高粱等
東北和內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
暖温帶
3400~4500℃
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
冬小麥、甘薯、玉米、穀子等
黃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區和新疆南部
亞熱帶
4500~8000℃
一年兩到三熟
冬小麥、水稻、油菜等
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
熱帶
大於8000℃
一年三熟
水稻、熱帶作物等
滇、粵、台的南部和海南省
參考資料
  • 1.    鄧綬林.地學辭典.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434
  • 2.    袁世全,馮濤.中國百科大辭典.北京:華廈出版社,1990:906
  • 3.    胡毅等.應用氣象學:氣象出版社,1994:12
  • 4.    張洪.中學教師實用地理辭典.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110
  • 5.    農業大詞典編輯委員會.農業大詞典.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721
  • 6.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農業氣象卷編輯委員會,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編輯部.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農業氣象卷.北京:農業出版社,1986:103
  • 7.    《中國方誌大辭典》編輯委員會.中國方誌大辭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