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洋閘

鎖定
洋閘又稱為馬圏引河閘,是天津境內第一座新式鋼筋混凝土水閘,其位於馬廠減河下游右岸馬圈引河上口處。該閘由順直水利委員會設計和施工,於1920年開始建設,1921年建成。
中文名
洋閘
別    名
馬圏引河閘
類    型
水閘
洋閘位於馬廠減河下游右岸馬圈引河上口處,該閘功能為分泄馬廠減河來水入北大港水庫,該樞紐自建成以來,在馬廠減河行洪、北大港水庫蓄水和引黃濟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馬圏引河閘(洋閘)——天津境內第一座新式鋼筋混凝土水閘
位於天津大港區(今屬天津濱海新區)中塘鎮境馬廠減河下游右岸馬圈引河河首處。鑑於後來馬廠減河中下游淤積嚴重,為了開闢馬廠減河洪水宣泄出路,由順直水利委員全主持,在開挖馬廠新減河(今馬圈引河)的同時興建馬圈閘,1920~1921建成。因該閘位於馬圈村附近而得名,又因該閘使用了當時最先進的建築材料——鋼筋混凝土,並聘請洋人設計和督造,故當地人稱其為“洋閘”。主要功能是分泄馬廠減河洪水由馬圈引河入海。
馬圈閘為鋼筋混凝土和砌磚混合結構,共5孔,每孔淨寬6米,總寬36.3米,設計流量120m3/s。閘門為直升式平板鋼閘門。1937年8月,國民政府第29軍與日本侵略者在馬廠減河下游一帶激戰,日軍用炮火炸燬了該閘左邊孔。1956年,對馬圈閘進行了全面維修改建。目前,馬圈閘仍在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