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洋瀾湖

鎖定
洋瀾湖,舊名南浦,亦名長湖、洋漫湖,位於湖北省鄂州市城區中央。因湖之南側曾建過一座“洋瀾寺”,故得名“洋瀾湖”。洋瀾湖湖泊中心地理座標為東經114°53'14",北緯30°23'19”"。 [1] 
洋瀾湖以蓮花山為界分南湖、東湖二部分。據2012年全省“一湖一勘”資料,洋瀾湖水面面積為3.73平方千米,對應容積800萬立方米。洋瀾湖湖中漬水由五丈港經洋瀾湖閘注入長江,汛期則由洋瀾湖泵站提排出江。 [1] 
洋瀾湖為河谷沉溺構造湖。湖西、南、東南為低山丘陵環繞,北、東北為濱江平原。洋瀾湖景區將優美的自然景觀與璀璨的歷史人文景觀緊密地組合在一起,給來自中外的旅遊者以豐富而欣悦的美的享受。 [1] 
中文名
洋瀾湖
外文名
Yanglan Lake
別    名
南浦、長湖、洋漫湖
面    積
3.2 km²
地理位置
湖北省鄂州市城區中央

洋瀾湖形成演變

據史書記載,每臨夏季長江水位升高時,洋瀾湖汪洋一片;到了秋冬退落時,洋瀾湖湖底望天,成為一片沼澤濕地。晉代陶侃鎮守武昌(今鄂州)時曾在洋瀾湖濱臨長江的地方築堤攔蓄洋瀾湖水,並從外地引進菱角、卿魚到洋瀾湖養殖成功。
洋瀾湖 洋瀾湖
據此可以推斷,多年前洋瀾湖不築攔洪壩到秋冬就無法蓄水。清代築成洋瀾堤,從此與長江阻隔。1973年,洋瀾湖泵站建成,為洋瀾湖圍湖墾殖創造了條件。位於今華森中學後面原為洋瀾湖子湖的廟灣湖,今天高樓林立,廟灣湖消失得無影無蹤。 [1] 

洋瀾湖位置境域

洋瀾湖位於湖北省鄂州市城區中央,以蓮花山為界分南湖、東湖二部分。洋瀾湖湖泊中心地理座標為東經114°53'14",北緯30°23'19"。洋瀾湖湖水面積1953年為9.8平方千米,湖容2050萬立方米,歷經圍墾後1980年湖水面積為3.2平方千米,湖622萬立方米。湖面縮小67.3%,湖容減少69.7%。據2012年全省“一湖一勘”資料,洋瀾湖水面面積為3.73平方千米,對應容積800萬立方米。 [1] 

洋瀾湖水文特徵

洋瀾湖 洋瀾湖
20世紀60年代前洋瀾湖湖水可以直接引用。到1970年,鄂城鋼鐵廠廢水排放洋瀾湖,企業排污和居民生活污水未處理排入湖中,致使湖水嚴重污染,所產魚被百姓稱之為“藥水魚”。鄂鋼污水改排他處後,洋瀾湖水質仍不見好轉。長期為V類或劣V類。 [1] 
洋瀾湖湖流域面積45平方千米,多年平均降水量1332.1毫米,多年平均徑流深602.7毫米、徑流量2712.15萬立方米。洋瀾湖湖底高程15.5米,平均水深為2.5~3.0米。1974年洋瀾湖泵站建成後,常年漬水位18.5米。 [1] 

洋瀾湖湖區水系

洋瀾湖湖中漬水由五丈港經洋瀾湖閘注入長江,汛期則由洋瀾湖泵站提排出江。 [1] 

洋瀾湖流域特徵

洋瀾湖地質地貌

洋瀾湖為河谷沉溺構造湖。湖西、南、東南為低山丘陵環繞,北、東北為濱江平原。 [1] 

洋瀾湖自然災害

洋瀾湖湖區自然災害主要為水災。
民國二十年(1931年),洋瀾堤衞家灣處潰口,湖區一片汪洋、鄂城縣城關鎮街市行舟。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從春至夏、陰雨連綿,湖周邊近於成熟的稻穀被淹,百子販,和尚橋等濱湖34個村莊受災最重。
1954年,洋瀾湖流域長時間降水導致內湖漬水達22.97米,城關鎮東門一帶居民住房和店鎮漬水淹沒達1米多。
1998年汛期,由於天降暴雨,加之洋瀾湖泵站長江洪水水位超過駝峯不能啓排,致使洋瀾湖漬水升高,濱湖橋一帶樓房底層進水。 [1] 

洋瀾湖資源狀況

洋瀾湖動物資源

洋瀾湖盛產蓮藕、菱角、鏈魚、嘯魚、鯉魚、編魚、卿魚等、尤以菱角、卿魚久負盛名。清光緒版《武昌縣誌》載:“湖內菱甚甘美,異於他處。所產鮒(卿魚)魚乃長三尺,為南湖者佳。” [1] 

洋瀾湖植物資源

洋瀾湖 洋瀾湖
洋瀾湖歷史水生植物品種極為豐富。自20世紀60年代末被鄂鋼工業廢水污染後,水生植物幾乎全部滅絕。後來鄂鋼廢水改排他處,但洋瀾湖生態環境在短期內難修復,現今洋瀾湖僅有蓮藕、芡實、蒲草等少數水生植物生存下來。 [1] 

洋瀾湖旅遊資源

西山古靈泉寺
西山古靈泉寺 西山古靈泉寺
西山古靈泉寺位於西山青龍、白虎二峯間,又名資福寺、西山寺。東晉太元年間高僧慧遠所建,是中國佛教淨土宗的發祥地之一。寺中有一堂——文殊師利堂;三泉——滴滴泉、涵息泉、活水泉;六殿——天王殿、拜殿、大雄寶殿、觀音殿、武聖殿、唸佛殿。殿堂為磚木結構、蓮花斗拱,飛檐射脊,紅椽彩瓦,金碧輝煌。
大雄寶殿內赤柱擎天,金線勾繪,金身巨佛、雄偉莊嚴,青煙嫋嫋,祥光普照。數十尊羅漢菩薩或坐或卧、或動或靜、造型精巧,惟妙惟肖。古靈泉寺初寺被廢,現存寺廟為清同治三年(1864年)湖廣總督官文捐款修建。整座寺院面積4700平方米,西山主體建築。 [1] 
吳王城
吳王城 吳王城
吳王城約建於魏文帝黃初二年(221~222年)。呈東西長(約1000米)、南北窄(約500米)的長方形狀,周長約三1500米。吳王城因孫權定都鄂縣後,改鄂縣為“武昌”,故又名“武昌城”;黃龍元年(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亦被稱為“吳大帝城”。吳王城2013年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吳王城的護城河約寬50~70米,其河水分東西流入五丈湖與長江。
吳王城共五門,皆以方向命名,唯西面多一門,稱“臨津”,直通吳王的苑圃散花灘。東門建有“雞鳴闕”,矗立高台之上,為漢闕風格。吳王城城牆為堅實泥土夯築,其南垣在江灣附近有一段長約120米,寬20~30米之處,至今尚保存完好;其北垣之瀕江處,已被江水淘成斷崖,陡峭壁立,不可泊舟。 [1] 
吳王避暑宮
吳王避暑宮 吳王避暑宮
吳王避暑宮是吳王孫權在西山避暑讀書的行宮,始建於魏文帝黃初二年(221~229年),這裏松蔭鋪地,山泉漏漏,氣温比城區要低2~3℃,歷來被稱為武昌城中“清涼福地”。
東晉太元年間(376~396年)高僧慧遠看中這塊風水寶地,將避暑宮故基闢為西山寺。20世紀90年代只保留避暑宮一間側殿,人稱避暑殿。1999年吳王避暑宮遷址椅子山頂重建,成為西山又一個新風景區,有避暑宮、讀書堂、議政殿、武昌樓等漢代風格的仿古建築羣,總佔地面積5.3公頃。 [1] 
庾亮樓
庾亮樓 庾亮樓
庾亮樓位於鄂州市鄂城區古樓街北段。巨型石砌成的半圓拱門跨街而立,氣勢高闊雄渾。樓上粉牆青瓦,雕花木窗,結構古樸而莊重。據《武昌縣誌》記載,此樓原為吳王孫權之端門,至今已有1700多年。亦有人稱為“南樓”,因其在武昌縣治之南。民間多稱“古樓”或“鼓樓”。 [1] 
怡亭銘摩崖石刻
怡亭銘摩崖石刻 怡亭銘摩崖石刻
怡亭銘摩崖石刻位於鄂州市區北門江邊、一排排新建的飛檐翹角的仿古建築羣中,矗立着一座淺棕色的高大牌樓,門楣上橙刻着三個古樸圓暢而秀逸的斗方篆字:“怡亭銘”。跨過門樓,沿石級逶迤而下,一座長滿苔蘚狀如蹲猴般的摩崖巨石出現在眼前,巨石背江的凹面被磨平,在橫寬約1.2米,豎長約0.5米的石面上怔刻有篆隸兩種文字:“怡亭”。 [1] 
觀音閣
觀音閣 觀音閣
觀音閣位於鄂州市城東江中,距江岸約300米處,有座盤恆江心的巨大石礁,古代傳説曾有虯龍盤旋其上,積日方去,故名曰“龍蟠磯”。此磯長闊數十丈,石勢嵯峨,蜿蜒起伏,如卧龍初醒,雄踞波濤。史載,歷代詩人常在春秋佳日泛舟登龍蟠磯遊玩,並留下許多優美的詩篇。如清詩人姜恆就曾寫道:“峭壁江心起,層台水面浮。豈堪龍久卧,但見石長留。雲影輕帆外,橈聲野渡頭。問津何處是、一柱砥狂流。” [1] 
蓮花山碑林
蓮花山碑林 蓮花山碑林
蓮花山碑林是截至2014年中國最大的文化碑林,開建於1994年,佔地約7公頃,容碑萬塊,為一綜合性大型碑林。365米長的圓形長廊收刻了古今名家書畫、中華名勝景點、書畫篆記、歷史文物圖案、詩詞歌賦、楹聯等眾多的文化瑰寶。
8條碑廊分別匯聚了儒家、佛家、道家、醫藥、武學、民族、吳楚、科技各家之經典和藝術精品,傳統經典《四書五經》《金剛經心經》《無量壽經》《道德經神農本草經》《孫子兵法》等均全文勒石。另還有眾多文藝珍品,圖文並茂、內容豐富。蓮花山碑林之羅漢林雕刻羅漢518尊。這些羅漢形象各異,法相端莊,排列有序,線條流暢,姿態生動。 [1] 
鄂州市博物館
鄂州市博物館 鄂州市博物館
鄂州市博物館館藏文物76858件,其中一級文物79件,二級文物66l件,三級文物4028件。最具特色的是漢三國六朝銅鏡與六朝青瓷,在全國乃至國際上都有影響。此外還有中國出土青瓷院落中形體最大的倉廩院落;有出土於鄂州、全國獨一無二的孫吳黃武元年銘文銅罐;有出土於鄂州與日本古墓的三國同模神獸鏡;有舉世無雙的三國將軍孫鄰所用錯金銀銅弩機;有全國保存最完整、最長的三國環首鐵刀;有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黎元洪簽署的辛亥革命首功證書;有中國工農紅軍新兵接洽紅布標等國家一級珍貴文物。
鄂州市博物新館位於寒溪路北端與沿江大道交匯處、佔地面積3公頃,總投資1.5億元,總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2012年12月28日工程竣工正式對市民免費開放。新館仿三國時期建築風格,高台迴廊,重檐飛峻,古樸大氣。 [1] 
彭楚藩烈士墓
彭楚藩烈士墓 彭楚藩烈士墓
彭楚藩烈士墓在靈泉古寺後的靈溪谷中,其地勢如三級平台,烈士墓處第二級平台上。陵墓拱圓形狀,墓周蒼松翠柏環繞,幽靜莊嚴。墓門立有一座雙“十”形墓表,以紀念彭烈士等先烈用生命換來的10月10日的首義勝利。墓門兩檻,書有“浩氣貫長虹,黃帝子孫原有種;紅旗光大地,人民事業正無疆。”一聯。其聯為邑人楊濟民、周雋所撰。 [1] 

洋瀾湖歷史文化

洋瀾湖習俗與禁忌

春節:每年農曆正月初一為新年,稱為春節,家家户户黎明,焚香燃燭.祭祀祖先。然後開門以酒酎地,放爆竹,並向歲吉拜年,叫作“出天方”。
鄉村拜年正月初一本村互拜,初二外孫拜外祖家,初三女婿拜岳丈家。新居之家、年初二主人要辦酒席來酬謝春節前送中堂、對聯、掛屏祝賀的親朋好友,俗稱“對子酒”。居喪之家,大門上要貼上“辭”、“謝”二字。其親戚朋友在初一要來“拜大年”,喝“大年酒”。
機關單位則召開“茶話會”、“團拜會”,慰問老幹部、軍烈屬等活動。隨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春節期間處處龍騰獅舞,各類羣眾文化生活日益豐富。
春節禁忌:窗户上往往貼上“姜太公在此,諸神迴避”的字樣。鄉村中,要在耕牛角上貼上紅紙條,大門要關上,正中貼着“開門大發”。初一到初三,不能“出財”,即不準掃地倒垃圾、倒水等。 [1] 

洋瀾湖傳説軼事

天下第一家。清朝時期,有個叫汪光照的宰相微服私訪湖北。這天他路經一大户人家門楣上嵌有“天下第一家”五個紅漆大字,好不驚訝:只有當今皇上才有如此口氣,便好奇前去探個究竟。
這家主人姓趙曾在朝為官,今天正值120歲壽誕,五代子孫同堂,五幢五門府第落成,所以前來送禮拜壽的車水馬龍、熱鬧非常。汪光照進府去,不請自坐,還坐個首席。滿堂賓客以為是主人的貴賓,主人卻莫明其妙。酒席間,一些文官墨士少不了要吟詩作賦,汪也揮毫題了“年、眼、偶、文”四字,眾人難解其意。主人舉杯來到汪光照面前請道其詳。汪搖頭捻鬚地念道:“年過雙甲子、眼觀五代人,偶遇湖北客、文星拜壽星。”眾人聽了贊聲不絕,當題上“光緒十四年汪光照題書”十字時,主人和賓客才知當朝宰相駕到。 [1] 

洋瀾湖社會生活

洋瀾湖特產

東坡餅
東坡餅 東坡餅
東坡餅是鄂州市西山古靈泉寺接待貴賓的傳統佳點,"不食東坡餅,枉自來西山",道盡了它作為一方名山佳點的風采和古往今來在人們心目中的獨特地位。
蘇軾被貶黃州,常去隔江相望的西山遊覽。一天,西山的靈泉寺和尚們為款待這位峨眉名土,特地製作了一種油炸餅請他品嚐。蘇軾見此餅呈淡黃色,且玲瓏剔透香甜酥脆,口味極佳。問和尚為何這般好吃?和尚答曰:因寺內有四眼泉,泉水極佳,此餅汲四眼泉之水調製而成。東坡要和尚取來文房四寶,當場對餅揮毫,畫了一餅,並寫上“東坡居士”四字。畫餅與真餅一模一樣。從此,這餅便被叫作“東坡餅”,流傳至今。 [1] 
“和雅”鴨脖鴨掌
雅惠餐飲以“和雅”鴨脖鴨掌聞名鄂東南。2004年被評為“鄂州十大名店”,“和雅福壽螺”被評為“鄂州十大名菜”,“和雅牌鴨脖”、“和雅牌鴨掌”、“雅惠烤雞爪”等被評為“鄂州十大風味小吃”,“和雅”牌商標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雅惠小天使”標識獲得國家知識產權。 [1] 

洋瀾湖生態保護

2006年,鄂州市投資1.8億元,先後污水截流、湖底清淤、疏通管道、生態調水、依法治污、改革體制、污水處理、生物治理等,洋瀾湖湖水水質得到一定改善,湖邊環境也有所改觀。 [1] 

洋瀾湖經濟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洋瀾湖卿魚一度為鄂州市出口創匯產品之一。後來由於湖泊水域變化,水質污染,1985年洋瀾湖產卿魚11256.5千克,僅佔該湖總產量的3%、鯉魚的鮮美遠不如以前。 [1] 
參考資料
  • 1.    夏祖恩,汪克權,劉鎮.《湖北省湖泊志》: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12:62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