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洛陽市奧林匹克中心

鎖定
洛陽市奧林匹克中心(Luoyang Olympic Center),簡稱“洛陽奧體中心”,佔地約731.5畝,位於伊濱經開區(示範區)孝文大道以東、光武大道以西、司馬光路以南、龍顧路以北區域。 [2] 
中文名
洛陽市奧林匹克中心
外文名
Luoyang Olympic Center
所屬地區
河南省洛陽市
簡    稱
洛陽奧體中心

洛陽市奧林匹克中心工程概況

洛陽市奧林匹克中心 洛陽市奧林匹克中心
洛陽市奧林匹克中心項目總投資46億元,佔地約731.5畝,是按照甲級體育場館的標準進行設計和建設,由洛陽城市發展集團負責建設的一項省、市重點項目,也是建國以來洛陽市最大的場館項目。 [3] 
洛陽市奧林匹克中心工程項目施工分兩期建設。
一期建設內容包括:兩場(6萬座的體育場、佔地8000平方米的室外活動廣場)、兩館(一座2000座的游泳館、一座室內田徑訓練館)及配套工程等;
二期建設內容包括:兩館(一座1萬座的體育館、一座全民健身館)及配套工程等。 [2] 
洛陽市奧林匹克中心舉行亮燈儀式 洛陽市奧林匹克中心舉行亮燈儀式 [4]
2022年4月30日晚,洛陽市奧林匹克中心舉行亮燈儀式,這標誌着項目階段性建設任務完成,全面進入系統調式、清理維保階段。 [4] 

洛陽市奧林匹克中心設計理念

洛陽奧林匹克中心效果圖 洛陽奧林匹克中心效果圖
奧體中心項目整體設計理念為“山環水繞國色開,絲路弘揚體育魂”,提取牡丹與“絲綢之路”的元素進行展示,形成“一環兩軸四園”的空間格局,展現洛陽作為“絲綢之路”東方起點的古韻新風,描繪洛陽勇攀高峯的運動精神。
在場地內部配合搶眼的“飄帶”造型設置連通各建築的景觀人行通道,方便快捷地連接各館,縮短人們的行進距離。同時,結合中軸水系景觀,打造綠色宜人的步行休憩空間。 [1] 

洛陽市奧林匹克中心建築格局

洛陽市奧林匹克中心項目總建築面積約18萬平方米,包含6萬個座位的體育場、2000個座位的游泳館、室內田徑訓練館以及室外活動場地、地下車庫及相關配套設施設備用房等。 [4] 

洛陽市奧林匹克中心體育場

洛陽市奧林匹克中心
洛陽市奧林匹克中心(3張)
體育場位於奧體中心西南角,地上6層結構,局部地下1層,設座位59795個,比新區體育場座位多三成。內設周長400米的標準環形跑道、標準足球場及其他各類田徑比賽場地。
體育場內西側主要為功能房間,包括貴賓接待、休息,運動員休息、淋浴及與運動員相關的醫療、檢錄等房間。此外,西北邊還設置有新聞發佈、興奮劑檢測、賽後控制等功能房間。
體育場看台分為3層,採用對稱佈置方式,保證每個座位都有良好的視野。除了常規座位,這裏還設置有貴賓包間、相關休息用房及貴賓座席。此外,北側看台下設置有熱身區,場內設置有觀眾休息廳、記者工作區和衞生間等。 [1] 

洛陽市奧林匹克中心游泳館

洛陽市奧林匹克中心
洛陽市奧林匹克中心(10張)
游泳館位於奧體中心西北側,館內設固定座位2000個。比賽大廳內部設置50米長、25米寬、3米深的10道標準比賽池,訓練大廳內部設置10道訓練池。
作為綜合性的水上活動中心,比賽池與訓練池獨立設置於兩個緊鄰的空間,便於非賽時轉換為全民游泳館,為市民提供四季室內游泳健身服務,併兼具青少年游泳培訓功能。
游泳館首層為比賽大廳、訓練大廳,比賽大廳北側設置淋浴更衣、興奮劑檢測等功能房間。游泳館首層西側及南側設置觀眾入口大廳,配套設置淋浴更衣用房,還設置有觀眾休息大廳、小賣部、評論員室、衞生間等。
為保證特殊羣體能順利觀賽,游泳館還設置有無障礙通道,殘疾人朋友可使用無障礙電梯通行。 [1] 

洛陽市奧林匹克中心田徑館

室內田徑訓練館位於游泳館東側,雖然面積不大,卻是奧體中心不可或缺的場所。
室內田徑訓練館共兩層:一層包括體育用房和部分設備用房,設置有田徑賽事訓練跑道;二層有少量觀眾看台及設備用房,可供訓練人員訓練和熱身。 [1] 

洛陽市奧林匹克中心配套設施

洛陽奧體中心的建設以功能需求和人性化服務為本,按照綠色、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進行規劃設計。內部實行人車分流的交通模式,“外環行車,內環行人”,場地外環設置機動車車道,連接場地內各個建築、地面停車場以及地下車庫出入口。為方便市民停車,初步設計機動車停車位2306個(含充電車位346個),其中,地面設置停車位956輛,地下設置1350輛。此外,還設置非機動車位5898個。 [1] 

洛陽市奧林匹克中心所獲榮譽

2023年11月,洛陽市奧林匹克中心一期入選2022~2023年度第二批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 [5] 

洛陽市奧林匹克中心價值意義

洛陽市奧林匹克中心項目能夠滿足舉辦全國性和單項國際比賽、競賽及音樂會、演唱會等各種類型演藝活動;各場館均按甲級體育場館標準建設;項目整體建設和開發運營後,將實現城市規劃目標,推動城市新格局建設,提升體育競技水平,推動體育事業發展,滿足羣眾多元化體育運動需求,提升城市體育形象和整體功能。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