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明河

鎖定
南明河為烏江支流清水河的左源,自西南至東北,縱貫市之西部、中部、東北部。全長150km(自河源至獨水河口),落差462米,平均降比千分之三。 [1] 
中文名
南明河
舊    稱
南門河
河    長
150餘千米
主    源
平壩縣林卡冷水衝(花溪燕樓西)
別    源
清鎮縣中八農場慈姑塘

南明河河流介紹

南明河 南明河
清水河又名洛旺河,上游稱南明河,是烏江右岸的一級支流,發源於苗嶺山脈北麓平壩縣玉龍鄉。清水河集水面積約6600平方公里,河長210餘公里,天然落差約740米,平均坡降約3.44‰,流域地處貴州省中部社會、經濟、文化中心地帶。
南明河 南明河
貫穿城南的南明河,發源於廣順之南的河沙壩,經尤愛溪,接擺古水,經一宿河,納自黨武山而來之山溪,一併流過天生橋,繼而又與來自廣順之北的龍潭、蘭花坡等溪水所匯成的慈姑水合股。再往下又接鬥角山腳的九十九潭水和劉土水一同匯於湖潮。以下再納入由廣順方向而來大黃泥水,接冷飯河而入蘆荻付家橋,一起湧入濟番(即今花溪河)。花溪河經中曹司而下,在其北岸又納淺毛水、沙井水、陳亮水和擺朗水,而後注入四方河,流向五眼橋。至此又接自牛角坡而來得翁井水,此水經白巖與渾水灘、野鴨塘而來的溪水在金吳匯合,並納自麥坪屯而來的溪水同入小車河,而後南明河水流加大,河面加寬向太慈橋、楊柳灣前奔,此段即為南明河上段。

南明河風雅之地

南明河
南明河(3張)
南明河不僅僅是出現在徐霞客的筆下,明宣德以後,本地人文蔚起,科名之士嶄露頭角,弄文舞筆的騷人墨客和研經習史的學者增多,而首位詩人、“貴州文教鼻祖”王訓的出現,標誌着南明河文學的誕生。王訓的《南庵》一詩中“深院落花無客掃,空門掩月有誰敲”,描繪了今天的南明河畔翠微園500多年前的風貌與情韻,令人悠然神往。
南明河 南明河
“隔水樵漁亦幾家,緣岡石路入溪斜,松林晚映千峯雨,楓葉秋連萬樹霞”,王陽明詩中的美景,正是今天的南明河畔翠微園500多年前的風貌與情韻,令人悠然神往。
南明河 南明河
“五里,有溪自西谷來,東注入南大溪,有石樑跨其上,曰太子橋。此橋因建文帝得名,然何以太子云也?橋下水湧流兩岸石間,衝突甚急,南來大溪所不及也。”這段《徐霞客遊記》中的西谷來之溪,指的就是今天南明河的支流——小車河;南大溪,指的就是今天的南明河。
作為文人雅士鍾愛的地方,南明河漁磯灣更是風雅之地,大批文人出現在漁磯灣,他們的園林建築在沿河兩岸,平日相互往來,飲酒賦詩,或泛舟河上、縱情高歌,結成詩社,文采風流,盛極一時。老貴陽70歲的退休教師吳寶成説,從他們的作品裏可以窺見幾百年前南明河的生態,如在袁應福詩集《漁磯詩草》中就有這樣的描述:“東家桑柘西家禾,漁人樵子時相過。”吳寶成解釋,當時捕魚人將鮮魚拿到市場上出售,賣魚的人都來到南門橋至甲秀樓的河邊,漸漸形成街道市,人稱“打魚街”。人們取河中的水煮魚,稱為“活水煮活魚”,是當時的佳餚。沿河而下,水口寺一帶多漁舟,有地名為“打魚寨”。 [2] 

南明河旅遊開發

在滿河泡沫中舉行的殺魚節 在滿河泡沫中舉行的殺魚節
南明河上游花溪河一帶有天河潭、鎮山村、黃金大道、花溪公園、孔學堂等旅遊景區;下游烏當區東風鎮來仙閣,但受污染的河水實在是大煞風景;距貴陽100餘公里附近的開陽、貴定、福泉和龍里交界處有沿岸苗族同胞的殺魚節,但從貴陽市來的污水及大花水電站的修建對此活動有較大影響。

南明河污染治理

南明河
南明河(3張)
長150公里的南明河,是貴州省貴陽市人民的母親河。她曾經被綿綿不斷的污水染黑身軀,被兩岸低矮的棚户區遮住容顏。2001年,貴陽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承諾:作為“環境立市”戰略的重要內容之一,將舉全市之力,用三年時間讓母親河——南明河水變清。(“三年變清”)
到三年後,南明河舊貌換新顏。“水變清、岸變綠、景變美”的三大目標正變成美好的現實。
2009年—2010年,貴陽市政府開展清淤工作,清走市區內河段河牀淤泥,在河底種植水草等植物,水質大為改善,異味減輕。
自2001年以來,政府大力治理,修建河堤、截污渠,完善下水系統,污染源逐漸減少。2018年,主要支流貫城河截污渠系統工程完工,各污水處理廠開始修建,南明河治理進入新階段。

南明河越早越主動

南明河
南明河(5張)
邁入新世紀,南明河污染問題列入了貴陽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2000年,貴州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王曉東帶着市幾大班子的成員徒步沿南明河考察調研後認為,南明河污染是涉及到貴陽市的生態環境、人文環境和社會經濟全面、可持續發展的大問題;而且南明河作為長江上游的一條支流,其水質好壞直接關係到長江中下游的水體質量。越早治理越主動,越晚治理付出的代價越大。
南明河
南明河(5張)
2000年9月,貴陽市委、市政府在長江源頭立碑銘志,表達了全市300多萬人民對長江生態環境的關注和治理南明河污染的堅定決心。王曉東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市民承諾:從2001年到2004年,用三年時間,使南明河“水變清、岸變綠、景變美”。
總結歷次南明河治理的經驗,貴陽市決定改變以往局部的單項治理,把南明河環境綜合整治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實施全流域治理,從根本上改變南明河污染狀況。
國內外知名規劃機構和高等院校的專家教授,按照以“水”凸現靈性,以“山”展現秀美,以“綠”提升品位的要求,對南明河沿岸綠化、景觀、古建築、歷史遺蹟修整、城市防洪、沿河截污溝建設等進行了整體規劃。貴陽市還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開展公眾參與活動,市民參與建設家園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貴陽市最終確定了南明河環境綜合整治的三大目標——水變清、岸變綠、景變美,八大工程——上游生態建設工程、水利設施建設工程、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十里河灘整治工程、污水收集系統建設工程、河道疏浚工程、沿河企業達標排放工程、沿河景觀建設工程,總投資22億元,共計44個子項目,計劃在三年內全面完成。
河變清了 景變美了
從2001年5月開始,“南明河三年變清”這項貴陽有史以來最大、也最為複雜的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全面展開。

南明河成臭水河

自古以來,清澈見底的南明河一直是貴陽居民的直接飲用水源,兩岸風光旖旎,是遊玩的好地方。人們在河中游泳垂釣、淘米浣衣的情景,至今還留在貴陽老人們的記憶中。
然而,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河水逐漸變黑髮臭。到90年代,南明河污染狀況已經觸目驚心:沿河兩岸近百個生活污水和207家工業企業排污口,每天向河中傾瀉45萬噸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沿岸到處是煤灰垃圾,破爛的棚户區遍佈河道兩岸;河水水質嚴重惡化,魚蝦絕跡,進入市區的河段為劣五類水體。曾經是“明河清流”的南明河,變成了藏污納垢的黑水河、臭水河。按照國際河流生命學説的觀點,南明河已經成為一條“失去生命的河流”。
為了治理南明河,貴陽市歷屆黨委、政府多次進行過清淤和疏浚,但由於經濟發展的侷限和單一的局部治理,始終未能得到根治。

南明河水變清

三年來上游兩座水庫加高擴容,新增庫容1180萬立方米,為南明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同時,改造後的水庫使城區河段防洪能力大大提高。建成了3座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能力達到日處理16萬噸,有效改善了南明河水域環境質量。兩岸修建了99公里的截污溝,避免了城區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南明河,清除河牀淤泥60萬立方米。對207家沿河工業企業進行整治,82家達標排放,120家調整產業結構、改革生產工藝或整體搬遷,5家治污不力的企業被依法關閉。

南明河岸變綠

完成上游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79.78平方公里,造林8.25萬畝,沿岸綠化總面積45萬平方米,沿線景觀綠地率達86.5%,比2000年提高了60%,形成了沿南明河濱河綠色環帶。原來住在岸邊的2864户棚户區居民全部遷入了新居。

南明河景變美

沿河兩岸景觀建設貫穿以人為本的宗旨,打造了濱河帆影綠地、冠洲橋綠地、人民廣場、甲秀廣場等綠化地帶,形成了風格各異的溪水園、南明硯、民俗廊、斜陽穀、景石園、清心園、映月灣、民族廣場等“八景連珠”景觀,兩岸完成了民族風情、秀麗山川等5組大型城市浮雕。
2003年3月以來總計46次水質監測數據表明,南明河pH值、透明度、色度、石油類、漂浮物、臭味等指標已達到水環境目標值

南明河重新煥發風采

“失去生命的河流”再度恢復生機。昔日植被稀疏的沿河兩岸如今處處花紅柳綠,景色宜人;當年發臭發黑的河水,如今清流悠悠,魚蝦重現;過去兩岸低矮破舊的棚户區變成整潔美觀的居民社區;濱河步道、沿河景觀交相輝映,市民重新回到河邊休閒漫步,鍛鍊健身,泛舟垂釣……
南明河又流進貴陽市民的生活裏。

南明河事件

南明河 南明河
2014年7月16日19時左右,大黃鴨貴陽市南明河被洪水沖走。主辦方決定重獎全城尋找大黃鴨,如果未來兩天尋找無果,將會調新的大黃鴨過來。大黃鴨被洪水沖走,這在全球巡展中屬於首次。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