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洞窟彩繪巖畫

鎖定
新疆已在6個縣市發現了洞窟彩繪巖畫,有三處在阿爾泰山的富藴縣唐巴勒塔斯,阿勒泰市的阿克塔斯,夾西哈拉海,哈巴河縣的杜阿特、松哈爾溝;另一處在天山特克斯縣的河克塔斯,一處在帕米爾高原東麓喀什噶爾;另一處在崑崙山北麓皮山縣的阿日希翁庫爾。
中文名
洞窟彩繪巖畫
地    點
新疆
特    點
赫紅色為主,雜以少量的白色黑色
時    期
舊石器時代晚期至新石器時代早期

洞窟彩繪巖畫洞窟彩繪巖畫概述

這些洞窟巖畫都系彩繪,以赫紅色為主,雜以少量的白色和黑色,並突出對女性生殖器的崇拜和早期狩獵社會的特點,這是非常珍貴的母系民族社會的形象實錄,在全國其它省區尚未發現。據巖畫內容及彩繪特點看,應該是舊石器時代晚期至新石器時代早期的藝術品,至少有一萬年。

洞窟彩繪巖畫巖畫的訴説

洞窟彩繪巖畫 洞窟彩繪巖畫
唐巴勒神秘洞窟海拔1020米,位於距富藴縣城70千米的唐巴勒塔斯村,它相對高度達25米,是一座處在半山腰中的極大的天然巖洞。它坐北朝南,長期被風雨侵蝕,形狀嶙峋怪異。此洞寬大開闊,窟內可容數十人活動。從洞窟俯視,山坡緩緩斜下,草被一片葱綠,顯然這裏是早期人類進行祭祀活動的場所。
洞窟內塗滿紅色彩繪,其構圖之奇特令人莫知所云。窟壁右側為2個戴尖帽的人面圖形。圖形上繪眉、眼、嘴、胡以及象徵光芒的輻射短線等。人面額頂部位繪有平行線22道,在平行線道組成的弧形圈下有一對眉形紋,其下有3個眼睛狀的圖案。
在此像的上角為一徽記符號,另有兩個圓圈狀圖案一直延伸至畫面下方,是多個由兩道綵線構成的橢圓形圈。其一赭紅色彩繪,近圓形,正中有一道曲線。其二,岩石上平塗赭紅色,以白色繪橢圓形,內有一白色小圓。其三,以赭紅色線繪橢圓形。其四,塗白色底,紅色橢圓,圈內再以白色繪出小圓,或繪蚯蚓形曲線。這4個橢圓形圖像呈逐漸降落軌跡,內外圈構圖明顯有旋轉感。在畫面的左側有一巨大的火炬狀圖案,右側則繪有一套弓箭及3個小圓圈。在正壁右下方繪有一張弓,並搭有一支箭,這支箭一直彎彎曲曲延伸至天空,中間還畫有一個簡單的圓。

洞窟彩繪巖畫富藴縣唐巴勒巖畫

唐巴勒巖畫在富藴縣離縣城約60公里的喀拉布勒根鄉的唐巴勒塔斯村,海拔1020米的半山腰山岩上,離地面約25米處,有一洞窟高11.5米,深11.8米,寬20米,洞口向日出的東方。洞頂及兩側巖壁陡立,仰觀全窟,洞形開闊,並排能站立數十人。洞窟之南是一片向下傾斜的緩坡草地。可以集聚人羣,作為祭祀活動的場所,洞窟居高臨下,富有神秘氣氛。
洞內分佈着大量用褐色染料描繪的文字、符號、動物、狩獵,以及喜慶歡歌的場景,其中最大的一個洞穴可能形成於舊石器時代,距今約6000年至10000年或更為久遠,洞窟彩繪巖畫所反映的是母系社會的特色。
唐巴勒塔斯洞窟彩繪是阿勒泰地區目前發現的保存最為完好、繪製精美的一處洞窟彩繪,1999年由自治區人民政府核准公佈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