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洞陽觀

鎖定
固新洞陽觀位於涉縣固新村,始建於元延祐三年(1316年),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因火焚燬,道人李平甫同年以舊址重修。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
洞陽觀
地理位置
河北涉縣固新村 [1] 
景點級別
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洞陽觀簡介

固新洞陽觀位於涉縣固新村,始建於元延祐三年(1316年),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因火焚燬,道人李平甫同年以舊址重修。

洞陽觀構造

構造洞陽觀坐北朝南,原有山門、前殿、中殿、後殿、東西配房等建築50餘間。現存老君殿(中殿)合三清殿(後殿)。老君殿懸山布瓦頂,面闊三間,進深一間,樑架構造用七架大梁,樑架構件為自然材稍做加工,前檐五踩雙下昂斗拱,後檐為三踩斗拱,柱間平板枋厚重;三清殿懸山布瓦頂,黃綠琉璃瓦剪邊,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用五架樑,前檐施三踩單昂斗拱,柱子柱頭卷殺明顯,並有側腳。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洞陽觀傳説

相傳與呂洞賓有關,當年呂洞賓在距此二里許的“朝陽洞”修行,為方便傳經授業,便在此地修建了一個道場,取此名的意思是“彰顯洞、觀一脈之意”。從洞陽觀建成之日起,這裏便成了固新村的經濟文化中心,聲名顯赫之時,這裏曾是每年的“朝觀日”,從農曆的四月十二日到十五日,各地的道首及眾羽士在這裏講經傳道,三鄉五里的老百姓也來這裏燒香上供,祈求風調雨順,家庭平安。

洞陽觀發展歷史

1938年秋,八路軍涉縣工作團派李曾生同志到固新村秘密發展黨組織,李曾生就住在洞陽觀。而由李曾生髮展的早期黨員都在洞陽觀宣誓入黨。洞陽觀也曾經是“抗大六分校”的校址,從這裏培養出來的人才,都成為全國各地的抗日骨幹。1939年2月19日上午,一架敵機在洞陽觀上空投下五枚炸彈,造成了數位人員傷亡和建築被毀。新中國成立後,聽廣播,開大會,洞陽觀更是首選之地。

洞陽觀現狀

千百年來,洞陽觀幾經擴建,於明末達到鼎盛。那時的洞陽觀為一進三院式的建築羣體,佔地三畝有餘,主要建築有洞陽觀、大清觀、至清觀、普光院等,但經過多年的戰亂和變遷,目前僅存洞陽觀,其它的建築物都消失在歷史的風雲中了。
現在的洞陽觀,只是固新中學校園中的一處古蹟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