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洪湖賦

(許世一)

鎖定
洪湖歷史悠久,西周時諸侯之一州國定都洪湖黃蓬山,已有3100年曆史。從西漢至清代的2100年間,洪湖曾先後為州陵、江夏、玉沙、文泉縣的治所。民國建沔陽縣。1931-1932年期間,洪湖瞿家灣為湘鄂西蘇維埃政府所在地。1949-1951年洪湖新堤設湖北省沔陽行政區專員公署,1951年6月建立洪湖縣,1987年經國務院批准設洪湖市。
洪湖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東南端,總面積2528.23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積佔34.04%,人口93萬。洪湖水域浩淼,物產豐富,為全國著名水產基地、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一曲《洪湖水,浪打浪》唱響神州大地。
中文名
洪湖賦
相關地區
洪湖
類    型
領    域
文學

洪湖賦背景資料

洪湖歷史悠久,西周時諸侯之一州國定都洪湖黃蓬山,已有3100年曆史。從西漢至清代的2100年間,洪湖曾先後為州陵、江夏、玉沙、文泉縣的治所。民國建沔陽縣。1931-1932年期間,洪湖瞿家灣為湘鄂西蘇維埃政府所在地。1949-1951年洪湖新堤設湖北省沔陽行政區專員公署,1951年6月建立洪湖縣,1987年經國務院批准設洪湖市。
洪湖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東南端,總面積2528.23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積佔34.04%,人口93萬。洪湖水域浩淼,物產豐富,為全國著名水產基地、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1] 

洪湖賦作品原文

唯我洪湖,濱江古城,紅色老區;水產重鎮,魚米之鄉。東接武漢之大都,西毗監利之芳鄰,南枕浩浩長江水而望岳陽,北靠滔滔東荊河而臨仙桃。江湖交匯,河流港汊,水鄉澤國,渾然天成。西周分封,黃蓬山建州國;三國爭雄,烏林寨擺戰場①。南朝置州城郡,明代立沔陽州。
洪湖之偉,偉在英雄輩出。楊幺水寨大造車船,聲勢浩蕩;友諒洪湖操練水師,氣吞山河②。葉世彪率紅燈會起事,掃清滅洋;熊傳藻領導工農運動,風起雲湧③。劉紹南秋收暴動,打響鄂中第一槍;彭國材水上神兵,創造遊擊新戰法。賀雲卿、周逸羣、段德昌締造湘鄂西根據地,黃新庭、楊秀山、李書茂投身紅軍皆為名將④。王勁哉率一二八師浴血抗戰⑤,李先念遣抗日先鋒挺進洪湖。一部《洪湖赤衞隊》,萬千革命志士血,彪炳英雄史,鑄就洪湖魂。
洪湖之秀,秀在人文薈萃。王柏心一代宗師,博稽六藝,精通史地,撰著《樞言》,通曉經學,興荊南書院於故里;劉心源,國學名家,翰墨高手,研金石學,著《古文審》,潑墨“夔門”,集古文書法之大成⑥。盧靖公遺產捐教育,不傳子孫;李定芳開“義醫藥堂”,懸壺濟世⑦。劉紹光留學德美,獲四博士;謝鑑衡水電專家,中科院士;劉樹杞化學泰斗,教育專家⑧。更有今朝,羣星璀璨。厚厚沃土鑄情操,浩浩文脈孕詩魂。村村吟詩,鎮鎮對聯,詩聯萬千,蔚成風氣。捧詩詞之鄉之殊榮,摘楹聯文化之桂冠。
洪湖之美,美在江河湖水。萬里長江濤湧濤,百里洪湖浪打浪。“人人都説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魚米鄉”。一曲洪湖水,陶醉萬人心。洪湖濕地,水域浩淼,綠色倉庫,鳥類樂園,風光旖旎,四季皆美。暖春觀魚躍,荇翠藻綠,水深魚肥;盛夏賞荷花,臨水人潔,近荷心香。深秋看採菱,倩影伴碧波漫蕩,菱歌和細浪清唱;隆冬詠雪景,野鴨同雪花共舞,鴻雁與白雲齊飛。一壺清清洪湖水,千里迢迢祭賀龍⑨。洪湖之人,以水為本,愛水敬水,同舟共濟,自強不息。遵水之秉性,循水之規律,做水之文章。河河相通,溝溝相連。水袋變糧倉,稻高產,棉如山。保護水資源,發展水產業,養魚、養蝦、養螃蟹;植蓮、植菱、植茭白。“九八”洪水,百年不遇,軍民齊心,戰勝洪魔。如今高築堤,廣蓄水,固若金湯。人歡水笑,江晏湖清。
洪湖之壯,壯在改革開放。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高樓聳立鱗次櫛比。一河碧波穿城過,三橋飛架跨兩岸。沿河公園、濱江公園,藍天白雲,小橋流水,綠草紅花,煙柳成行;人民廣場、荷花廣場,音樂噴泉,流虹溢彩,荷詩長廊,文采飛揚。藍田景區,國家旅遊4A級;瞿家大灣,湖北十大旅遊鎮。革命舊址,憶創業之艱難;烈士陵園,祭先烈之英靈。博物館述説千年歷史,紀念碑吟唱英雄偉績。烏林古戰場領雄風,黃蓬州國觀王氣。過江赤壁尋古蹤,歸來烏林浴温泉。觀歷史文物而心曠,賞自然景觀而神怡。白廟長虹貫仙桃,漢洪大橋連武漢。高速公路通湘鄂,黃金水道達渝滬。綠化村鎮、衞生村鎮、文明村鎮,三鎮共建。優秀園林城、優秀衞生城、優秀文明城、優秀旅遊城、雙擁模範城,五城同創。仙洪新農村建設,花開錦繡;洪監高速路規劃,宏圖誘人⑩。踞武漢經濟圈,同中部崛起;處長江經濟帶,與沿海騰飛。勵精圖治,爭雄荊楚。
吾生於斯長於斯,心為之動,魂為之牽,一字一句,亦駢亦散,苦吟成篇 [1] 

洪湖賦文章註釋

①黃蓬山:西周武王滅商,分封諸侯在洪湖黃蓬山一帶建州國。烏林寨:赤壁之戰,曹操屯兵烏林寨,烏林為主戰場。
②楊幺:南宋時期農民起義領袖。友諒:陳友諒,元代玉沙黃蓬(現洪湖烏林)人,紅巾起義領袖,於江州稱帝,國號“大漢”。
③葉世彪:洪湖老灣紅燈會頭領。熊傳藻:洪湖濱湖傅灣人,中共新堤市委書記,鄂中南特委委員。
④賀雲卿:賀龍。黃新廷:洪湖黃家口人,1955年授予中將軍銜,曾任成都軍區司令、裝甲兵司令。楊秀山:洪湖峯口萬寶人,1955年授予中將軍銜,曾任武漢軍區副司令員。李書茂:洪湖萬全人,1955年授予少將軍銜,曾任蘭州軍區副司令員。
⑤王勁哉:國民黨128師師長,在洪湖堅持抗戰達5年之久。
⑥王柏心(1799-1873):洪湖螺山人,道光甲辰進士,經學大師,著名詩人、方誌學家。劉心源(1848-1917):洪湖龍口人,光緒丙子進士,著名考據學家,書法家。
⑦盧靖(1856-1948):洪湖新堤人,實業家、出版家、教育家,1903年任保定大學督學,晚年捐鉅款予西南聯大,捐款北大修建數學研究所,捐23405冊圖書給清華大學。李定芳(1892-1959):著名中醫師,1931年洪災時在洪湖組織“義醫藥堂”為災民治病。
⑧劉紹光:洪湖龍口人,留學法國、德國,獲數論、物理、哲學、醫學四博士學位。謝鑑衡:洪湖新堤人,留蘇博士,武漢水利電力學院教授,中科院院士。劉樹杞(1890-1935):洪湖新堤人,留美博士,曾任武漢大學代理校長、北大化學系主任。
⑨千里迢迢祭賀龍:賀龍在“文革”中被“四人幫”關在獄中因糖尿病乾渴而逝。1984年,洪湖縣長鄧德元和賀龍中學校長黎明背一壺洪湖水到八寶山祭祀,賀龍夫人、王震及10多位在湘西戰鬥過的將軍參加了接水祭奠儀式。
⑩仙洪:仙桃市、洪湖市為湖北省新農村建設試點區域帶。洪監:洪湖市連接監利縣的高速公路 [1] 

洪湖賦作者簡介

許世一,男,1942年出生,湖北洪湖人,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歷史系,曾供職於洪湖二中、洪湖市教育局,現任洪湖市作協常務副主席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