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洋釐

鎖定
洋釐是1933年廢兩改元以前中國金融市場對銀元市價行情的稱謂。洋釐表示銀元一塊摺合規元的數額。銀元是流通貨幣,與銀兩並用。因銀元便攜便用,市場上流通的多是銀元。規元是記帳用的虛擬貨幣,是對帳面銀兩的稱謂。市場上做成若干銀兩 (規元) 的交易,多以當日洋釐為準,折算成銀元交割。如洋釐7.25錢,即表明一塊銀元合規元7.25錢,此時結清帳面銀兩7.25錢只需付銀元一塊。 [1] 
中文名
洋釐
釋    義
1933年廢兩改元以前中國金融市場對銀元市價行情的稱謂
洋釐據當時市場上銀元供需情況漲落,每日分早、午兩次由錢業公會向市場公佈。“洋”即銀元。因銀元最早來自外國,後通稱銀元為“洋”。又因銀元一塊的標準重量為7錢2分,而銀元市場價通常在7錢2分1釐——7錢2分9釐之間變動,故名洋釐。1933年廢兩改元后,洋釐行情消失。
參考資料
  • 1.    何盛明. 財經大辭典: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