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洪廟鄉

(上海市奉賢區洪廟鄉)

鎖定
屬於中國第一大城市上海市最南端偏遠地區小鎮。
內有四五個比較全面的居民生活小區,超市,酒店,服裝廠,郵政儲蓄所,電信局,派出所,幼兒園,小學,中學,上海電子信息學院,衞生院,銀行,税務所,還有各種各樣大小不一的商店。每天大街上會有幾千人在來去購物逛商場,坐公共汽車去奉城鎮四團鎮或者上海市中心上班工作遊玩,整天出入人羣不斷,鎮內居民民風樸素,關係融洽,基本無吵架打架生事之事,每逢週一週末在汽車站來去的人就更多,每逢春節等國定假期,街上人流如織,摩肩接踵,非常熱鬧。
中文名
洪廟鄉
外文名
hongmiao town
所屬地區
上海市奉城鎮
歷史文物景點
洪福寺

洪廟鄉地理位置

洪廟鄉雖然是個新建立的小鎮,但是近幾年發展得非常快,各種超市學校卡丁車賽車場都慢慢建立起來,越來越多的項目正在商談中,相信以後的幾年裏會有更多的工廠企業超市房地產項目在此建立。
洪廟鎮位於奉賢縣東部,距市中心人民廣場50公里。1986年7月12日,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奉賢縣的奉城鎮、平安鄉、四團鄉邊緣的11個村組建洪廟鄉。1994年4月16日撤鄉建鎮,實行鎮管村建制。建鄉初期,鄉人民政府發動農民集資,在全鄉的中心地段,川南奉公路南側,即原洪廟村所在地規劃建設中心區—洪廟集鎮。

洪廟鄉80年代規劃

1986年9月,奉賢縣城鄉建設規劃所等有關部門共同編制洪廟集鎮總體規劃,10月,奉賢縣人民政府批准實施。1988年,建成區面積20.15公頃、人口1300人。為增強集鎮的功能,加快農村城市化進程,同年6月,洪廟鄉人民政府委託同濟大學城市規劃系對原規劃進行充實調整。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調整後的規劃把洪廟集鎮定為上海郊區新興的現代化集鎮。1990年規劃人口0.35~0.4萬人、用地55.5公頃,2000年規劃增至0.75~0.8萬人、用地63公頃。其中工業倉庫用地16.09公頃、居住用地40.18公頃、其他用地6.73公頃。規劃區域內,以南北向的洪廟港分成東、西兩部分。西部為工業區,東部為居住區。工業區西側已無發展餘地,主要發展方向是浦東運河南側,居住區以向東發展為主。為繁榮鎮區建設,加強洪廟集鎮的吸引力和綜合服務功能,規劃公共建築用地佔居住用地的21.8%。以鄉政府為核心的行政管理機構,安排在洪廟集鎮的中心區,佔地面積1.37公頃。洪廟路、農商路兩側佈置百貨、五金、傢俱、飲食、信用社等商業服務設施,農商路北端設農貿市場,浦東路、洪中路交叉口為商業中心區。為增添洪廟文化特色,在川南奉公路進入水閘路處,增設入鎮標誌建築;在浦東路以西、沿浦路北側,建設體育公園,佔地0.87公頃,內設燈光球場、溜冰場、游泳池等;利用洪廟港東的綠島開闢綠島公園,沿浦路綠地兼做綠化步行道,以綠帶將綠島公園、體育公園、沿浦路綠地串連成為裝飾洪廟集鎮的翠鏈;區內設中學、幼兒園、敬老院、衞生院各1所,並預留文教用地。道路按方格網布置,道路總長5.63公里。洪廟路、洪中路、水閘路路寬24米,農商路、浦東路、洪朱路、洪集路、張家宅路路寬20米,沿浦路路寬12米。公用設施,擴建川南奉公路北面的聯辦水廠,日供水能力2000噸,並在運河北側的柴場村和洪廟港下游的朱新村各新建水廠1座,日供水量均為1000噸;排水採用雨污合流制,主要路網埋設直徑600毫米總管,尾水排入運河,遠期規劃採用分流制,在休育公園西側以及張家宅路以西的磚瓦廠內各建1座污水處理廠;在洪廟鎮東部的川南奉公路北側建設高壓變電站。1988年,上述規劃被評為華東六省一市規劃試點佳作獎。
洪廟鄉 洪廟鄉

洪廟鄉90年代規劃

經5年建設,到1992年,洪廟集鎮的人口和用地分別為0.35萬人、31.93公頃,已達到或接近規劃目標。為進一步適應改革開放形勢,加快洪廟社會經濟和集鎮建設步伐,受洪廟鄉人民政府委託,同濟大學城市規劃系於1992年6月完成洪廟集鎮總體規劃的修訂,並編制《洪廟總體規劃(1992年)》。修訂後的規劃提出洪廟集鎮為上海市遠郊新型工業集鎮。1995年規劃人口0.5萬,2010年規劃人口1萬、用地105.86公頃。其中工業用地36.42公頃,倉儲用地4.72公頃,居住用地31.22公頃,公共建築用地12.98公頃,道路用地14.86公頃,公共綠地5.34公頃,市政用地1.04公頃。公共綠地有所增長,道路用地適當控制,居住用地較大增加。東西向的浦東運河、南北向的洪廟港將規劃區分割成4個功能區,處於城市主導風向上風處的東北、東南為兩個生活居住區,下風處的西北、西南為兩個工業區。已開發的浦東運河以北的兩個功能區,其中東北居住區是全鄉社會經濟服務中心。對市政公用設施作部分充實。新增佔地3.7公頃的文化娛樂中心,在南部居住區增設佔地共1.6公頃的小學、幼兒園,並安排少量沿街底層商業用地,以縮短南部居住區居民日常購物出行距離;供水按居民人均每日150公升標準,加上消防、辦公、公共設施等其他生活用水及工業用水,日需水量1.2萬噸,水廠規模為每日1.5萬噸以上,相應增大供水管管徑;從鎮區東部變電站引出1萬伏線路3路,沿川南奉公路進入鎮區,在4個功能區各設1個變壓器;水閘路北端東側設郵電所,並設電話、電報設備。浦東運河東段兩側,環洪廟島、川南奉公路南側建設綠化隔離帶,綠化帶內佈置與居民文化、娛樂、休閒有關的小體量、造型活潑的建築物,林間小道自由延伸,形成安靜、優美的藝術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