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洪慶餘

鎖定
洪慶餘 (1922—2007)安徽歙縣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4年被授予全國工程設計大師稱號。歷任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以下簡稱長辦)樞紐設計處總工程師、處長,長辦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水利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顧問,長江委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長江委科學技術委員會顧問。
中文名
洪慶餘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安徽歙縣
出生日期
1922
逝世日期
2007
畢業院校
武漢大學土木工程系
主要成就
“三峽水利樞紐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初步設計報告”的主要編寫人
代表作品
三峽工程,長江流域
太湖流域等大江大河的綜合利用規劃。
榮    譽
全國工程設計大師
職    稱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目錄

洪慶餘簡介

1943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土木工程系。1946年到南京長江水利工程總局工作,1949年4月南京解放後,即參加長江水利建設工作。歷任長委會科長、處副總、副處長、處長、委員會總工程師(1981年-1986年)、長委技術委員會副主任、“長辦”副總工程師、長辦總工程師,併兼任《人民長江》雜誌總編輯。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獲“全國水利系統先進生產者”稱號。1992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94年被評為全國工程設計大師。

洪慶餘成就

從事長江流域水利水電工程技術工作和技術領導工作50餘年,先後參與主持了漢江流域、長江流域、太湖流域等大江大河的綜合利用規劃;參加了長江流域中下游防洪規劃,並參加了1954年、1998年等大水年的防洪工作,協助領導分析判斷、正確決策,是規劃、防洪的主要技術領導。作為長辦樞紐設計負責人及長辦總工程師,參與主持了丹江口、葛洲壩、陸水試驗壩、萬安、隔河巖、三峽工程等水利樞紐的規劃、勘測、設計和科研工作,為我國特別是長江水利水電建設和促進科學技術進步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參與主持編制“漢江流域規劃要點報告”,促進了丹江口工程的開工建設,對丹江口工程規模、壩線選定、建築物型式等的確定起了重要作用。隨着國家形勢的變化,對確定工程分期建設、復工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葛洲壩水利樞紐的建設中,洪慶餘同志始終參與了重大技術問題的研究決策,1985年長辦榮獲“葛洲壩二、三江工程及其水電機組”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他是主要獲獎者之一。
在1986至1989年三峽論證過程中,洪慶餘同志是長江水利委員會配合各專家組論證工作的主要技術負責人之一,全面組織協調重大技術問題的研究和決策,多次參加有關三峽工程向中央的彙報,為1992年4月全國人大通過興建三峽工程的決議作出了重要貢獻。他是1989年完成的“三峽水利樞紐可行性研究報告”和1992年完成的“三峽水利樞紐初步設計報告(樞紐工程)”的主要編寫人和審稿人。他主要負責組織審定編寫出版了“長江三峽工程技術叢書”,並撰寫了其中的第一卷“三峽工程技術研究概論”,叢書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評。
1983年,長江委在長江歷史上第一次進行了大規模全面系統地編撰《長江志》,洪慶餘同志任總編。他全身心投入修志工作,以堅忍不拔的奮鬥精神,帶領大家克服多種困難,終於在2007年初,卧病住院前全部完成並出版了《長江志》全套7卷23部共1000餘萬字鉅著,為中華民族青史留下一頁光輝篇章。
1996、1998年長江大洪水,洪慶餘同志參加了防洪工作,對水情、工情作了深入研究,在洪水發展過程中積極提出防洪措施,為防汛調度提出意見,為領導決定獻計獻策。汛後對洪水的發生發展及特性研究,都作了全面的分析探討,提出正確的見解,為各方所接受。
洪慶餘同志退休後,擔任長江委技術顧問,在長江水利建設中仍繼續發揮積極作用。 [1] 

洪慶餘評價

洪慶餘同志有紮實的理論基礎,有50餘年豐富的規劃設計實踐經驗。他作風正派、謙虛謹慎、埋頭苦幹、淡泊名利、善於聽取不同意見,敢於直言,堅持真理,在我委深孚眾望,在羣眾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深受長江委幹部職工及我國水利界的尊重。幾十年來,洪慶餘同志對黨無限忠誠,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擁護黨的改革開放政策。他對工作一貫任勞任怨、認真負責,生活艱苦樸素,平易近人、説話和氣、密切聯繫羣眾。作為長江委主要技術負責人之一,在重大技術把關、培育科技人才、建設新的專業等方面傾注了畢生精力,為長江水利水電事業及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