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洗滌用品

鎖定
最早出現的洗滌用品是皂角類植物等天然產物,其中含有皂素,即皂角苷,有助於水的洗滌去污作用。此外,草木灰中含有鉀鹼,用水瀝淋出來的水溶液,也有助於去除織物上的油污。這些天然的洗滌用品沿用甚久。
中文名
洗滌用品
用品成分
皂角類植物
主趨勢
液體化、濃縮化
原始的肥皂
羊脂和木灰製造

洗滌用品發展

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生產的洗滌用品普遍存在活性物含量低、非有效成分含量高以及濃縮化、液體化產品比例低等問題。不過,隨着全球低碳時代的到來,國內洗滌劑工業與全球洗滌劑市場也在接軌。未來,中國洗滌用品行業發展將以液體化、濃縮化為主趨勢。
美國液體洗衣劑的比例已經超過洗衣劑總量的80%。其他發達國家液洗在洗滌劑中的比例較低,其中日本衣用液體洗滌劑佔洗衣產品市場的份額為40%,歐盟液體洗滌劑比例也已達到30%以上。反觀我國,這一比例只有13%,明顯低於發達國家。因此,儘管近年來有關企業在液洗市場進行擴張的步伐較快,我國液體洗滌劑仍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在我國,洗滌用品液體化進程最明顯的特徵是洗衣液已得到廣大消費者的廣泛認知,其市場地位已經逐步確立,對洗衣粉的傳統地位構成一定程度的挑戰。

洗滌用品概念與歷史

洗滌物體表面上的污垢時,能改變水的表面活性,提高去污效果的物質。包括合成洗滌劑和肥皂,有時也統稱為洗滌劑。去污的範圍很廣,日常生活中的去污主要是指衣物的去污,這是洗滌用品最主要的功能。日用器皿、餐具和水果蔬菜等的洗滌也屬去污,但習慣上稱為清洗,所用的洗滌用品則稱為清洗劑。
老普林尼著《博物志》中的記載,公元前600年,腓尼基人就用羊脂和木灰製造出原始的肥皂,用於護膚和治療,至公元2世紀才發現有重要的洗滌作用。1791年N.呂布蘭以滷水製得純鹼,並將純鹼經石灰苛化而生產出苛性鈉,從此,肥皂從手工製作轉向工業化生產。19世紀末採用直接蒸汽煮皂法,使肥皂生產又進入了一個重要發展階段。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由於動植物油脂供應緊張,德國首先開發了合成洗滌劑,主要成分是短鏈的烷基萘磺酸鹽,由丙醇或丁醇和萘結合,再經磺化而成,統稱為涅卡爾(Nekal)。
20世紀20年代末期,開始用長鏈脂肪醇經硫酸化、中和成為脂肪醇硫酸鈉,當時僅添加些硫酸鈉,作為合成洗滌劑出售。1930年代初期,隨着石油化工的發展,美國生產了長鏈的烷基芳基磺酸鹽,其中芳基是由苯、烷基是由煤油餾分製取的。這種烷基芳基磺酸鹽直接作為洗滌劑出售,或添加一些硫酸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丙烯聚合而成的四聚丙烯。代替了煤油餾分,與苯結合而成為烷基苯,經磺化、中和而成為烷基苯磺酸鈉。由於價格低廉、性能良好,發展很快,直到1960年代初期,一直佔據統治地位。當時世界上大部分合成洗滌劑是由這種表面活性劑配製而成的。1960年代,由於四聚丙烯在化學結構上存在支鏈,不易被生物所降解,造成環境污染,因此用直鏈烷基苯逐步取代了四聚丙烯烷基苯。
隨着化學工業的發展,在使用烷基苯磺酸鈉之類的優良表面活性劑作為基本組分外,還配用其他表面活性劑和各種不同的助劑和輔助劑,以提高洗滌效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就開始用羧甲基纖維素作為合成洗滌劑的輔助劑以消除污垢的再沉積問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將碳酸鹽、硅酸鹽、磷酸鹽等鹼性物作為合成洗滌劑的助劑加以使用。聚磷酸鹽的使用是合成洗滌劑工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步驟。初期使用焦磷酸四鈉,以後改用三聚磷酸鈉,取得了良好的洗滌效果。但到1960年代末,由於三聚磷酸鈉在合成洗滌劑中使用量較大,用後排入下水道,有污染河流水源而造成“過營養”化問題,有些國家已禁止或限制使用,而改為沸石等其他代用品。
肥皂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實現了生產過程的連續化,產品質量也有了較大的提高,但在性能和應用方面沒有突破性的進展。產量雖略有增長,但在洗滌用品中所佔的比重呈下降趨勢。1960年肥皂的比重約63%,至1982年已降至29%,至80年代才開始有所回升,1987年的世界產量已超過800萬噸。
中國1903年在天津創立造胰公司。1907年在上海建立裕茂皂廠,這是中國開辦的最早兩家肥皂廠。此後南京、杭州、重慶、瀋陽、大連、武漢等城市相繼建立了一些肥皂廠,也有一些地區建立了手工業式的肥皂作坊。直到1949年,中國的洗滌用品工業還只有肥皂工業,而且多數是手工作坊,規模小,設備簡陋,僅在上海、天津等少數大城市有幾家規模稍大、採用機器生產的工廠。1949年肥皂產量僅3萬噸。1959年肥皂產量達到41.5萬噸。同年開始生產合成洗滌劑,產量為0.57萬噸。從1960年開始,隨着合成洗滌劑的發展,逐步發展了烷基苯、三聚磷酸鈉等原材料的生產。1961年開發利用石蠟生產皂用合成脂肪酸。1978年以後,洗滌用品生產發展迅速,花色品種逐步增加。如洗衣粉中發展了復配、加酶、殺菌消毒、加色加香、濃縮等許多品種;液體洗滌劑中發展了洗滌餐具、水果蔬菜、浴缸、爐灶、紗窗、玻璃、搪瓷器皿、地毯等各種專用洗滌劑,以及洗髮香波等。還發展了潤膚、護膚以及具有一定療效的香皂、香浴液,並發展了適合老年、婦女、兒童特點的產品。工業用洗滌劑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生產的各種表面活性劑和工業用的洗滌劑已應用於機械、冶金、石油、化學纖維、紡織、印染、皮革、造紙等各個領域。1985年洗滌用品總產量達到200萬噸,其中:肥皂99.6萬噸,合成洗滌劑100.4萬噸。中國的洗滌用品工業,迄今已形成一個以肥皂和合成洗滌劑為主,包括主要原材料和輔助材料生產的,具有一定規模的洗滌用品工業體系。
去污機理:衣物上的污垢常是液體和固體的混合物,以物理-化學作用,或甚至機械作用,吸附在衣服纖維的表面上或進入纖維組織之間,既有損於衣物的外觀,也有損於衣物的組織而縮短其使用壽命。洗滌用品的去污過程,可簡單表示為:
織物·污垢+洗滌劑→織物+污垢·洗滌劑
(髒的衣物) (髒的洗滌液
去污過程的機理,則比較複雜,大致包括下列物理-化學作用:
潤濕作用:由於洗滌液中的表面活性劑能降低水的表面張力,從而增加了水對織物的潤濕能力,使洗滌液充分滲入纖維之間,表面活性劑分子能和被洗織物上的污垢產生親合作用,使污垢從織物上分離。
②吸附作用:在水和被洗織物之間、在水和污垢之間,都存在着界面,洗滌液中的有效成分被織物和污垢吸附後,改變了界面能與織物對污垢的靜電引力,使污垢在水裏呈懸浮或乳化狀態。
增溶作用:污垢被裹夾在洗滌液的膠束層之間,產生增溶現象。
④機械作用:當污垢和織物吸附表面活性劑時,在人工搓洗或機械攪拌作用下,污垢從織物上分離而分散在溶液中,經反覆漂洗,污垢即可除去。
趨勢:1980年代世界洗滌用品的年產量已超過3000萬噸.其中合成洗滌劑工業經1960~1970年代高速發展後,1980年代發展速度開始緩慢,但世界各國發展速度不盡相同。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洗滌用品消費量已達較高的水平,發展趨於平穩。而亞洲、非洲等國家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將會有較快的發展。在洗滌用品中,合成洗滌劑的發展速度比肥皂快。但合成洗滌劑的發展也受到環境保護、生態平衡、織物組織結構的變化以及節約能源等因素的制約。合成洗滌劑在選擇與配比使用表面活性劑和助劑方面,向更具有安全性和生物降解性方向發展。在產品結構上,向使用方便且具有多功能方向發展。洗衣粉的高塔噴霧成型由於能源消耗、投資和生產成本都較高將逐漸轉向無塔成型,尤其是附聚成型。

洗滌用品監管缺失

近日有媒體報道,首都機場洗手液細菌超標600倍。記者調查發現,廉價的洗滌用品充斥市場,最終流入餐館、酒店、美容美髮等渠道。
記者去了北五環外的城北迴龍觀商品交易市場,那裏10斤裝的大桶洗髮水貴的也只要20多塊錢。這種大桶裝的產品有沐浴液、洗手液、洗潔精等,應有盡有,產地都是北京郊區,幾乎都在大超市見不到的品牌,而最便宜的還有散裝貨,沒有任何的標籤和品牌。一個店家向記者説,如果需求量大,這種散裝的洗髮水、沐浴液和洗手液可以罐裝更大的桶。比如55公斤的桶家更划算,還不到50塊錢。
為此,記者也做了一番調查,比如在百度上輸入洗髮水設備,可以輕易找到十多家指定的設備廠家,一套16800塊錢的設備一天就可以生產出產品大概5千斤,家用220V的電壓就可以滿足這種設備運轉的要求。對方還介紹,設備可以生產出滿足國家標準的產品,但是個人也可以根據成本控制的要求去自己設置,這樣達不到國家的標準,但是會更便宜。強大的市場需求和低廉的價格讓這些雜牌甚至無牌的洗滌用品流入了市場,需要我們加強監管。

洗滌用品發展及競爭

作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種消費品,洗滌用品無疑已有巨大的市場,眾多品牌逐鹿其間,展開激烈的市場競爭。遼寧北方經濟諮詢有限公司於2000年8月開始在北京、上海、瀋陽、武漢、西安等全國五個重點城市,對1750位女性洗滌產品消費者進行了一項洗滌產品的專項調查。
知名品牌脱穎而出
品牌知名度是評價品牌競爭實力的一個重要指標。由於洗滌產品的媒體廣告策略多采用電視廣告常年不間斷轟炸的方式進行,因而主要品牌幾乎家喻户曉。本次調查對消費者採用了三級測量的方法,並進行加權處理得到品牌知名度加權指數。數據顯示,洗衣粉、洗衣皂和洗潔精均有知名品牌脱穎而出,而且品牌知名度之間存在着差距。
大片河山
市場佔有率是評價品牌實力的最重要指標之一。從消費者正在使用產品的分佈情況可以看出不同品牌的市場佔有情況。總體看來,洗滌用品的大部分市場份額被少數品牌所佔據,其他眾多品牌瓜分剩餘的小塊市場份額,兩極分化現象十分突出。調查同時發現,知名度越高的品牌,市場佔有率也相對越高,表明品牌知名度與市場佔有率存在密切的聯繫。
洗滌用品是習慣性消費
研究發現,人們對洗衣粉、洗衣皂和洗潔精等洗滌用品的使用具有習慣性消費的特點,換句話説就是對品牌具有很高的忠誠度,通常在較長一段時期內堅持使用一個牌子的產品。這種情況對生產廠家來講利弊共存,有利的是已有消費羣體相對穩定,市場波動較小;不利的是吸引其他品牌的消費者以擴大市場佔有率變得較為困難。由此看來,洗衣粉市場羣雄割據的局面將在較長時間內維持下去。
地域差異
數據顯示,洗滌用品品牌消費存在着明顯的地域差異,同一品牌在不同城市的使用率差距非常突出。
與年齡相關
調查顯示,年齡是影響洗滌用品使用的一個重要因素,年齡越小的消費者偶爾使用或基本不用洗衣粉、洗衣皂和洗潔精等洗滌用品的比率越高,這與家庭角色有直接的關係,例如年齡在15~19歲的消費者,半數左右偶爾使用或基本不用洗滌用品,這是因為洗衣服和刷碗這樣的家務多為其父母代勞,所以這個羣體不用洗滌用品的比率很高。
影響消費
調查數據顯示,產品功效仍然為影響消費者行為的最重要的因素,這表明消費者在洗滌產品消費方面總體趨於理性化,同時也説明市場競爭從本質上講是產品之間的競爭。
調查同時顯示,價格適中是消費者購買洗髮類產品所考慮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另外,知名品牌和購買方便等因素也為較大一部分消費者所重視。
主要功效需求
產品功效是影響洗滌用品消費行為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不同品種的產品功效不盡相同,消費者關注的程度也有所差異。調查顯示,洗滌去污能力是洗滌用品消費者最關注的功效,對於洗衣粉來講,氣味清新也顯得尤為重要,另外容易沖洗、不傷皮膚和不傷衣物等功效也被較多消費者所重視;對洗衣皂而言,容易沖洗也被排在重要的位置,味道清新、不傷皮膚和持久耐用等功效也被不同程度的關注;對於洗潔精來説,味道清新被普遍重視,不傷手、無毒性和可洗水果蔬菜等功效也是消費者關注的重要方面。
從消費者對不用功效的關注程度看,消費者對洗滌產品的功效的需求具有多元化的特點,洗滌去污能力、氣味清新和不傷皮膚等功效的需求相對更為集中。
促銷方式
促銷方式作為階段性刺激消費者購買行為的重要方式,其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消費者對不同促銷方式的接受情況存在着較大的差異。對於洗滌用品來説,超值加量、折價優惠和買幾送一是消費者願意接受的幾種主要促銷方式,比較而言,其他促銷方式效果不及以上三種方式。
看來,希望花更少的錢得到更多的實惠是消費者普遍存在的心態,同時也是各類產品促銷活動吸引消費者並激發消費慾望的心理基礎。
購買場所
數據顯示,大型超級市場是消費者購買洗髮類產品的最主要的場所,大型百貨商場的地位則明顯被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