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洲瑞鎮

鎖定
洲瑞鎮,隸屬於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地處大埔縣西南部,離大埔縣城及梅城各65千米,東及東北連高陂鎮,西及西北緊依銀江鎮,西南與豐順縣砂田鎮毗鄰, [1]  轄區總面積89.30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洲瑞鎮有户籍人口18476人。 [2]  截至2020年6月,洲瑞鎮轄9個行政村。 [3] 
1957年,設洲瑞鄉。1958年,與古野鄉合併設洲瑞公社。1961年,復改鄉。1993年,建鎮。 [4]  洲瑞鎮因地貌四周環山,中間低平,形如盆狀,故素有“金盆鄉”之美稱。 [1]  洲瑞鎮是著名僑鄉之一。 [4] 
2016年,洲瑞鎮農村經濟總收入4.29億元,同比增長12%;農村人均年純收入1.15萬元,同比增長12.6%;完成國税1128.3萬元,完成地税514.8萬元,完成國地兩税任務。糧食種植面積1.4萬畝,總產量4674噸,其中水稻種植面積1.05萬畝,產量3803噸。 [5] 
中文名
洲瑞鎮
別    名
金盆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
地理位置
大埔縣西南部
面    積
89.30 km²
下轄地區
9個行政村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粵M
户籍人口
18476人(2019年末)

洲瑞鎮歷史沿革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三洲坑屬桃花社,赤水屬大麻社。
清乾隆九年(1744年),三洲坑屬古源甲,赤水屬大麻社。
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三洲坑(洲田)、赤水統屬高陂區管轄。
1952年,從高陂區分出洲瑞區。
1955年5月,改稱第六區。
1956年,複稱洲瑞區,區址在古野。
1957年1月,撤區並鄉稱洲瑞鄉。
1958年,與古野鄉合併設洲瑞公社。
1961年,復改鄉。
1993年,建鎮。 [4]  [11] 

洲瑞鎮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洲瑞鎮轄9個行政村。 [3] 
洲瑞鎮下轄地區
田背村
下營村
赤水村
嶂岸村
葵坪村
南村村
大坑村
陂營村
華光村

洲瑞鎮地理環境

洲瑞鎮位置境域

洲瑞鎮,隸屬於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地處大埔縣西南部,離大埔縣城及梅城各65千米,東及東北連高陂鎮,西及西北緊依銀江鎮,西南與豐順縣砂田鎮毗鄰, [1]  轄區總面積89.30平方千米。 [2] 

洲瑞鎮地形地貌

洲瑞鎮地形圖 洲瑞鎮地形圖
洲瑞鎮地貌四周環山,中間低平,形如盆狀。 [1] 

洲瑞鎮水文

洲瑞鎮嶂岸水系自西向東經大坑村、古野黨溪村,白沙溜水系自西而東經葵坪村、古野培美村葵坑口流注韓江。 [11] 

洲瑞鎮自然資源

洲瑞鎮盛產瓷土,水力資源豐富。 [11] 

洲瑞鎮人口

截至2019年末,洲瑞鎮有户籍人口18476人。 [2] 

洲瑞鎮經濟

2016年,洲瑞鎮農村經濟總收入4.29億元,同比增長12%;農村人均年純收入1.15萬元,同比增長12.6%;完成國税1128.3萬元,完成地税514.8萬元,完成國地兩税任務。糧食種植面積1.4萬畝,總產量4674噸,其中水稻種植面積1.05萬畝,產量3803噸。 [5] 
2019年,洲瑞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2151萬元。糧食種植面積259.13公頃,糧食總產量2637噸,其中水稻種植面積124.67公頃,總產量673噸。 [1] 
2019年,洲瑞鎮糧食種植面積259.13公頃,糧食總產量2637噸,其中水稻種植面積124.67公頃,總產量673噸。洲瑞鎮有洲瑞鎮南村、華光有3家合作社申報“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項目資金;南村、赤水合計13.3公頃墾造水田項目區建設基本完成,並交付耕種。墾造水田項目嶂岸村2.9公頃的基礎建設已通過縣級驗收,大坑村2.1公頃正處於收尾階段。第一批涉及田背、南村、嶂岸3個村共5.3公頃拆舊復墾已完成驗收;第二批涉及赤水村、華光村、下營村、葵坪村和大坑村共8.58公頃拆舊復墾已完成立項、設計等工作。 [1] 

洲瑞鎮社會事業

洲瑞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洲瑞鎮有中心幼兒園1所;小學9所;中學1所。2010年,鎮實驗學校被確認為廣東省義務教育規範學校。 [11] 

洲瑞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洲瑞鎮有文化活動中心1個。 [11] 
2019年,洲瑞鎮發揮鄉賢助力和鎮村共建的模式,投資100多萬元建成下營村光南水口文化廣場,投資38.7萬元建成陂營村烏石崗文體活動中心,投資150萬元建成田背村寨背熾光文化廣場;大坑村爭取幫扶單位籌資約16萬元修繕玉瑚橋和投入資金約20萬元建成下村文體廣場。 [1] 

洲瑞鎮環境治理

2019年,洲瑞鎮投入資金170萬元完成大坑村新農村示範村5個點集中飲水工程和2個氧化塘等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供電部門投資約90萬完成供電隱患排查整改工作和專項維修。總投資400萬元,輻射田背村、華光村的處理規模為500立方米/天的鎮級污水處理廠已建成並通過驗收。全鎮9個村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於11月前通過縣對鎮考核驗收,通過率100%。 [1] 

洲瑞鎮交通建設

洲瑞鎮電子地圖 洲瑞鎮電子地圖
2019年,洲瑞鎮投資134萬元完成下營村光南、和坪、天豐、冠飲塘等4條村道硬底化建設。投資60多萬元完成0.8千米水口瓷廠到大坑小學道路硬底化;投入資金6萬元,在大坑村新增46盞路燈。投資50多萬元完成實驗學校至田背新店街500米道路硬底化建設。 [1] 

洲瑞鎮社會保障

2019年,洲瑞鎮投入資金10萬元在華光村建成殘疾人農療基地,投入資金9萬元對康園工療中心道路進行拓寬改造,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完成全鎮80—99週歲高齡老人的補津貼和百歲老人保健金的發放工作;為復員退役軍人家庭懸掛光榮牌。全鎮有建檔立卡相對貧困户88户183人,2019年共有84户171人完成貧困户退出,貧困户退出率95%。大埔縣對鎮下達的7户危房改造任務指標已全部竣工並通過驗收。 [1] 

洲瑞鎮歷史文化

洲瑞鎮地名由來

洲瑞鎮為三洲坑(洲田)、赤水(百瑞)兩地之合稱,古稱金盆鄉。因地勢較鄰鄉高,中間平地,如架上金盆而得名。 [11] 

洲瑞鎮方言

洲瑞鎮通行客家話。 [6] 

洲瑞鎮非遺

  • 廣東漢劇
廣東漢劇 廣東漢劇
廣東漢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舊稱“亂彈”“外江戲”“興梅漢戲”,是廣東省漢族客家戲劇劇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東三大劇種(粵、潮、漢)之一,曾被周恩來譽稱為“南國牡丹”。 [7] 
  • 廣東漢樂
廣東漢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梅州市大埔縣為代表,舊稱客家音樂、外江弦、儒家樂、漢調音樂等。據查是古代漢民由中原南遷時帶入的,有“中州古樂”之稱,在大埔流傳至少有五百年以上的歷史。廣東漢樂保留了原有中原音樂的特點,並與大埔當地的民間音樂(如打八音、中軍班音樂)等相融合,同時又吸納了潮樂(如大鑼鼓)的一些成分,是廣東三大樂種之一。 [8] 
廣東漢樂 廣東漢樂

洲瑞鎮風景名勝

  • 瑞山生態旅遊度假區
瑞山生態旅遊度假區 瑞山生態旅遊度假區
瑞山生態旅遊度假區,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9]  地處大埔縣洲瑞鎮嶂岸村,距梅城、大埔縣城均約50公里40分鐘車程,佔地面積3.1萬畝。瑞山生態旅遊度假區有哺乳類動物10餘種,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50多種,鳥種100餘種,主要有野豬、黃鼠狼、蟒蛇、松鼠、穿山甲等,分佈着60多種色彩繽紛的蝴蝶。轄區內奇石眾多,形似“中國地圖”、“千年神龜”“金元寶”“石棺”,還有“千書石”“官印石”“一言九鼎”“雙龍出海”“雄獅起舞”。山中有兩間石屋,夾在地勢險要的大山之中,一間可容20餘人,一間可容80人,此處石屋曾是中共閩粵贛邊縱隊劉永生司令員作戰練兵場所,是重要的革命根據地、紅色蘇區的發源地之一。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