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洪坑村

(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湖坑鎮洪坑村)

鎖定
洪坑村,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湖坑鎮下轄行政村,中國傳統村落,位於福建省西南部,閩粵兩省交界地區,村域面積1.11平方千米。 [1] 
洪坑村以林氏家廟為中界點,習慣分為北面上、南面下村兩個部分,其中北中南方位的日新學堂、林氏家廟和天后宮構成了洪坑村三位一體(學校、祖祠、宗教)重教明理的人文格局。洪坑村的土樓羣依山就勢,選址佈局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佈局的“風水”理念,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注重選擇向陽避風、臨水近路的地方作為樓址,多坐北朝南、依山傍水。洪坑村現存明代建造規模較大的土樓有峯盛樓、永源樓等13座,清代建造規模較大的土樓有福裕樓奎聚樓、陽臨樓、中柱樓等33座。 [2] 
2012年12月17日,洪坑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公佈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 [3] 
中文名
洪坑村
村落屬性
行政村
所屬政區
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湖坑鎮
村域面積
1.11平方千米
形成年代
明代
主要產業
旅遊業、農業為主
主要景點
洪坑土樓羣
保護級別
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
批准單位
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
批准時間
2012年12月17日

洪坑村村落歷史

西晉永平元年(291年)永嘉之亂,晉宗室八族(林、黃、陳、鄭、詹、邱、何、胡)南遷。東晉太寧三年(325年),林氏堅公四十七代孫世蔭(又名祿)任晉安(今福州)郡王,遂定居福州,為閩林氏始祖。
林氏祿公第三十五代孫偉公登進士第任汀州(今長汀)教諭。其曾孫文德為避戰亂由福清遷入長汀繼而遷寧化石壁村,南宋任汀州府寧化知縣,為該支入汀鼻祖。
宋末元初,文德公後人八郎避居今上杭白沙鎮塘一帶,其中長子林茂青的妻子詹氏與兩個兒子移居到洪川(今洪坑村)。後來大兒子三三郎在洪坑開基立籍。 [4] 
洪坑村

洪坑村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洪坑村位於福建省西南部,閩兩省交界地區,中心位置約在北緯24°,東經116°,西靠筆架山,東倚大坪壩,南鄰六聯村,北連大案山。該村距離永定縣城風城鎮45公里,東距永定高頭鄉3公里,東北距漳州市南靖縣書洋鎮8公里,西距湖坑鎮政府所在地5公里,南距漳州市平和縣蘆溪鄉20公里,北距古竹鄉2公里,村域面積1.11平方千米。 [1] 
  • 地質地貌
洪坑村所在地區是典型的丘陵山地地貌,為玳瑁山、博平嶺等武夷山餘脈的延伸。洪川溪兩岸地勢狹長,羣山聳立。當地地質構造屬華南地台、華夏背斜的一部分。溪兩側的一級階地下部以卵石為主、夾粘質砂土或粘土層,上部為灰黃色或黃褐色粘質砂土,夾砂質粘土或粉砂層。 [5]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
  • 水文
洪坑村有洪川溪從北向南貫穿全村,最後匯入金豐溪。 [5] 

洪坑村村落特色

洪坑村選址理念

洪坑土樓羣依山就勢,選址佈局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佈局的“風水”理念,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注重選擇向陽避風、臨水近路的地方作為樓址,多坐北朝南、依山傍水。與周邊自然環境要素和諧搭配,形成了近、中、遠不同層次的景觀風貌,呈現出一派田園風光,體現了土樓聚落與自然生態環境的有機融合。洪川溪自北向南貫穿全村,溪流兩岸地勢狹長、平緩,土樓沿溪而建,分佈在洪坑溪兩岸。 [5] 

洪坑村空間佈局

洪川溪自北向南穿村而過,形成一溪兩岸南北狹長走向的村落格局,全村聚落相對集中,村民依山傍水擇地而建土樓而居,方方圓圓的土樓星羅棋佈。
整村習慣分為北面上、南面下村兩個部分。如以林氏家廟為中界點,上村部分主要包括:日新學堂、西成、東昇、如升、九盛、福裕、光裕、慶福、奎聚樓等構成的上村土樓羣;下村部分主要包括:朝陽、陽臨、景陽、福興、振成、慶成、玉成、天后宮等構成的下村土樓羣。其中由北中南方位的日新學堂、林氏家廟和天后宮,構成洪坑村三位一體(學校、祖祠、宗教)重教明理的人文格局。
洪坑土樓羣入口位於下村南部,經由石板路和六七座跨溪石拱橋交織成村內上通下達的交通網。 [5] 
洪坑村田地 洪坑村田地

洪坑村經濟社會

洪坑村人口

據2020年2月中國傳統村落博物館官網顯示,洪坑村以漢族為主,户籍人口2500人,常住人口1900人。 [1] 

洪坑村經濟

洪坑村主要產業為旅遊業、農業為主。
據2020年2月中國傳統村落博物館官網顯示,洪坑村村集體年收入247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30000元。 [1] 

洪坑村主要景點

洪坑村綜述

洪坑村風景
洪坑村風景(5張)
洪坑村現存明代建造規模較大的土樓有峯盛樓、永源樓等13座,清代建造規模較大的土樓有福裕樓、奎聚樓、陽臨樓、中柱樓等33座。土樓造型主要有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五鳳樓、半月形及其變異形式。此外還有以生土建造的天后宮、日新學堂、林氏宗祠、關帝廟等。奎聚樓福裕樓如升樓振成樓為該土樓羣的代表。 [2] 
洪坑村從晚清以來,素有八種自然景觀,總稱為八景。八景者:東有平場試馬、西有筆峯樵唱、南有獅港觀魚、北有石碰聽泉,村內則有雙溪印月、榕蔭消夏、龍頸乘風、星閣吟詩。 [5] 

洪坑村奎聚樓

奎聚樓是宮殿式結構的方形大土樓。從高處看,樓宇與背後的山脊連城一體,如猛虎下山,奎聚樓即是“虎頭”,樓前圍牆上有兩窗,似虎眼,建築時便是根據虎形地理特點而設計的。設計人是翰林學士巫宜福,他與樓主林奎揚是結拜兄弟。
奎聚樓建於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用了近五年時間建成,佔地6000餘平方米,高約15米,奎聚樓的建築特點是中廳高,兩廂低,歷經風雨仍保存完好。
奎聚樓之美不單單是建築和文化,而更在於藝術,樓中的雕刻、彩塑和繪畫中的花鳥、人物、山水、台閣、故事都顯得活靈活現,具有客家歷史韻味和鄉土氣息。 [5-6] 
奎聚樓 奎聚樓

洪坑村福裕樓

福裕樓不同於一般的圓形方形土樓,它是一座府第式方形土樓,佔地7000多平方米,建於清光緒六年(1880年),耗十多萬光洋,歷經三年建成。福裕樓是振成樓修建者的父輩(做煙刀起家的林氏三兄弟)所建。福裕樓的設計寓意是三座山,象徵林仲山、林仁山、林德山三兄弟,該樓設計者是當時的汀州知府,該樓的結構特點是中軸線前低後高,這點和奎聚樓類似,兩側橫屋,樓前三個大門,從外觀看全樓是一體的,內則分三個單元。 [5]  [7] 
福裕樓 福裕樓

洪坑村振成樓

振成樓建於民國元年(1912年),為圓形土樓,佔地5000來方米,外環高4層,內環高2層,通廊式、中西合璧。在永定客家土樓中,許多土樓是按八卦圖設計的,最為典型的代表當屬振成樓。振成樓有“土樓王子”、“最富麗堂皇的圓樓”之稱。
振成樓由內外兩環樓構成,完全按《易經》的“八卦圖”佈局建造,卦與卦之間築青磚防火隔牆,隔牆中開設拱門,關門自成院落,互不干擾,開門則全樓相通,連成整體。卦與卦之間是隔火牆,一卦失火,不會殃及全樓;卦與卦之間還設卦門,關閉起來,自成一方,開啓起來,各方都可以相通。
祖堂似一個舞台,台前立有四根周長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台兩側上下兩層30個房圈成一個內圈,二層廊道精緻的鑄鐵花格欄杆。大廳及門楣上有民國初年黎元洪大總統的"裏堂觀型"、"義聲載道"等題字。樓內還有永久性楹聯及題詞二十餘幅。 [5]  [8] 
振成樓 振成樓

洪坑村歷史文化

洪坑村傳統民俗

  • 春節
春節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從入年界到除夕為準備階段;年初一到年初五為過年階段;年初六到元宵節為餘興階段。較特別的活動有送年、打彈煤、蒸歲飯、食年酒、守歲、開大門、拜年、遊樂活動等。猜謎活動為洪坑土樓人家一習俗,每年春節大年初一在日新學堂舉辦有獎猜謎活動,由於年初一人們一般不去探親訪友,故此活動參與者較多。 [9] 
  • 立春
立春,即交春。此時民間一般備香案,燒香照燭,放鞭炮、高升炮,貼上“迎春接福”、“春臨福至”等紅箋,名為“接春”。 [9] 
  • 楹聯
客家崇尚文化、耕讀傳家,洪坑村客家民居的楹聯集中反映了百姓為人處世的道德準則,從中可以感悟到客家人的智慧和人生態度。 [9] 
  • 祭媽祖
由於洪坑均為林姓,所以當地人又尊稱媽祖為姑婆。每年農曆三月和九月都要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每逢初一、十五,天矇矇亮,家家户户都要上香朝拜。 [9] 
  • 食新米節祭神敬祖
在小暑過後,逢日食新。鄉下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一同嘗新酒。貢品一般有苦瓜、絲瓜、茄子等,俗謂苦瓜保佑大家,絲瓜保佑全家老少,茄保佑老婆。 [9] 
  • 公王壩作大福
在清朝洪坑煙刀盛世時代,每三年在村中的漆樹壩(即後來建造日新學堂的地方)後在公王壩作大福一次。大福隆重,光搭架臨時神廟(俗稱神廠)就要一個多月,神廠構件全部用木材造就漆成紅牆綠瓦。 [9] 
  • 客家喬遷的風俗
客家人遷新居,要選擇良辰吉日列隊喬遷。領隊人高舉從舊房爐灶點燃的火把,放鞭炮的緊隨其後,再就是十名挑夫,分別挑着一擔滿裝五穀種子的新蘿,一擔裝滿清水(高意銀水)的新木桶,一擔寓意財源充足的木柴,還有新鍋、新、油鹽醬翻等,一路燃放鞭炮,進新樓。先進廚房用火把點燃新灶,用新鍋炒爆米花分給樓內各家小孩,意含興旺發達、財丁兩旺。中午,主人還要設宴款待前來祝賀的親友。這風俗凸顯土樓人喬遷的喜悦以及對新居和未來的美好期許。 [9] 

洪坑村非遺項目

  •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2張)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是歷代客家民間藝人傳承的傳統民間器樂曲,其樂曲標題多措繪大自然及客家人生活習俗情趣,如《碧水山涯》《湖光柳色》《好花圓月》《梅蘭菊竹》《鶯歌燕舞》等。此外,客家十番音樂還吸收了歷代戲曲劇種中的曲段、唱段和曲藝作品等。
客家十番音樂最基本的樂器有曲笛、蘆管、琵琶、三絃、二胡、小胖壺、大胖壺、夾板等,笛子為其領奏樂器。客家十番音樂的演奏形式分坐奏和行奏兩種,掌板者為指揮。笛子引路(主導),文場和武場間隔進行。樂隊無論樂手的人數還是使用的樂器都沒有嚴格的規定,一支十番樂隊一般少則五到七人,多則十到幾十人不等。 [9] 
2006年5月,閩西客家十番音樂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10] 
  • 閩西木偶戲
閩西木偶戲
閩西木偶戲(2張)
閩西木偶戲,木偶多至36個,每個木偶由10多條線操吊,木偶身長76.59釐米,頭約8.32釐米,眼珠會轉,嘴會張合,四肢能活動。分文、武小生,文、武老生,正、武、醜、老旦,文、武淨和文丑等角色。音樂唱分“高腔”和“亂彈”兩種。“高腔”的基本曲調為“九調十三腔”,以清為主,用客家話演唱;“亂彈”則吸收閆西漢劇的西皮、二黃唱腔,用官話演唱,木偶戲劇目有幾百個。20世紀50年代,閩西木偶戲代表隊曾赴上海蔘加華東區地方戲曲會演,榮獲“特種藝術表演獎”。 [9] 
  • 客家土樓營造技藝
客家土樓營造技藝
客家土樓營造技藝(5張)
考古發現表明四五千年前中國就已經用夯土方法修築城牆,夯土造屋早在殷商時代就有了。福建土樓民居的夯土牆正是源於中原地區。福建古代工匠在土樓建造中從地基處理、夯土牆用料、牆身構造以及夯築方法諸方面都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正因為如此,福建土樓的夯土牆才能做到這樣薄而又能達到堅固和抗震的要求。建一座土樓一般要經過選址定位、開地基、打石腳、行牆、獻架、出水、內外裝修這7道工序。 [9] 
2006年5月,由龍巖市申報的客家土樓營造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28。 [10] 

洪坑村歷史人物

人物
簡介
林開敏
(字遜之)土樓建築設計師、教育家、林氏家族精神領袖。於民國二年(1913年)在汀州郡當選眾議院議員獲二等大授嘉禾章。主持設計舉世聞名的振成樓,大總統黎元洪、省長薩鎮冰等均為振成樓題詞、國父孫文亦贈書“博愛”兩字的橫批。樓中許多詩、聯大部分多為其親手所撰,啓迪後人要有偉大抱負,奉獻為國為民。
林開芹
(字亮之)日本早稻田大學法學士,曾任北平京兆財政廳秘書,永定中學第二任校長,先後任永定、閩侯、惠安、寧化四縣縣長,福建省社會服務處處長,福建省參議、督察專員。主持編纂《惠安縣誌》,其任職所轄四縣期間,深得人心。
林克勳
(字魁恭,號蔚民)曾任福建陸軍第三師混成旅第一團團長、永定縣縣長、漳平縣縣長。昔日撫溪(今撫市鎮)黃賴兩姓連年械鬥,傷亡慘重,人心惶惶,國民政府多次調解無果。其上任永定縣長後,舉措有力,始德平息。
林賢
(原名奉先,字及之,別號露斯)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是十四期畢業生,任民國陸軍第十三裝甲師獨立團團長,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春奉命赴緬甸遠征,抗擊日寇入侵有功,抗日勝利後,蔣介石召其到南京官邸佩劍合影,解放前夕升為師長少將軍銜。
林綿坤
曾任民國政府廈門——漳州——安海海運大隊長,泉州城防團團長,抵抗日寇入侵有功。
林道安
(字理章)早期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是劉海粟大師的得意門生,曾任新加坡《星洲日報》畫刊主編,力主團結抗日,反對內戰,創作編髮過許多揭露諷刺日本帝國主義的漫畫,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日軍侵佔新加坡後,遭日軍秘密謀殺。
林富先
(字健安)新加坡《星洲日報》編輯,據新加坡南來新馬作家資料記載:林富先在文藝性副刊先後發表過680篇文章,宣傳新思想、抨擊舊勢力,是新加坡報業界名人。
林仁先
(字仙嶠)上海民立中學進步學生,常向革命刊物投稿,民國十八年(1929年)到新加坡,任職《星洲日報》副刊《繁星》主編,,因常刊登進步作品,宣傳革命思想,被殖民政府驅逐回國。後任《星華日報》副刊編輯,大量刊登進步大量文章,備受恐嚇而堅定不渝,在工作崗位上勞累去世,年僅31歲。
林隆盛、林兆先、林慎先
解放戰爭中犧牲于山東臨沂戰役
林振立、林振乾、林德盛
中國工農紅軍
林屢文、林萬億
共產黨員地下黨,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被反動派槍殺
林春瑞
共產黨員地下黨,洪坑村參加革命游擊隊帶頭人
林琪瑞、林國忠、林國招、林汀開、林定流、林雲章、林智章
參加中共遊擊隊,革命烈士
林尚安
中山大學化學系主任,中科院院士
林春瑞
曾任永定縣委第一副書記、地區水利電力局局長、地區農機局局長
林祥盛
曾任長汀縣組織部部長、地區縣委副書記、總工會主席
林國光、林日耕
地區政協常委、福建省人大代表
參考資料: [4] 

洪坑村服裝服飾

涼帽
涼帽
涼帽(5張)
客家婦女的涼帽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涼帽用薄薄的蔑片或麥杆編成,斗笠的頂部縫有布,有的還繡着花(多繡梅花),邊沿四周,除正面外,還垂掛着五寸來長的褶疊均勻五彩斑斕的布。未婚的姑娘還在垂布的兩端編織着五顏六色的綵帶,綵帶便成為客家姑娘婚否的標誌。涼帽除有遮擋陽光,防雨水、防塵、防沙外,亦是客家婦女的獨特的頭飾。 [11] 

洪坑村物產美食

洪坑村特色物產

烤煙
“好煙是地裏種出來的”,位於北緯24°烤煙黃金種植帶的永定有着煙草適宜生長的土壤、氣候環境,加上客家先民的辛勤耕耘,掌握了當時先進的煙草栽培、製作技術,使“永定曬煙獨著於天下”。其色澤金黃,組織細緻,油分充足,燃燒性好,煙味醇和,香氣濃郁,刺激性小,勁頭適中。其曬煙加工而成的條絲煙就被譽為“煙魁”。 [11] 
特色乾貨
特色乾貨
特色乾貨(3張)
特色乾貨主要品種有筍乾、幹木耳、紅菇、梅菜乾、鳳尾菇乾等山貨。
永定菜乾有兩種:甜菜乾和酸菜乾。甜菜乾顏色烏黑油亮,味道香甜鮮美。製作時先將鮮芥菜洗淨,曬1-2天,至菜葉曬軟,然後用蒸籠燻蒸,蒸後再曬,曬後又蒸,如此反覆三次以上,即所謂的“三蒸三曬”。有的加工精細的要七蒸七曬。酸菜乾顏色黃褐,味道酸中帶甜。製作時先將鮮芥菜洗淨,然後曬軟切碎,加鹽揉搓入甕內,使之發酸,待一週左右取出燜煮曬乾,再用蒸籠燻蒸,蒸後曬乾,曬後再蒸,蒸曬兩次以上後收藏。永定菜乾配肉炒、燉、蒸、煮皆味美可口。
紅菇屬擔子菌綱,是一種真菌,身含有5種多糖、16種氨基酸和28種脂肪酸。多糖含量約為2.47%,其中單糖和寨糖佔總糖的33.9%,氨基酸含量14.7%,其中人體必需、半必需氨基酸佔氨基酸的54.4%。紅菇於品每百克含蛋白質15.7克,碳水化合物63.3克,鈣23毫克,磷500毫克,維生素b23.54毫克,尼克酸42.3毫克。紅菇有“菇中之王”的美稱,系天然營養佳品,具有豐富的食療價值。可養血、補血、活血化瘀、祛水腫、補精神、強身體、有益腎虛腰痛。經常食用有益腸胃,可防感冒、消化不良,肝硬化、抗癌和兒童佝僂。
柿餅,永定紅柿單果重150克到200克,呈扁圓形,少核或無核;果實外觀鮮紅豔麗,肉嫩汁稠味甜如餡,清甜爽口。柿餅、柿酒、柿脯、柿醬等系列產品已研製成功。營養價值很高,所含維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柿餅風乾後表面呈現白色物質為柿霜,主要成分果糖,由於柿餅為乾果類果脯,天然曬制而成,水分的蒸發,溶於水中的果糖在此過程中析出,形成柿霜。 [11] 
楊梅
楊梅果味酸甜適中,既可直接食用,又可加工成楊梅乾、醬、蜜餞等,還可釀酒,有止渴、生津、助消化等功能。還具有藥用價值,果實可生津解渴,和胃消食。治煩渴,吐瀉,痢疾,腹痛,滌腸胃,解酒;樹皮能止血治痢,外用治刀傷出血,跌打傷,筋骨痛。 [11] 
紅香蕉
紅香蕉美觀,皮較厚:果肉淡黃色,肉質細膩、皮香蕉在未成熟時果皮為紫紅色,略發黑,熟後呈紅色,具有很強的耐儲存性,蕉皮不易受傷,而且果脂飽滿、整齊,外形滑潤,味清香,口感佳,糖分含量稍低,有特殊的蘭花香味,營養豐富,維生素含量高。 [11] 

洪坑村美味美食

釀米酒
釀米酒
釀米酒(2張)
將糯米煮熟後,拌上碾碎的酒餅,裝進大缸裏,蓋住缸口,而後的味道交給了時間去發酵。幾天後,酵母發酵,酒香四溢。把酒娘濾出生酒後裝入酒罈,用泥巴、包紙封緊壇口,鋪上稻殼燃起慢火,文煨幾個鍾,糯米酒就可食用了。男人喝正月,女人喝坐月(生孩子)。 [11] 
豆腐乾
豆腐乾製作方法:1.選擇優質大豆先用石磨幹磨,除去豆皮,再通過水浸、磨漿、開水衝漿、過濾、煮沸、點滷,然後將豆腐腦妥入以稀布墊的木方格內,四角復包,壓榨至幹,成白豆腐乾;2.將白豆腐乾抹上五香粉和精鹽,醃製後,清水洗淨,用光滑嫩石將其下面磨至光滑,晾乾後抹上梔子水染成黃色;3.將豆腐乾放在特製烘筐上,微火烘焙。 [11] 
簸箕叛
簸箕叛製作方法:1.將大米浸泡後磨成米漿,舀入直徑約三十公分的圓形簸箕內(現大多數人用的是長方形的鐵板),左右搖動使米漿均勻,再入鍋用猛火蒸;2.約五分鐘後將蒸熟的薄薄一層米漿揭下,把炒熟的肉絲、韭菜、豆芽、鮮筍、蝦米、香菇等餡放入,捲成筒狀,與油條相似。簸箕精細嫩可口,多食不膩。 [11] 
永定牛肉丸
永定牛肉丸 永定牛肉丸
永定牛肉丸是福建省傳統的漢族名菜,屬於閩菜系。此菜以柔韌、松爽、味香著稱。相傳由廣東興寧人傳入,已有三百多年曆史。製作方法:1.選取新鮮牛臂肉,去筋膜肥油,均勻切成一釐米厚的層肉,用乾布汲幹水分;2.然後剁碎並反覆拍打,使肉色轉為鮮紅柔韌,加入適量鹽、薯粉,反覆揉搓,捏成一粒粒拇指大的肉丸;3.然後放入冷水盆中漂洗半小時,撈起,放入盛有骨湯的沙鍋中,用木炭火文煮;4.待肉丸蓬鬆脹大,加入少量胡椒、味精、葱花等調味品即可食用。 [11] 
芋子包
永定芋子包 永定芋子包
永定芋子包是福建永定出產的漢族風味小吃,屬於閩菜系。紅芋薯粉制皮,用肉、菇、冬筍為餡製成包,蒸食。鮮香滑軟,冷熱均宜。製作方法:1.備包皮。裝出幾公斤芋子,用冷水反覆清洗後放人鍋中,待芋子煮熟撈起來剝皮去毛,集中在簸箕裏,趁熱用木槌將它捶爛,然後放人適量薯粉,用手反覆攪拌,直至成不會黏手的芋泥;2.造包餡。芋子包餡的原料主要有牛肉、瘦豬肉、魷魚、胡椒粉、魚汁、味精等等。先將肉類及魷魚切得粉碎,倒進鍋裏並參人適量豬油、魚汁、味精等一起煎炒,直至香氣撲鼻時放冷水下去將它煮成糊狀,芋子包餡便製作成了;3.做包子。做芋子包可要有點技巧,一隻手抓起一小團芋泥放在另一隻手巴掌心,繼而用兩個手巴掌將它摩壓成雞蛋形狀,接着用拇指擦進去,其餘四個手指沿周邊反覆摩壓,直至包內有一定空間,然後放人適量包餡並封閉包口,便成了一個完整的芋子包;4.蒸包子。 [11] 
客家釀豆腐
客家釀豆腐 客家釀豆腐
客家釀豆腐,是永定客家的名菜。在客家人的生活中,但凡有宴席必有此道菜。釀豆腐是中原傳統飲食習慣與遷徙地特殊產生生活方式相結合的典範食品。製作方法:瘦肉、魚肉分別剁爛,蝦米浸軟切幼,鹹魚切幼,葱切粒。將各材料放大碗中,加入調味料攪至起膠待用:白菜摘好洗淨,放入油、鹽、滾水中灼熟盛起;豆腐沖洗滴乾,一開四件,用匙羹挖去少量豆腐,灑少許生粉,釀入魚肉,放入油鍍中煎至微黃色盛起;燒熱瓦鍋,下油一湯匙爆香薑片,加入上湯煮滾,放入白菜、豆腐滾片刻,下熒汁炒煮,滾即可原煲上桌。 [11] 
雞酒 雞酒
雞酒
用上好的客家米酒,結雞,生薑,桂圓肉、紅棗、枸杞、黨蔘與其它配料放在泥鍋中文火慢燉。米酒燉結雞是傳統的漢族名菜,補氣,補腎,適產婦食用。雞肉滲入了甜醇的米酒,香氣濃郁。 [11] 

洪坑村榮譽稱號

2012年12月17日,洪坑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公佈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 [3] 
2020年11月,被評為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 [12] 
2021年3月,被司法部、民政部命名為第八批“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 [14] 
2021年11月,被福建省愛衞辦列入“福建省衞生村”擬命名公示名單。 [15] 

洪坑村旅遊信息

洪坑村交通

公交線路
漳州一洪坑土樓羣:漳州長途汽車站到南靖土樓羣,到永定土樓羣。
龍巖一洪坑土樓羣:龍巖老客運站坐龍巖——土樓,從早上5:50始至下午17:40止,每天有12班巴士到土樓民俗文化村最後一班16:50。約需2小時。
永定一洪坑土樓羣:乘車站點為永定汽車站,發車時間9:30至15:00,途中停靠:列市、岐嶺、大溪、湖坑。 [13] 
自駕路線
廈門出發——瀋海高速公路——漳州/G76/龍巖方向——廈蓉高速公路——漳平/永定方向——莆永高速公路——湖雷/永定方向——永定土樓。
龍巖出發——青永高速——崎嶺鄉——209省道——洪坑土樓羣。 [13] 
線路圖 線路圖

洪坑村導覽

遊客服務中心
洪坑村設有遊客服務中心,中心區域佔地面積4萬平方米,按國家四星級旅遊飯店標準進行裝修建設。遊客服務中心主樓採用圓土樓和方土樓相結合的方式設計,建築面積10100平方米。主樓中包含遊客休息大廳、旅遊綜合服務區、客家土樓民俗文化展覽廳、多媒體中心、客家土樓旅遊商品展示中心、貴賓接待室和景區辦公區域等眾多場所。 [13] 
停車場
停車場,生態停車場位於福建土樓客家民俗文化村入口,總面積就達到40000平方米,能滿足8000多名遊客同時到達的停車需求。 [13] 
旅遊線路
遊客服務中心主入口——金川溪西側步行道路——振成樓(土樓博物館)——福興樓——林氏家廟——如升樓——福裕樓——奎聚樓——觀景台——土樓村落整體環境風貌——土樓羣相關歷史環境景觀——沿金川溪左側步行道路離開。 [13] 
洪坑村土樓 洪坑村土樓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