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洪武花棍舞

鎖定
洪武花棍舞是長期活躍於江蘇省泗洪縣境內及淮河沿岸,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傳統舞蹈,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其最初出現於泗洪縣西南崗的四河、峯山、孫園一帶。據蔡東藩著《明史演義》介紹:元末至正年間,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從小因家貧僱給本地財主劉大秀放牛。在放牛生活中,朱元璋每日與牧童夥伴以放牛棍對打、戲耍,舞棍玩耍的方式,逐步形成套路。後在民間長期流傳形成這一舞蹈形式,故名洪武花棍舞,有的地方也把該種舞蹈稱蓮湘、金錢棍或霸王鞭。它以動作豪放、陣容龐大、節奏明快,氣氛熱烈在當地羣眾中得到普及和傳習。 [1] 
中文名
洪武花棍舞
發源地
江蘇省泗洪縣
又    稱
“打花棍”、“霸王鞭”等
興起時間
元末明初

洪武花棍舞產生背景

洪武花棍舞 洪武花棍舞
江蘇省泗洪縣地處蘇皖交界處,與安徽五河、鳳陽等地相鄰,泗洪縣四河鄉是洪武花棍舞的主要傳承地。這裏位於淮河第三峽——浮山峽的潼河入淮口。潼河與淮河形成夾灘,東起下草灣西到五河灣,長約近百華里,寬約5至8華里,是天然的草灘、牧場。元末明初,這裏從春到秋每天聚集着淮河沿岸百餘村莊千餘牧童在這裏放牧,他們唱牧歌,打花棍,從早到晚,接連不斷。廣袤的草灘孕育和發展了洪武花棍舞這樣傳統舞蹈項目。 [2] 

洪武花棍舞歷史淵源

説起蓮湘在全國許多地方都存在,只是叫法不一,有“打連廂”、“銅錢棍”等。蓮湘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荀子《成相》篇裏提及的為説唱配樂的樂器“相”,即是一種竹筒或鞭狀樂器,它最早可能源自一種農具,也被盲人用於輔助行路。又有民間相傳,蓮湘源於民間一段依附於祭祀的單人舞蹈,用於驅邪、攆鬼、祈求安康。它是流傳於淮河中游一帶廣大區域的傳統舞蹈,在泗洪一帶稱“洪武花棍舞”,源於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據蔡東藩著《明史演義》介紹:元末至正年間(1335年-1340年),社會動亂,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淮河流域大片土地荒蕪。祖居泗州(今泗洪)遷居濠州(今安徽臨淮關)的朱元璋因家貧僱給財主劉大秀家放牛,在牧場上與吳良、吳禎兄弟結成好友,每日一起玩花棍(牧棍)編歌謠配打便形成節奏明快,姿勢優美的花棍舞,引得眾多牧童效仿學習。朱元璋投軍後,此舞的要訣由吳良兄弟在家族中傳承。
明洪武35年(1402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推翻明朝第二代皇帝建文帝,奪取皇位,恢復“洪武”年號。原輔佐建文帝的吳良之孫吳升恐受牽連,逃到泗洪潼河一帶鄉下教書。他的學生都是半牧半讀的農家子弟,都會打花棍,吳升便把花棍舞改編成舞和操合一的形式,並定名“洪武花棍操”以豐富課餘生活。從此洪武花棍舞在淮河沿岸的民間廣泛傳承和發展。
1948年泗洪建縣第一任縣文化館館長張子言組織民間藝人對花棍舞進行整理、排練,並參與市縣匯演,從此,洪武花棍舞由民間開始走向正式舞台。
1969年,泗洪縣峯山公社(現峯山鄉)組隊參加華東地區民舞大賽獲一等獎。縣文化館派民間藝人吳昌鑾曾到各鄉鎮、學校傳授;2004年組隊參加江蘇省民舞比賽獲新編獎,2005年在梅花掰手節上學生表演的洪武花棍舞被中央電視台一套節目播出。 [3] 

洪武花棍舞表演器具

洪武花棍舞的道具主要為“花棍”。
1、花棍。是用一根細木棍、細竹杆或乾透的荊條製作,杆長80-100釐米,直徑2.5-3釐米,在距兩端5-10釐米處各一個長10釐米、寬1.5釐米或三四個較短的透氣孔,從側面鑽一小孔穿入鐵絲作軸,再分別嵌入四五個小銅錢或小銅缽。當搖動花棍時,銅錢撞擊孔壁發出嘩嘩響聲。花棍表面着紅、黃、藍等色彩,棍兩端系扎彩色綢布,以作裝飾。每個演員手持兩根棍,根據內容可分可合。
2、音響。用音樂或歌謠播放配合舞蹈。無音響時可用民樂合奏或口頭朗頌詩歌、歌謠配合舞蹈。
3、服飾。以短衫為主,束腰帶,戴頭巾,體現牧童特徵。

洪武花棍舞表演特點

傳統的蓮湘基本技巧是:用鞭端磕打四肢為基本動作。傳説的打法為“八拍法”,即一拍磕左手,二拍磕右肩,三拍磕左肩,四拍磕左大腿,五拍磕左小臂,六拍磕右大腿,七拍磕右小腿,八拍磕左腳掌。後來又發展為“四十拍法”,即在原“八拍法”的基礎上又加了三個“八拍”和兩個“四拍”。磕打的位置不只限於四肢,還可磕打手腕、腰、腿外側、後肩等部位,還有雙鞭互磕、觸打地面等。
洪武花棍舞可二人對打,也可羣眾齊舞,大型表演時,可多達上百人。無需固定的音樂伴奏,可任意選用相關曲子、歌謠。其節奏明快,依次拍打人體各個部位。雙棍時而單打,時而雙打,時而交叉打,姿式優美,舒展、大氣。可作文藝表演,也可作體育活動鍛鍊身體,具有“舞”和“操”的雙重特點。
洪武花棍舞的陣法分四個部分,共9節,272拍。第一部分展示上肢,以舒展大氣的動作單打左右肩,後雙棍交叉打,計2節,64拍;第二部分展示軀幹,以體側、轉體左右打,打背花,計3節,96拍;第三部分展示下肢,踢腿,雙棍從腿下交叉穿打;下蹲,棍於腳踝部接地面盤打;跳躍,雙棍交叉打連環,計3節,96拍;第四組字造型。計16拍。全舞場面宏大,主題突出,大氣磅礴。

洪武花棍舞傳承狀況

洪武花棍舞原為牧童玩耍的牧棍演變而來,其最初無完整的傳承譜系,僅為牧童夥伴們相互效仿,或者家庭晚輩向長輩們模仿。清代以後為師徒傳承,今已傳承至十四代。 [4] 

洪武花棍舞傳承人

孔令法,1953年生,現任泗洪縣文化館館員,縣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70年代與朱士香聯手對洪武花棍舞進行再創作,並率隊參加華東六省一市民舞大賽獲一等獎,對洪武花棍舞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吳昌鑾,1948年生,10週歲時開始學習洪武花棍舞,一直是該項目的主要演員,精通該項藝術。1969年參加華東六省一市民舞大賽,後長年指導相關鄉、鎮、學校演練洪武花棍舞,是承先啓後的代表性傳承人。2005年被授予“江蘇省民間藝術之星”稱號。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