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洛陽盆地

鎖定
洛陽盆地,是由崤山及其支脈邙山熊耳山嵩山及其餘脈萬安山等圍成的一個盆地。
洛陽盆地包括洛寧凹陷、宜陽凹陷、洛陽凹陷3個次級構造單元,介於崤山、邙嶺、熊耳山、嵩山之間,東寬西窄,長約150公里,寬16公里至30公里,面積約4300平方公里。其中,洛陽凹陷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 [1] 
洛陽盆地腹心是由伊河洛河下游沖積而形成的洛陽平原,主要涵蓋今洛陽市區與偃師區 [2]  伊洛川地,也涉及洛陽市孟津區 [2]  新安縣宜陽縣鞏義市的一部分。 [1] 
中文名
洛陽盆地
外文名
Luoyang Basin
所屬地區
河南省
地理位置
黃河中游,黃土高原東南緣
地勢特點
南北高,中間低,略呈槽形
總面積
4300平方公里 [1] 
涵蓋地區
洛陽市區、偃師市、孟津縣、新安縣、宜陽縣及鞏義市 [1] 

洛陽盆地盆地局部

盆地內南北高,中間低,略呈槽形。
北部為邙山黃土丘陵,中部是呈三級階地的伊、洛河沖積平原,南部為萬安山低山丘陵和山前洪積沖積坡地
盆地呈東西狹長的橢圓形,地勢自東向西傾斜,盆地內西部海拔150米左右,向東逐漸降至110餘米。

洛陽盆地主要地帶

洛陽盆地內部平原

洛陽盆地內是廣袤的平原,地勢平坦開闊,交通便利;氣候温暖,物產豐茂。肥沃的沖積平原保證了農業生產的豐收,使之能夠養活密集的人口。相對封閉的自然環境顯然也有利於軍事防衞,盆地周圍山巒相交處的交通孔道上,歷代設有多處關隘要塞,號稱"東有成皋軒轅之險,西有函谷崤函之固"。因此,洛陽盆地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帝王建都之所。

洛陽盆地河谷地帶

洛陽盆地還有廣大的河谷地帶。

洛陽盆地生態環境

有學者從生態環境的角度論述了洛陽盆地所具有的多重過渡性特徵:
氣候方面,這裏處於北亞熱帶向暖温帶的過渡帶;
地形方面,這裏處於二級階梯向三級階梯的過渡帶;
緯度方面,這裏處於中緯度向高緯度的過渡帶;
經濟文化類型方面,這裏處於粟作農業和稻作農業的過渡帶;
文化傳統方面,這裏則是四方文化的輻輳之地。
這些過渡性特徵及其所具有的多重邊緣效應(edgeEffect),使洛陽盆地不僅具有多重的生態適宜性,而且具有很強的環境承載力,從而成為早期王朝建國立都的理想生境。

洛陽盆地古都遺址

建於盆地內的都邑如夏都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東周王城、漢魏洛陽故城、隋唐洛陽城都分佈在盆地北側寬廣的二級階地上,顯現出以盆地周邊山脈為屏障,以整個盆地為"大郭"的氣勢。中國古代以水之北、山之南為"陽"。上述幾大都邑,都位於古洛河的北岸(隋唐洛陽城雖跨河而建,但其重心仍在洛北),是為"洛陽"。而二里頭遺址是其中最早的一處,因此可説是最早的洛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