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洛帶鎮

鎖定
洛帶鎮,隸屬於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 [1]  ,位於成都市東郊,面積42.65平方千米,户籍人口29408人(2018年) [2]  ,下轄6個村、4個社區(2019年) [3] 
洛帶鎮是西部客家第一鎮,常住客家人口達95%以上。 [4]  客家文化是洛帶的獨特印記,是洛帶古鎮的靈魂與根基,為洛帶經濟發展起着牽引帶動、核心支撐作用。 [5]  洛帶鎮是成都中法生態園、中德產業園的國際文化交流板塊,龍泉文化產業核心發展區。 [6-7]  洛帶鎮西距成都市區18千米,南距國家級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11千米,距離成渝高速陽光城入口3千米、雙流國際機場43千米,北距洪安火車站6千米。2016年,洛帶鎮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6.6億元,景區接待遊客528.3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10.5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收入35849元,農村居民人均收入24334元。 [6]  洛帶鎮是國、省、市重要文化旅遊城鎮,支柱產業是特色文旅產業,年均遊客量保持在600萬人次以上,“十二五”期間實現文旅產業收入55億元。 [4]  洛帶鎮先後獲“全國重點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全國版權示範園區”、“全國文明鎮”、“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最佳人氣名城古鎮”、“成都鄉村旅遊田園之星”、“國家級生態鄉鎮”、“國家級特色小鎮”、“中國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成都非遺特色小鎮”等稱號。2017年,被國家行政學院列為新型城鎮化下、文創旅遊發展的典型案例。 [5] 
2024年正月初一,洛帶古鎮遊客量突破15萬人次。 [29] 
中文名
洛帶鎮
別    名
甑子場
東山重鎮
行政區劃代碼
510112102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成都市龍泉驛區
地理位置
成都市東郊
面    積
42.65 km²
下轄地區
6個村、4個社區
政府駐地
府興街132號
電話區號
028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氣候
人口數量
2.94 萬(2019年)
著名景點
洛帶會館 [1] 
客家博物館
客家公園

洛帶鎮建置沿革

秦滅蜀置蜀郡,洛帶屬成都縣管轄。從至唐初,洛帶為驛道上的重要驛站。
相傳洛帶在三國時就已有街,名“萬福街”;後諸葛亮興市,更名為“萬景街”。
唐貞觀十七年(643年),分成都縣東置蜀縣,洛帶屬蜀縣。唐武則天久視元年(700年)分蜀縣廣都置東陽縣,洛帶隸屬東陽縣。
北宋皇祜年間(1049年-1054年)的《聖母堂記》裏,稱“洛帶”為鎮。北宋熙寧七年(1074年)張溥所撰《靈泉縣瑞應院祈雨記》有載:“府之邑靈泉,而邑之鎮日洛帶”;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編髮的全國性地理志書《元豐九域志》(卷七)明確記載成都府靈泉縣轄:“一十五鄉,洛帶、王店、小東陽三鎮”。 [7] 
明洪武六年(1373年),洛帶隸屬簡陽縣。明末清初時期,移民運動和“湖廣填四川”的歷史使來自於異鄉的客家人在四川洛帶生根。
1955年,定名為洛帶區。
1976年,洛帶劃歸成都市龍泉驛區。 [8] 

洛帶鎮行政區劃

洛帶鎮轄3個居委會4個村委會,洛帶鎮人民政府駐府興街132號。 [27] 
(一)居民委員會(3)
·八角井社區·老街社區·長安街社區
(二)村民委員會(4)
·柏楊村·岐山村·寶勝村·松橋村

洛帶鎮地理環境

洛帶鎮位置境域

洛帶鎮,位於成都市東郊,西距成都市區18千米,南距國家級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11千米,距離成渝高速陽光城入口3千米、雙流國際機場43千米,北距洪安火車站6千米, [6-7]  面積42.65平方千米。 [2] 
洛帶鎮在龍泉驛區的位置 洛帶鎮在龍泉驛區的位置

洛帶鎮氣候

洛帶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温16-17℃,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水質、空氣均達國家標準。 [7] 

洛帶鎮自然資源

洛帶鎮林地面積22491畝,林地覆蓋率35.33%(丘陵地區林地覆蓋率55.6%),綠化率99.6%,退耕還林2222.4畝。 [9] 

洛帶鎮人口

2019年,洛帶鎮户籍人口29408人。 [2] 

洛帶鎮經濟

洛帶古鎮景區一角 洛帶古鎮景區一角
洛帶鎮是國、省、市重要文化旅遊城鎮,支柱產業是特色文旅產業,年均遊客量保持在600萬人次以上,“十二五”期間實現文旅產業收入55億元。2015年,洛帶鎮GDP突破25億元,文旅產業收入實現11億元,城鎮綜合實力位於四川省鄉鎮經濟發展綜合評價百強鄉鎮第八位,文旅產業綜合實力位列四川省前茅。 [4] 
2016年,洛帶鎮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6.6億元,景區接待遊客528.3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10.5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收入35849元,農村居民人均收入24334元。 [6] 
2024年正月初一,洛帶古鎮遊客量突破15萬人次。 [29] 

洛帶鎮交通運輸

洛帶鎮距離成渝高速陽光城入口3千米、雙流國際機場43千米,北距洪安火車站6千米。成洛路、成環路東西南北貫穿洛帶鎮,是成趙公路、成洪公路、洛黃公路三路交匯處。 [7] 

洛帶鎮歷史文化

洛帶鎮得名

相傳洛帶在三國時就已有街,名“萬福街”。後諸葛亮興市,更名為“萬景街”。“洛帶”原作“落帶”,其得名有兩個來源:其一,傳為三國時蜀太子劉禪在鎮上玩耍,為捉鯉魚而不慎將玉帶掉入鎮上一口八角井中而得名“落帶”;其二,因此地有一“天落之水狀如玉帶”之河,故稱“落帶”。後逐漸簡化約定俗成為“洛帶”。“洛帶”之名最早見於唐末五代人杜光庭《神仙感遇記》所載“成都洛帶人牟羽矣”,説明“洛帶”之名成於唐末以前。 [7] 

洛帶鎮客家文化

客家先民 客家先民
洛帶鎮是西部客家第一鎮,常住客家人口達95%以上, [4]  是中國西部最大的客家古鎮,是四川客家聚集區的典型代表。 [10]  明末清初,來自於異鄉的客家人在洛帶生了根,經歷數百年的繁衍生息,形成了獨特的客家風俗文化, [11]  洛帶古鎮保存着較完整的客家文化,古鎮及周圍的鄉民多為廣東移民的後裔,走入其間能感受到濃郁的客家傳統。 [1]  客家文化是洛帶的獨特印記,是洛帶古鎮的靈魂與根基,為洛帶經濟發展起着牽引帶動、核心支撐作用。 [5]  因此洛帶鎮又被世人稱之為“世界的洛帶、永遠的客家”,洛帶作為世界客屬第20屆懇親大會的核心分會場之一,確定了洛帶鎮在世界的客家文化地位。 [10] 

洛帶鎮客家方言

洛帶鎮方言為客家話,洛帶人稱其所講客家方言為“土廣東話”,與客家方言標準音廣東梅州話一致。 [1] 

洛帶鎮非物質文化遺產

洛帶古鎮有客家龍舞和客家婚俗、客家水龍節、東山客家話以及客家祭祖儀式等非物質文化遺產11項。 [12-17] 
  • 客家龍舞
客家龍舞 客家龍舞
客家龍舞是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洛帶素有舞水龍祈雨的傳統,擁有男子龍、女子龍、娃娃龍等幾支專業水龍隊伍。 [18] 
洛帶的客家龍舞以“劉家龍”為代表,其名得於參加舞龍的都是江西籍客家人中的劉氏家族人。劉氏家族人在洛帶鎮已經居住了14代300餘年之久,劉家吉慶節日在古鎮舞龍,也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劉家龍舞直接從中國古代龍舞發展而來,歷史悠久,家族內部傳承且一直沒有中斷,因此保存了較多的中國古代舞龍最原始的程序和古樸的儀式。 [19-20] 
  • 客家水龍節
客家水龍節 客家水龍節
客家水龍節是第五批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21]  客家水龍節是一項有着悠久歷史傳承的民俗活動。古時,客家人即在每年夏季以舞水龍祈求雨水和豐收,相沿成習,後隨“湖廣填四川”帶到洛帶,並逐漸演變成今日的“客家水龍節”。洛帶“客家水龍節”自2001年舉辦以來,有着300餘年歷史的“劉家龍”,也在最初兩支男子龍隊基礎上,逐步增加了女子龍隊、娃娃龍隊和板凳龍隊。
洛帶的客家龍舞以“劉家龍”為代表,其名得於參加舞龍的都是江西籍客家人中的劉氏家族人。水龍九節,夏日伏旱,舞水龍是為祈雨。舞龍者皆赤裸上身,只穿一條短褲,上下騰挪;觀賞者用水槍、水盆潑射龍,前後追堵。客家人以水為財,潑得越濕,人越旺財,舞者和觀者攻防進退,劉家龍也成為客家文化中具吸引力的一項活動。 [18]  [22] 

洛帶鎮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洛帶鎮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大會館”等明清客家建築羣50餘萬平方米,四川客家家風館等各類客家展館祠堂50餘個。 [12] 
洛帶會館(廣東會館、江西會館、湖廣會館、川北會館)是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一部濃縮了的客家移民史,極具歷史、建築、文化、科學價值,體現了移民文化的豐富、演繹了古典建築的多彩。 [7]  [23-24] 
著名客家畫家邱笑秋在廣東會館題詩 著名客家畫家邱笑秋在廣東會館題詩
廣東會館又稱南華宮,由入川廣東籍移民捐資修建,承襲了客家人的古老建築風格,是全國保存較完好、規模較宏大的會館之一。 [24] 
湖廣會館 湖廣會館
湖廣會館穩重厚道,是湖廣籍移民捐資修建,由牌坊、戲台、耳樓、中後殿和左右廂房構成,較完整地反映了湖廣移民的艱苦創業和社會生活,館內設有四川客家博物館,常年免費舉辦“中國西部客家民俗文物展”,陳列其中的400餘件客家文物、民俗民物以及紅色革命成果展示等實物或圖片,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24] 
川北會館始建年代不詳,重建於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原址位於成都市卧龍橋街,1998年遷建至洛帶鎮正興村,為旅蓉川北籍商賈聚會聯絡據點,現僅存大殿、戲台,戲台為二層,重檐歇山頂,抬梁式木構架、雕花門窗,頂飾藻井。遷建後的川北會館佔地約3330平方米,四合院佈局,由山門、戲樓、正殿和庭院組成。山門、戲樓房頂為歇山式,正殿為穿逗式架樑,單檐歇山式屋頂,筒瓦覆蓋。建築部位的木雕、石雕刻技精美,為典型的川西神廟建築風格。 [9]  [25] 
江西會館萬年台至今仍是洛帶鎮的文化活動中心 江西會館萬年台至今仍是洛帶鎮的文化活動中心
江西會館位於洛帶鎮江西館街,原名“萬壽宮”,座北向南,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由江西籍客家人於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捐資興建,供奉贛南鄉賢神祗“許真君”,為清代填川江西人聯絡據點。江西會館為四合院佈局,主體建築由大戲台、民居府、牌坊、前中後三殿及一個小戲台構成。江西會館在整體佈局和建築美學方面都頗有價值,在中後殿之間的天井裏還有小戲台,為四川會館中獨有。 [9]  [25] 

洛帶鎮古樹

三峨山上有紅豆木、古柏、松樹、桂花、香樟等樹種樹齡大多在二、三百年以上。其中10餘株紅豆樹最珍貴,據傳是客家先民清初入川時從廣東帶來的紅豆種,在洛帶鎮播種,是客家先民念念不忘原鄉的歷史見證和寄託相思的象徵物。 [9] 

洛帶鎮風景名勝

洛帶鎮內的洛帶古鎮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7]  [26] 
洛帶古鎮是成都近郊保存最為完整的客家古鎮,有“天下客家第一鎮”的美譽。洛帶景區主要包括洛帶古鎮核心保護區、金龍湖景區、寶勝原生態客家村三部分,古鎮內千年老街、客家民居保存完好,老街呈“一街七巷子”格局,空間變化豐富;街道兩邊商鋪林立,屬典型的明清建築風格。“一街”由上街和下街組成,寬約8米,長約1200米,東高西低,石板鑲嵌;街衢兩邊縱橫交錯着的“七巷”分別為北巷子、鳳儀巷、槐樹巷、江西會館巷、柴市巷、馬槽堰巷和糠市巷。鎮內尤以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洛帶會館(廣東會館、江西會館、湖廣會館、川北會館)和客家博物館、客家公園最為出名,是中國古代建築“大觀園”中的一支奇葩,總面積達20000餘平方米。 [7] 

洛帶鎮榮譽稱號

2021年8月,入選“天府旅遊名鎮”公示名單。 [2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