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洪振海

(抗日英烈)

鎖定
洪振海(1910年~1941年12月),又名洪衍行,山東滕州人。1938年11月,他發動路礦工人建立了一支數十人的秘密抗日武裝——棗莊鐵道隊。後經上級批准,改名為八路軍魯南鐵道大隊,洪振海任大隊長,同時上級派來政委加強領導。 [1] 
在洪振海等領導下,魯南鐵道大隊在敵人嚴密控制的鐵路幹線、棗莊礦區和微山湖區,採用靈活機動的戰術,活躍在千里鐵道線上,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著名長篇小説《鐵道游擊隊》,就是以魯南鐵道大隊的英雄事蹟為素材創作的,小説中的劉洪大隊長,就是以洪振海和他的繼任者劉金山為原型塑造的。 [1] 
1941年12月的一個風雪之夜,數百名日偽軍對魯南鐵道大隊進行偷襲、“掃蕩”,洪振海率部與敵人激戰,不幸中彈,壯烈犧牲。 [1] 
(概述圖來源 [4] 
中文名
洪振海
外文名
HongZhenhai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10年
逝世日期
1941年12月
職    業
鐵道游擊隊大隊長
主要成就
組建鐵道游擊隊
出生地
山東滕州
性    別
鐵道游擊隊
劉洪
犧牲地
微山湖
洪振海之墓
滕州市羊莊鎮大北塘

洪振海人物生平

1956年,電影《鐵道游擊隊》上映,立即轟動全國。影片中扒飛車、炸橋樑的游擊隊員們,成為無法磨滅的經典銀幕形象。電影中堅毅、果敢的大隊長劉洪,原型之一就是洪振海。 [2] 
洪振海1910年出生于山東省滕州市羊莊大北塘村,自幼在棗莊路礦謀生,因生活所迫,經常爬火車扒煤渣,練就了飛登火車的本領,人稱“飛毛腿”。七七事變後,在共產黨員劉景松的影響下,洪振海積極投身抗日活動。1938年3月,日軍侵佔棗莊,搶佔煤礦,屠殺百姓。洪振海跟隨劉景松參加了嶧縣人民抗日義勇隊。 [2] 
日軍佔領棗莊後,大肆修築兵營,派駐守軍,建立憲兵隊,阻斷了隱藏在山區裏的八路軍部隊與棗莊的聯繫。1938年10月,洪振海與王志勝被派往棗莊,建立起了秘密情報站,負責傳送情報、鋤奸反特。 [2] 
1939年11月,根據上級指示,洪振海以開炭場為掩護髮展抗日武裝。1940年1月,魯南鐵道隊成立,洪振海任隊長。他部署隊員們化裝成商人、農民,混入日軍載有鉅款的火車。當車經過棗莊時,洪振海跳上火車,捆住司機,駕駛火車開入伏擊圈後突然剎車,與隊員們打死日偽軍12名,得錢8萬多元,繳獲各類槍支20多支,極大充實了部隊經費和武器裝備。 [2] 
魯南鐵道隊的活動範圍由臨棗線延伸到津浦線後,與其他兩支鐵道隊合併,成立了魯南鐵道大隊,洪振海任大隊長。 [2] 
1941年11月26日深夜,當列車快到沙溝站時,埋伏在路邊的洪振海縱身躍上火車,他貼在車廂上攀爬,拔掉連接掛鈎,截下裝有布匹的最後兩節車廂。沿線預先組織好的羣眾迅速將洋布及棉服等物資運往微山湖,為主力部隊提供了過冬急需的物資。 [2] 
魯南鐵道大隊夜襲火車站,擊斃日軍特務隊長高崗;與其他部隊配合,全殲微山島偽軍。他們活躍在鐵道線上,扒鐵軌、炸橋樑,撞火車、截物資,像一把鋒利的鋼刀,插進敵人的胸膛,打得日偽軍暈頭轉向。  [2] 
1941年12月初的一天深夜,臨城的日偽1000多人,分兩路突然包圍了鐵道游擊隊的駐地——黃埠莊村。洪振海一面指揮隊員們突圍,一面向蜂擁而上的敵人射擊。洪振海掩護隊員們突出重圍後,便飛身躍到村頭的一堵土牆邊,不幸被敵人發現,中彈犧牲,時年32歲。洪振海壯烈犧牲後,其靈柩被戰友們護送到他的家鄉——大北塘村,葬於村之西側。 [5] 

洪振海主要事蹟

鐵道游擊隊原稱魯南鐵道大隊,洪振海為第一任大隊長,是這裏著名的人民抗日武裝的主要創始人。小説《鐵道游擊隊》大隊長劉洪的原型之一。洪振海1910年出生在山東省滕縣(現棗莊市滕州市羊莊鎮大北塘村)一個世代木匠家庭,其父洪全瑞亦是當地有名的木工匠人。他在12個兄妹中排行老末,三歲那年,因家庭人口多,在當地難以維持生計,父母帶其兄妹到棗莊火車站西側的陳莊謀生。在母親去世後,父親變賣家產又輾轉到淮南煤礦謀生。10歲的洪振海被安排寄居在棗莊的七姐家。他七姐夫葛武林在棗莊中興煤礦鐵路專線幹搬道工,收入微薄,加之洪振海的到來,家境更加困難,後來也全家遷往淮南,撇下洪振海孤身一人在棗莊生活。他只好經常同好友王志勝(小説《鐵道游擊隊》副大隊長王強的原型)一起靠揀煤渣,拾破爛,換點煎餅充飢。他聰明伶俐,善結朋友,再加上他七姐夫的老關係,他與棗莊鐵路工人都比較熟悉,經常自動幫火車司機、司爐幹些活,從而掌握了火車駕駛技術。後來,由於生活被迫,有時和礦區的窮孩子們一起爬上火車搞煤炭,從而練就了爬車本領。這都為他後來在鐵路上開展對敵鬥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 
19歲那年,洪振海與王志勝等人一起到棗莊中興煤礦東大井當了礦工。1932年7月,他曾積極參加中興棗莊特委領導的中興煤礦工人“七月大罷工”,並被推選為小組長。在工人運動中接受了革命思想的教育,提高了階級黨悟。1937年“七七”事變後,棗莊中興煤礦停產,礦工失業。洪振海被迫重操舊業,與王志勝等人爬火車搞煤炭,靠吃“兩條線”維持生計。這時,中共魯南中心縣委在棗莊發動廣大礦工開展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洪振海在地下黨員劉景松的教育下,積極投身抗日活動,併成為積極分子。他同情窮苦失業礦工,經常把從火車上搞來的煤炭、糧食接濟他們,因此人緣很好。洪振海青少年時期的苦難經歷,養成了他豪爽、講義氣的稟性和同情勞苦大眾,痛恨剝削壓迫的樸素階級感情,鍛鍊了一定的組織能力,為後來參加抗日隊伍併成為魯南鐵道大隊的創始人和領導者奠定了基礎。 [3] 
1938年3月18日,棗莊滄陷。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特委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毅然舉行魯南抗日武裝起義,成立了蘇魯人民抗日義勇總隊。洪振海和王志勝隨劉軍杜投奔了這支抗日隊伍,併成為基層骨幹。他作戰勇敢,聯繫羣眾,抗日熱情高,不久,先後就提升為班長、排長。抗日義勇總隊在滕嶧邊山區反頑後東移至抱犢崮東側,開始創建抱犢崮山區抗日根據地。洪振海在隨隊東移後,奉命參加總隊舉辦的除奸訓練班。同年10月結業後,受總隊長張光中的派遣與王志勝一起潛回棗莊火車站西側的陳莊,建立了棗莊抗日情報站,並被委任為站長。 [3] 
洪振海自幼生活在棗莊礦區,這裏的風土人情、一草一木,他都非常熟悉。返回棗莊後,他偽裝成失業工人,穿着破破爛爛的礦工服,白天拾煤炭、打短工。為偵察敵情,還主動給敵偽據點出點苦力,夜晚,和王志勝組織失業礦工爬火車搞煤炭,以籌措活動資金。派王志勝打入日本人在棗莊火車站附近開設的“棗莊正泰國際公司”(羣眾稱洋行)以幹搬運工為掩護蒐集敵人情報。為了打擊侵棗日軍的囂張氣陷,震懾敵人,洪振海與王志勝於一天夜裏摸進洋行,斃傷以經商為名、行特務之實的洋行3個正副經理,繳獲長短槍各一支。這就是第一次夜襲洋行。此後不久,洪振海瞭解到有一列裝有武器彈藥的火車路經棗莊站,便在王志勝等人配合下,敏捷地爬上了火車,掀下兩挺機槍、12支步槍和兩箱子彈運往山裏部隊。同時,他還蒐集了棗莊敵人的大量情報,源源不斷地傳遞到山裏部隊,有力地配合了抗日根據地的反掃蕩。 [3] 
1939年11月,棗莊鐵道隊成立,洪振海任隊長。次年,魯南鐵道大隊正式成立,他被任命為大隊長。為了有職業掩護,在陳莊開辦了“義和炭場”,一時生意興隆,所得收入除上繳、購買槍支外,還經常賑濟困難羣眾。後因泄密,炭場遭破壞,洪振海帶領隊員轉移到齊村,公開打出八路軍魯南鐵道隊稱號。 [3] 
1940年6月的一天,洪振海帶領32名隊員,偽裝混上裝有錢款的敵列車,擊斃敵偽軍警,繳獲偽鈔8萬元、長短槍20多支、機槍和手炮各一挺。從此,“飛虎隊”的威名迅速傳開,致敵提心吊膽。這時隊員已發展到近百人,在洪振海的帶領下,活躍台棗和臨棗線路沿線,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此前,他還帶領隊員第二次血染洋行,乘夜一舉消滅洋行內的13名特務和1名翻譯,繳獲長、短槍3支和其他戰利品一宗,而鐵道隊員無一傷亡。 [3] 
1940年7月,上級決定將魯南鐵道隊與臨城南北的兩個鐵道隊合併,組建魯南鐵道大隊,轄3箇中隊,150多人,洪振海任大隊長。從此,他常領這支隊伍主要活動在微山湖和臨城周圍地區,不斷地給敵人以沉重打擊。他們一次次地襲擊敵火車,破壞鐵路,砍斷敵電線杆,造成敵交通、通訊中斷、遲滯敵人行動。 [3] 
夜襲敵臨城火車站,是他指揮的許多漂亮仗之一。1941年夏,經過詳細偵察和周密計劃部署後,參戰隊員分成了3個戰鬥小組,第1組化裝成鐵路工人,乘夜混入車站,迅速接近襲擊目標,將特務頭子高崗及其士兵石川擊斃。第2組迅速制服偽鐵路警備隊,收繳其槍支。第3組負責增援。整個戰鬥僅用10多分鐘便以鐵道大隊無一人傷亡而勝利結束戰鬥,計擊斃敵偽軍2人,傷1人,繳獲長短槍30餘支,機槍2挺和子彈一宗。同時,他們還利用製造假象,造成日軍將偽軍閻成田部解除武裝和偽團長閻成田等人被捕殺,取得一箭雙鵰的戰果。 [3] 
解放微山島,是洪振海指揮的又一個漂亮仗。在運河支隊一大隊和微湖大隊的配合下,僅用了很短時間就勝利結束戰鬥,一舉全殲守島偽軍,斃傷偽軍副團長以下200餘人,繳獲步槍200餘支,機槍4挺,手槍2門和其他戰利品一宗。 [3] 
1941年11月,魯南軍區被服廠遭日軍破壞,天氣已寒冷,我部隊棉衣成了大問題,洪振海獲得日軍有裝有布匹的列車將路過沙溝車站。在該站站長張允驥的配合下,當列車經過塘湖附近時,洪振海等躍上火車拔下連接插銷,摘掉風管,使兩節載布車廂甩在預定地點,早已埋伏在那裏的隊員和羣眾將布匹卸下並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對來不及運走的布匹,他們一火焚之。此次戰鬥,計繳獲細紗棉布千餘匹、軍服百餘套,還有毛毯、日用品一宗。截獲布匹運往山裏,從而解決了我軍區部隊越冬棉衣問題,受到軍區首長的表揚。 [3] 
在鐵道大隊的打擊下,敵人變本加厲,採用掃蕩、圍剿、收買叛徒種種伎倆,妄圖把鐵道大隊一口吞掉,但都均告失敗,又改用特務化裝偵察的手段,到處搜尋洪振海們的行蹤,企圖一網打盡。一天日軍特務頭子松尾帶3名特務化裝成鐵道隊員闖入洪振海駐地六爐店,被放哨的女交通員郝貞識破,洪振海同特務展開槍戰,待特務子彈打光後,2名特務被生擒,松尾和另一名特務漏網逃掉。 [3] 
松尾逃回老巢後,糾集數百名日偽軍包抄六爐店,洪振海等早已轉移到黃埠莊。敵人撲空後,惱羞成怒,毒打村民,放火燒了六爐店。洪振海得知此情,怒不可遏,立即調集兵力,準備伏擊敵人,為村民們報仇。當敵人進入伏擊圈後,洪振海帶頭衝鋒,被敵人數彈擊倒,壯烈犧牲,年僅32歲。遺體就地安葬於黃埠莊,兩年後遷至其家鄉。 [3] 

洪振海人物評價

在洪振海等領導下,魯南鐵道大隊在敵人嚴密控制的鐵路幹線、棗莊礦區和微山湖區,緊緊依靠路礦工人和湖區羣眾的掩護與幫助,採用靈活機動的戰術,活躍在千里鐵道線上,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他們扒鐵軌、炸橋樑,撞火車、截物資,殺鬼子、懲漢奸,護羣眾、保家鄉,像一把鋒利的鋼刀,插進敵人的動脈血管和胸膛,打得日偽軍暈頭轉向,不得安寧。敵人對他們既恨又怕,曾懸以重賞捉拿和進行無數次的搜捕、襲擊、“掃蕩”,但都遭到了失敗。魯南鐵道大隊越戰越勇、越戰越強,成為一支威名遠揚、威震敵膽的抗日英雄部隊。他們的英雄事蹟多次在抗日根據地的《大眾日報》和《魯南時報》上刊登。著名長篇小説《鐵道游擊隊》,就是以魯南鐵道大隊的英雄事蹟為素材創作的,小説中的劉洪大隊長,就是以洪振海和他的繼任者劉金山為原型塑造的。 [6] 
洪振海這位抗日英雄,創建了鐵道大隊,每次戰鬥,不僅善於指揮,而且總是衝鋒陷陣、奮勇殺敵,他熱愛羣眾,關心戰友,在鐵道大隊享有崇高的威望。八路軍一一五師首長和魯南軍區首長高度讚揚了他的革命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的高尚品德。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