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洛倫茨國家公園

鎖定
洛倫茨國家公園(Lorentz National Park)位於新幾內亞的查亞省內,是東南亞最大的保護區,公園佔地面積公園面積25,056 km2 ,是東南亞最大的國家公園,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的面積是23,500 km2。洛倫茨公園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既包括雪地又有熱帶海洋,以及延伸的低地和沼澤地的保護區。它位於兩個大陸碰撞的地方,這裏的地質情況很複雜,既有山脈的形成又有冰河作用。這裏還保存着化石遺址,記載了新幾內亞生命的進化。這一地區擁有動植物的地方特色及高度的生物差異性。 [1-2] 
中文名
洛倫茨國家公園
外文名
Lorentz National Park
地理位置
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省
佔地面積
2500000 公頃
公園分區
沼澤地區、中央山脈區
註冊時間
1999年

洛倫茨國家公園世界自然遺產

洛倫茨國家公園基本資料

遺產名稱:洛倫茨國家公園
Lorentz National Park
入選時間:1999年
批准依據:自然遺產(viii)(ix)(x)
地理位置:S04 45 00 E137 50 00
遺產編號:955

洛倫茨國家公園遺產描述

洛倫茨國家公園地圖 洛倫茨國家公園地圖
洛倫茨國家公園位在印度尼西亞的巴布亞省,世界第二大島嶼新幾內亞島上的西部。洛倫茨國家公園是因亨德荷蘭著名的探險家裏克斯·阿爾貝圖斯·洛倫茨(Hendrikus Albertus Lorentz)而得名,他在1909年至1910年的探險中通過此區域。洛倫茨國家公園是新幾內亞島生物多樣性的範例之一,是世界上有最多生物多樣性的國家公園之一。洛倫茨國家公園內包含一個完整的垂直陣列生態系,是亞太地區的自然保護區中唯一包括所有海拔的生態系,包括海洋區域、紅樹林、潮間帶及淡水沼澤森林、低地及山地、雨林、高山苔原、及赤道冰川。
1999年根據自然產遴選依據標準N(viii)(ix)(x),洛倫茨國家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遴選依據標準(viii):洛倫茲國家公園的地質和地貌展示了地球歷史的圖形證據。該地區位於兩個相互碰撞的大陸板塊的交匯點,具有複雜的地質構造,正在形成山脈,主要由冰川作用和海岸線增生形成。主導山脈是澳大利亞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碰撞的直接產物,包括巴布亞新幾內亞山脈的最高點和島上僅存的冰川。也有明確的證據表明冰川后期的海岸線存在。這些山脈展示了包括湖泊和冰磧在內的所有經典冰川地貌,生動地説明了末次冰川期和後冰期的地貌影響。
遴選依據標準(ix):洛倫茲國家公園是世界上唯一的包括從雪山山頂到熱帶海洋環境的連續生態樣帶,幷包括廣闊的低地濕地保護區。沿着這條樣帶發現的地球物理過程和高降雨量與重要的持續生態過程的發展相一致,因為這一區域被劃分為兩個不同的區域:沼澤低地和科迪勒拉山脈中部的高山地區。氣候梯度在整個新幾內亞島和整個澳大利亞構造區都是最大的,從雪帶和冰川延伸到低赤道帶,並有相關的極端範圍的動物和植物物種和羣落。洛倫茲國家公園為動植物的高度發達的內生性提供了證據,特別是在高海拔地區,正如預期的那樣,在一個持續上升和氣候變暖相結合的地區。
遴選依據標準(x):自上一個冰河時代以來的氣候變暖期間,隨着時間的推移發生的造山過程為古岡瓦納植物物種在熱帶地區提供了温帶避難所。例如,洛倫茲國家公園的假山毛櫸(Nothofagus,屬常綠或落葉喬木)就很有代表性,儘管它們最近的親戚僅限於澳大利亞東南部、新西蘭和南部安第斯山脈的涼爽温帶地區。這片土地不僅僅是許多稀有的、地方性的和受限制的物種的棲息地。它的巨大規模和獨特的自然完整性,使其對它們的持續進化和長期保護尤其重要。
避難所效應或局部遺傳進化,或兩者兼而有之,表現為局部特有物種或限制範圍物種。洛倫茲國家公園裏豐富的生物羣大多是新的或對科學特別感興趣的。許多哺乳動物物種,包括最近的發現,如1994年發現的白腹樹袋熊(Dendrolagus mbaiso),已經進化到利用土地內的特殊棲息地。
該遺產包括兩個已確定的特有鳥類區(EBAs)的大部分地區,共有45只受限制範圍的鳥類和9種特有物種。阿奇博爾德園丁鳥(Archboldia papuensis)和麥格雷格爾天壇鳥(Macgregoria pulchra)這兩種限制範圍的鳥類被認為是稀有和脆弱的。該區域內記錄的哺乳動物包括世界上三種單孔動物中的兩種;短喙針鼴鼠(Tachyglossus aculeatus)和長喙針鼴鼠(Zaglossus bruijinii)是新幾內亞特有的。洛倫茲國家公園將變得越來越重要,以長期保護已經記錄和許多仍待發現的物種。 [1] 

洛倫茨國家公園評價

洛倫茨公園佔地面積250萬公頃,是東南亞最大的保護區,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既包括積雪覆蓋的山地又有熱帶海洋環境、以及廣闊低地沼澤的連續完好的保護區。它位於兩個大陸板塊碰撞的地方,這裏的地質情況複雜,既有山脈的形成又有冰河作用的重要活動。這裏還保存着化石遺址,記載了新幾內亞生命的進化。這一地區擁有動植物的地方特色及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1-3] 

洛倫茨國家公園遺產介紹

洛倫茨國家公園位於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省,地跨查亞維查亞山脈、帕尼艾、馬老奇(南部),法克法克、米米卡和埃納拉託利的行政管理區。它從北方的科迪勒拉山脈(中央山脈的主山脊—查亞峯)延伸到南方的阿拉弗拉海岸,綿延150多公里。

洛倫茨國家公園最大的保護區

洛倫茨國家公園
洛倫茨國家公園(2張)
洛倫茨國家公園是東南亞最大的保護區,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既包括雪地又有熱帶海洋,以及延伸的低地和沼澤地的保護區。1919年,荷蘭殖民政府第一個給予這個地區加以保護,建立了洛倫茨紀念碑。1956年,由於殖民政府與當地人因為一些沒有解決的土地糾紛而發生衝突,導致保護狀態被廢除。1978年,印度尼西亞政府在此建立了嚴格的自然保護區,佔地面積約為21500平方千米。1991年,印度尼西亞的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計劃中將其列為最先保護的地區之一。於1997年3月,被林業部宣佈為國家公園,包括西部的特里科拉山峯和哈貝馬湖及臨近的海岸地區。
公園被劃分為兩個十分明顯的地區:沼澤地和中央山脈的山區。基於地質學和植物類型上考慮,中央山脈本身能劃分為東西方兩個部分。在與奎亞瓦吉村大致相當的高度上可以再劃分為南、北兩個部分。中央的山脈是兩個碰撞的大陸板塊的南面部分,也正是因為碰撞而造就了山脈。更新世的冰期和間冰期海平面升降變化、兩個碰撞的岩石圈板塊的碰撞帶的活動繼續加強了新幾內亞島的生物多樣性,特別在洛倫茨地區。 [2] 

洛倫茨國家公園自然資源

洛倫茨國家公園是新幾內亞島生物多樣性的範例之一,是世界上有最多生物多樣性的國家公園之一。洛倫茨國家公園內包含一個完整的垂直陣列生態系,是亞太地區的自然保護區中唯一包括所有海拔的生態系,包括海洋區域、紅樹林、潮間帶及淡水沼澤森林、低地及山地、雨林、高山苔原、及赤道冰川。 [3] 
洛倫茨國家公園
洛倫茨國家公園(5張)
洛倫茨國家公園山區的廣大地域內藴涵着豐富的礦產資源——尤其是黃金和銅。查亞維查亞山脈的兩個重要的高峯上仍然是終年被積雪覆蓋着,這個山脈是極少數近赤道高地(安第斯山、肯尼亞山、乞力馬扎羅山和非洲的魯文佐裏山)之一。在峯巔附近的雪原面積大約有6900公頃。大雪原由五個獨立的查亞山峯外緣的冰區組成。這些山峯都是由第三紀的岩石(中新世)發展而來的。這個海拔較高的區域在1936年仍然有廣闊的冰帽覆蓋,1972年冰帽減少到6.9平方公里,1991年進一步熔化成為僅3.3平方公里的區域。低地區域是一片寬闊的泥濘平原,原始森林鬱鬱葱葱,充滿了神秘色彩,無數蜿蜒曲折的河流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佈。這些河流中最大的分支流入阿拉弗拉海,就是阿拉弗拉海分開新幾內亞島和澳大利亞。對這個大自然的造化之地,地區的自然研究項目識別出9個地形學單元(海灘,潮水沼澤,曲流地帶,泥炭沼澤,沖積山谷,沖積扇,階地,山區和阿爾卑斯山頂峯)和13個主要的陸地系統。
洛倫茨公園位於一個地質情況非常複雜的地區,這裏是兩個大陸板塊相撞的地方,大陸的撞擊形成了褶皺山脈,同時又有冰河作用產生的奇觀。在這塊土地上保存着幾內亞生命的進化化石。由於其高度相差很大,因此這裏的動植物出現明顯的差異性,隨着高度的增加各種動植物也在變化。

洛倫茨國家公園保護與管理

洛倫茨國家公園於1978年成為嚴格的自然保護區,印度尼西亞政府於1990年和1999年頒佈了有關法令,保護這裏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中央政府部內設立了洛倫茨國家公園局(PHKA),負責保護區的運營管理。
有關洛倫茨國家公園的戰略計劃,長期管理計劃和分區系統,涉及廣泛的利益相關者參與其中。長期應對當前和未來的威脅,包括新的地區和該物業內的道路發展,定期巡邏進行檢測和阻止非法活動。為了協助解決和克服現有問題,政府有關部門發出倡議,通過廣泛的國內和國際的合作,動員長期的財政和技術援助,以及急需的建設,以便有效地進行保護區管理。印尼林業衞生部門也要求當地政府監控和制止多項發展,包括投資性的規劃與開發,此外,根據有關條約建立世界遺產工作組,以解決現存的問題。
國際專家也正在對國家公園管理提供諮詢和技術援助,私營部門也參與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此外,政府承認在保護區內的土著社區的重要性,與當地土著組織建立正常的交流通道。與土著社區合作的重點是促進不同部落之間通過談判解決衝突,在土著社區生活領域開展對生物多樣性和自然資源的全面研究。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