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洪凱

(四川省軍區政治部原顧問)

鎖定
洪凱,名蓮田,字子清,號凱,副軍職離休幹部。四川省軍區政治部原顧問。
本    名
洪凱
子清
出生地
永城市太丘鄉洪閣村
出生日期
1918年農曆九月二十四日
洪凱,名蓮田,字子清,號凱,副軍職離休幹部。永城市太丘鄉洪閣村人,生於1918年農曆九月二十四日。6歲入洪閣小學讀書,12歲在薛湖高小畢業後考入永城縣初中,初中剛讀一年便因交不起學雜費而輟學。回鄉跟其父洪心輯學耕作、木工、蒸酒、磨粉等手藝,稍有閒暇便研讀《三國演義》、《西記》、《水滸傳》等文學名著。1935年考取永城師訓班,學習《鄉村教育》、《兒童心理》、《教學法》、《公民》等課程。1936年師訓班結業,被齊暗樓小學聘為教師,1937年到洪閣小學任其問與張淑結婚。
洪凱1939年被任命為抗日工作隊分隊長,參加永城縣地方幹部培訓班學習一個月。1940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永城一區西陵鄉民運指導員、禮和鄉政治指導員、鄉長。“耿吳劉事件”發生後,參加豫皖蘇邊區黨委舉辦的黨員訓練班學習,結業後調亳北縣關堂鄉任政治指導員。1941年5月調到亳北獨立營一連任政治指導員。獨立營被整編為新四軍四師十六團任團組織幹事。1941年5月轉移津浦路東後,兼任十六團直屬機關指導員。部隊整編,調盱鳳嘉縣二大隊任組織幹事兼隊部指導員。1942年調到一連任指導員,後隨一連編人十一旅獨立大隊第三連。1944年獨立大隊改編為三十二團第二營,三連改為六連,仍任指導員。1944年8月新四軍四師回師津浦路西,曾參加小朱莊、保安山、八里莊、大史圩子、龍山等10多次戰鬥。1945年初,調任三營副教導員,並先後兼任旅重機槍訓練隊教導員、裴橋新兵營教導員、夏邑縣新兵大隊教導員。1946年率幹部14人回到十五團三營(駐靈璧縣)參加濠城戰役,戰役結束後和其他12名營連幹部一道被留在豫皖蘇軍區獨立旅三十四團一營任教導員。1947年調任獨立旅騎兵大隊任隊長兼政委。1948年調到華中分局黨校三隊任副隊長。淮海戰役期間,進駐開封市,任開封警備區政治部巡視組組長。1949年3月,調十八軍工兵營負責組建新部隊並被任命為營政委,參加渡江作戰、進軍大西南、成都戰役、川西剿匪等數十次戰鬥。1950年元月調任一五八團副政委。1953年調任一五九團政委。1955年3月調任西藏軍區組織部副部長兼審幹辦公室主任及青藏公路修建指揮部政治部主任。其間,曾參加西藏平叛戰鬥10多次。1956年9月任西藏代表團團長率團赴京參加國慶觀禮和聯歡活動。1957年初被選派到北京政治學院速成系學習,1958年8月結業後任西藏軍區政治部幹部部副部長。1962年調任中印邊界自衞反擊戰前線指揮部政治部(主任由西藏軍區副政委兼任)負責主持政治部工作。反擊戰結束後因患高原病被調任西藏軍區駐川辦事處副政委,邊工作邊療養。1966年6月調任西藏軍區步兵學校副政委。“文化大革命”前期,被造反派誣陷為“假共產黨員”、“反革命”而進行殘酷批鬥體罰。1973年7月調四川省軍區內江軍分區任政委。1981年調四川省軍區政治部任顧問。1983年10月離職休養,副軍職待遇,住成都市新蓉幹休所。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