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洛陽城牆

(漢魏洛陽城)

鎖定
洛陽故城有二:漢魏故城在今洛陽市東白馬寺東洛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漢城西十八里今洛陽市區。今天的洛陽城牆是在隋唐洛陽城東城舊基上修築的。
中文名
洛陽城牆
人    物
北魏孝文帝
創建時間
漢魏
位    置
河南省洛陽市東15公里偃師

洛陽城牆簡介

城址在河南省洛陽市東15公里偃師、孟津相鄰處。西周初營建洛邑,在此築城,稱成周。因城在洛水之北,戰國時稱洛陽。秦為三川郡。西漢劉邦初都於此,後遷長安。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在此定都,改洛陽為雒陽。其後曹魏定都時復改為洛陽。西晉亦以此為都。北魏孝文帝十八年(494)自平城遷都於此。隋大業元年(605)在今洛陽市區處建東都,故城遂淪為廢墟。因該地在漢魏兩代最為繁盛,故史稱漢魏洛陽故城。

洛陽城牆城牆範圍與佈局

漢魏洛陽城牆遺址 漢魏洛陽城牆遺址
現存平面為長方形,南城牆因洛河北移被水沖毀。北、東、西 3面城牆保存較好。部分地段高出地面5~7米左右。包括西北隅金墉城在內,北牆全長約3700米,寬約25~30米;西城牆殘長約4290米,寬約20米;東城牆殘長約3895米,寬14米。全城周長14公里。城牆夯土版築,版築夾棍眼的痕跡尤存。在部分城牆上還發現有向城外突出的墩台,西牆北段有 4座,北牆東段有 3座。墩台間距為110~120米,類似後世城牆所築的“馬面”。在城牆外側均發現有護城河遺蹟。北魏外郭城破壞殆盡,現存南郭城少量夯土垣牆殘段。
西城牆探出5座城門,除北起第二門為一門二洞外,皆為一門一洞。最北一門是北魏的承明門,向南是北魏的閶闔門,即東漢的上西門,再南是北魏的西陽門,再南是東漢的雍門,北魏時廢,最南是北魏的西明門,即東漢的廣陽門。北城牆探出 2座城門,西面的一門三洞,是北魏的大夏門,即東漢的夏門,東面的門洞已破壞,有一條路土通過,應是北魏的廣莫門,即東漢的谷門。東城牆探出 3座城門,皆為一門一洞。北起第一門是北魏的建春門,即東漢的上東門,與閶闔門相對。第二門是北魏的東陽門,即東漢的中東門,與西陽門相對。第三門是北魏的青陽門,即東漢的旄門(又稱望京門),與西明門相對。文獻中所載南城牆的 4座門,自西向東為北魏時的津陽門(東漢津門)、宜陽門(東漢小苑門)、平昌門(東漢平城門)、開陽門(東漢同名),沒於洛水已無跡可尋。
漢魏洛陽城牆遺址 漢魏洛陽城牆遺址
城內共鑽探出東西橫街4條,南北縱街4條,基本上都與城門相連。其中由東城牆的建春門向西直通西城牆的閶闔門的橫街,全長2510米,寬35~51米,是一條橫穿宮城的主幹大道;其南由東城牆東陽門向西直通西城牆西陽門的橫街,全長2630米,寬約41米,從宮城南側通過,將全城分為南北兩半;還有北從宮城南門起,向南一條縱街直達洛河邊,應是通過南城牆宣陽門的銅駝街,為全城的南北中軸線,殘長1650米,寬約40~42米。街道兩旁發現有大面積的夯土建築基址,應是文獻上記載的左衞府、右衞府、太尉府、司徒府等衙署和太廟、太社的遺存。
東漢時期,城內主要宮殿為南宮和北宮。曹魏、西晉變化不大。北魏時建立了單獨的宮城。北魏的宮城位於城內北中部,南北長1398米,東西寬 660米,佔全城總面積十分之一左右,是最重要的中心建築區。宮城的南、東、西三面城門已找到,南門也稱閶闔門,門洞闕口寬約46米,門兩側有厚大的夯築土闕,形制雄偉;東門雲龍門與西門神虎門相對。宮城內西部有一座大型夯土台基,東西長100米,南北寬60米,高出地面4米左右,應是北魏太極殿遺址。在宮城其他地方還發現夯土台基20餘處,亦為宮殿遺存。
城的西北隅有曹魏時期修建的金墉城,由 3個南北相連的小城組成,平面呈“目”字形,南北長約1048米,東西寬為255米。3城之間有門道相通,城牆寬約12~13米,殘高 6米左右。城內也發現有20多處夯土台基。金墉城北靠邙山,可俯瞰洛陽全城,是進攻和防守的制高點,在城牆的外壁上,每隔60~70米也有一座向外突出的墩台,可見這裏應是一座軍事要塞。

洛陽城牆城址的保護

195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將其列為保護古蹟之一。1961年在城址樹立一批保護標誌。1964年在故城涉及的4個公社各設一名專職文物保護員。1972年,以村為單位建立了文物保護小組。1974年,劃定10處重點文物保護區。1976年,洛陽市成立白馬寺、漢魏故城文物保管所,專職保護白馬寺和城址。1989年劃定了城址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