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洛陽戰役

鎖定
洛陽戰役是1948年3月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為掩護劉鄧野戰軍主力休整和策應西北野戰軍作戰發起的作戰。遵照中央軍委指示,陳毅粟裕野戰軍和陳賡兵團各派兩個縱隊,乘國民黨軍裴昌會兵團從豫西西調,兵力空虛之機,發起洛陽戰役。 [5] 
1948年3月9日夜,解放軍攻城部隊攻佔了洛陽四關,基本上肅清了外圍國民黨軍。11日晚,總攻城垣的戰鬥打響。攻東門的部隊首先攻入城內,接着大隊步兵迅速向城內縱深發展。隨後,南門和西門的攻城部隊也相繼攻入,從東南西三面往西北會集。殘敵龜縮在城西北角易守難攻的核心陣地上死守待援。14日晚,攻城部隊發起最後攻擊,用爆破開道,摧毀敵軍核心工事,全殲守敵,解放洛陽 [1-2] 
名    稱
洛陽戰役
發生時間
1948年3月8日-14日
地    點
洛陽
參戰方
解放軍、國民黨軍
結    果
解放軍勝利,洛陽解放
傷亡情況
國民黨約2萬人 [3] 
主要指揮官
陳賡
陳士榘
唐亮;邱行湘

洛陽戰役戰役背景

洛陽戰役 洛陽戰役
1948年3月上旬,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在陝西省宜川取得殲滅國民黨軍1個整編軍部、2個整編師的勝利。國民黨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為確保西安,急調駐守隴海鐵路(今蘭州―連雲港)潼關至洛陽段的第5兵團主力西援,洛陽僅留青年軍第206師駐守,洛陽以西、潼關以東200餘千米鐵路沿線只有非正規軍守備。遵照中共中央軍委指示,為配合西北野戰軍作戰,並掩護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休整,華東野戰軍參謀長陳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統一指揮華東野戰軍第3、第8縱隊和晉冀魯豫野戰軍第4、第9縱隊及太嶽軍區第5軍分區部隊共28個團的兵力發起洛陽戰役。洛陽是古都之一,地扼陝、晉、豫三省要衝,系中原戰略要地。北依邙山,南傍洛河、伊河,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為歷代兵家所必爭。國民黨軍築有永久性工事,以西北運動場構成核心陣地,以城垣結合四關構成主陣地,以外圍支撐點構成外圍陣地,形成完整的防禦體系,自詡為“金城湯池”。但守軍兵力薄弱,青年軍第206師僅轄2個旅,雖然鬥志比較頑強,但既缺乏實戰經驗,又處境孤立。3月5日,人民解放軍參戰部隊自襄城、禹縣、伊陽地區北上。7日,國民黨軍統帥部發現人民解放軍有進攻洛陽徵候,即令陸軍總司令部鄭州指揮部主任孫震統一指揮所屬整編第47軍主力自許昌、新鄭地區北開鄭州,2個旅車運汜水、黑石關一線;另以整編第18軍自漯河、商水地區向許昌集結,待機增援洛陽。根據中共中央軍委關於“進攻洛陽時,重點放在打援方面”的指示,陳士榘、唐亮原考慮攻城或打援兩個作戰方案,因判斷整編第47軍不敢單獨行動,可能待整編第18軍趕到後合力增援洛陽,如此則援軍可能打不到或不好打,遂決心採取速戰速決手段,在整編第18軍趕到前攻克洛陽,殲滅青年軍第206師。部署是:以第3縱隊從東、北兩面包圍洛陽,由東關、北關攻城,重點置於東門;第4縱隊從西、南兩面包圍洛陽,由西關、南關攻城,重點置於南門;第8、第9縱隊擔任阻援。 [4] 

洛陽戰役戰役經過

洛陽戰役 洛陽戰役
3月8日,第8縱隊襲佔偃師,控制嵩山隘路,第9縱隊和太嶽軍區第5軍分區部隊襲佔新安、澠池,分別於洛陽東西兩翼佔領阻援陣地。9日,攻城部隊渡過伊河、洛河,佔領龍門、洛陽四關和火車站等要點。11日19時,未待全部肅清外圍守軍,即發起總攻,在強大炮火掩護下,採取連續爆破、連續突擊或以雲梯登城等辦法,從四關同時攻城。當晚,第3縱隊第8師一部以炸藥爆破,連續摧毀15道工事障礙,首先突破東門。接着,第3縱隊主力從東門突破口進入城內。經激烈戰鬥,擊退守軍的連續反撲,迅速向南門、北門、西門發展。12日午後,第4縱隊突破南門、西門城垣,會同第3縱隊並肩突擊,殲滅了守軍大部。青年軍第206師餘部約5000人麇集於縱橫僅200米的核心陣地負隅頑抗。14日17時,攻城部隊集中炮火轟擊,繼以步兵勇猛衝擊,至22時全殲城內核心陣地守軍。與此同時,城西發電廠守軍亦被殲滅,城東北九龍台守軍投降。在此期間,國民黨軍整編第47軍向黑石關以南實施試探性攻擊,企圖增援洛陽,被第8縱隊擊退。整編第18軍自許昌經登封向西北方向開進,在其統帥部嚴令督促下,於3月14日到達黑石關西南府店、口子鎮一線,會同整編第47軍增援洛陽。第8縱隊在隨後東渡伊河的第9縱隊主力協同下頑強阻擊援軍,保障了主攻方向的作戰。3月17日,人民解放軍為便於機動作戰,撤離洛陽。4月5日,晉冀魯豫野戰軍陳(賡)謝(富治)集團再度攻克洛陽,從此切斷了國民黨軍潼關至鄭州的鐵路聯繫,使豫西、太嶽解放區連成了一片。 [4] 

洛陽戰役戰役結果

此役,是人民解放軍挺進中原以來第一次對敵堅固設防的中等城市的攻堅戰,殲國民黨青年軍第206師和國防部直屬炮兵、汽車分隊等共2萬餘人,俘師長邱行湘。第3縱隊第8師第23團第1營在戰役中首先突破東門,被華東野戰軍授予“洛陽營”稱號。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