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洋河

(山東省膠州灣膠州市入海河流)

鎖定
洋河,黃海膠州灣獨流入海河流,漢代稱櫃艾水(拒艾、根艾),後又稱洋水、洋洋。下游是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膠州市的界河。發源於黃島區寶山鎮西南部的高城峴東麓,於膠州灣黃島區與膠州市界點入海。全長45.9公里,流域面積25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為7101萬立方米。屬季節性河流。
上游膠州建山州水庫,下游膠州建攔河閘引水工程,用於兩市區的農業灌溉及城市生活用水。入海口處為重要的海產地。 [1-2] 
中文名稱
洋河
別    稱
櫃艾水、拒艾、根艾、洋水、洋洋
所屬水系
黃海膠州灣獨流入海河流
地理位置
山東省青島市東中部
流經地區
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膠州市
發源地
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寶山鎮高城峴東麓
主要支流
小幹河、八一河、十八道河及月牙河
河    長
45.9公里
河流面積
254平方公里
入海口
黃島區膠州市交界處

洋河幹流概況

洋河在青島市的位置 洋河在青島市的位置
洋河,發源於青島市黃島區北部,源頭在寶山鎮西南部的高城峴東麓(《膠州市志》稱黃島區的呂家和金草溝一帶)。流經黃島區寶山鎮西北部、膠州市原裏岔、張應、河西郭、冷家村、夼集和營房6處鄉鎮,下游是黃島區與膠州市的界河,於黃島區王台鎮五河頭、膠州市營房鎮王家灘東之間入東海(膠州灣西南部),河口寬85米。
洋河全長45.9公里(《膠州市志》稱31公里),其中:黃島區境內段長5.35公里,下游兩地界河段長3.66公里。流域面積254平方公里(《膠州市志》303平方公里),其中黃島區境內56.84平方公里。 [1]  [2] 
洋河上游黃島區寶山鎮境內河道 洋河上游黃島區寶山鎮境內河道
膠州市洋河鎮臨洋村一段 膠州市洋河鎮臨洋村一段
洋河204國道河段 洋河204國道河段
膠州灣洋河口 膠州灣洋河口

洋河水文特徵

洋河,為青島市沿海山丘入海的自成體系的小河流,為季節性河,水資源分佈的特點:一是隨大氣降水變化,年際變化大。入海口多年平均徑流量為7101萬立方米。屬季節性河流。 [2]  [3] 

洋河主要支流

黃島區寶山鎮境內有小張八河匯入。 [1] 
膠州市境內主要支流有洋河西源、小幹河、八一河、十八道河及月牙河等。
洋河西源,出自膠州市裏岔鄉陡嶺前,在(洋河鎮(原張應鎮)洋河崖村匯入洋河。
小幹河,發源於膠州市高山溝一帶,至洋河崖與藏家莊間入洋河,河長5.2公里,流域面積8平方公里。
八一河,發源於膠州市王子山前,至至臨洋村東南入洋河,河長14公里,流域面積31平方公里。
十八道河,發源於膠州市李家莊南,至至匡王莊入洋河,河長5公里,流域面積6平方公里。
月牙河,發源於膠州市九龍山南側,至至昭文村前入洋河,河長6公里,流域面積10平方公里。 [2] 

洋河洋河治理

洋河跨越膠南、膠州兩縣(市),建國前堤防矮薄殘缺。1914年,左岸洋河崖決口,塌房50間,淹地萬畝。建國後,於1951年、1953年、1954年、1955年及1964年進行了多次復堤、築堤,包括右岸山子後村至土埠台東5.35公里,左岸魏家莊上下0.2公里及洋河崖至土埠台0.9公里,魏家莊至洋河崖3.5公里及土埠台上下0.96公里。共完成土石方12.82萬立方米,投工6.23萬個,國家投資18.4萬元。1976年開始全面加固堤防,左岸王家灘村至海口,油房村至洋河崖8.8公里築堤;1975年汛期,在左岸魏家莊前河堤決口,魏家莊全部被水淹,於家莊、昭文、朱家埠等村進水,淹地1.4萬畝。1977年對洋河堤壩進行了全面加固,連接起入海口處堤防與膠州市農場圍堤,1981年將昭文村至膠縣農場8.2公里堤段加固培堤。2次計完成土石方14.48萬立方米,投工7.27萬個,國家投資3.9萬元。至1987年,洋河已有一個完整堤防,洋河堤壩已具備防禦20年一遇的防洪能力。並在上游建山洲中型水庫1座,小型水庫15座,有效地調蓄了洪水,河道兩岸基本上免除了災情。 [4]  [5] 
2011年,青島市開展了洋河204國道段河道治理。總投資約1631萬元,竣工後可有效解決長期以來困擾當地人民的洪澇災害,使該河段防洪標準提高到20年一遇。同時,工程的實施也可為膠州灣產業基地建設的推進和招商引資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水源保障。204國道段河道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主河槽清淤工程2100米,堤防工程2250米,新建翻板閘1座,護險工程680米,總投資約1631萬元。洋河204國道段河道治理工程位於膠州市九龍鎮洋河崖村前,洋河204國道橋上下游各1公里段,是青島市郊區路域河道治理一期工程項目之一,屬於青島市水利局年終考核一票否決的重要工程。2000年投資3316萬元完成了洋河仉官寨橋以下至環膠州灣高速公路橋17.58公里河道治理,治理的主要內容有主河槽開挖、兩岸築堤防、過堤坡道、涵洞、護砌險工、攔河閘、交通橋以及堤防護砌等,治理後的洋河已達到10年一遇防洪標準;2009年10月開工了洋河下游綜合治理工程,治理河道長4.56公里,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總投資5253萬元,治理的主要內容有河底清淤、拓寬主河槽、加高培厚原有堤防並新築堤防、新建3座涵閘等,目前主體工程已經完成。 [6] 

洋河水庫

1950-1980年代,洋河上游建山洲中型水庫1座,小型水庫15座,流域建設有多座水庫,有效地調蓄了洪水,河道兩岸基本上免除了災情。 [4] 
山洲水庫 山洲水庫
山洲水庫,位於膠州市河西郭、冷家村、張應3鄉鎮交界處,因庫壩坐落於洋河中游山洲村東南,取“讓荒山變綠洲”之意命名。控制流域面積68平方公里,總庫容240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320萬立方米。1958年4月開工,是年8月竣工。水庫建成後,於1960~1987年又相繼完成主、副壩砌石護坡,大壩加高、背水坡排水、開挖溢洪道並建閘,建放水洞、電站,翻修滾水壩和消力池,修建防汛線路,更換溢洪閘供電設備、溢洪閘上游護坡等工程。已淤積庫容317萬立方米。主、副壩均系均質土壩,主壩長400米,最大壩高16米;副壩長232米,最大壩高4.5米。溢洪閘最大泄量490立方米每秒。西放水洞、東放水洞的設計流量分別為3立方米每秒和3.5立方米每秒。防洪能力達1000年一遇洪水削減洪峯55%。設計灌溉面積3.8萬畝,有效灌溉面積1.85萬畝。1987年實際灌溉供水470萬立方米。有養魚水面0.19萬畝,1987年捕魚1.5萬公斤。 [7] 
大王邑水庫,位於膠州市夼集鄉月牙河上游大王邑村後。1974年冬動工興建,1976年春基本竣工。由於多系冬季施工,因凍土影響夯實,質量低,一直未能按設計蓄水興利。1984年進行了大壩機械壓力灌注泥漿後,開始蓄水。100年一遇雨型設,500年一遇雨型校核。系均質土壩,壩長141米,壩頂高程47.7米,最大壩高14.7米,控制流域面積3平方公里。總庫容113.5萬立方米,其中興利庫容73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0.4萬畝。溢洪道在大壩右側,底高程45.3米,寬12米,最大泄量69立方米/秒。
十八道河水庫,位於膠州市冷家村鄉李子村南0.8公里,艾山西北,建於1958年,以河命名,因在艾山腳下,又名艾山水庫。控制流域面積2.5平方公里。100年一遇雨型設計,500年一遇雨型校核。系均質土壩,最大壩高14米,壩長290米。總庫容105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0.28萬畝。由於水庫淹沒了羣眾採石場交通路,一直未能按計劃蓄水興利。
八一水庫,位於洋河支流的膠州市南杜村鄉老母豬河下游,系中型水庫。始建於1958年4月8日,6月30日大壩合攏,7月中旬,一場大雨,水庫蓄水不足百萬立方米,在主河槽部位決口。工程停建。後經省水利廳姜國棟廳長率工程技術人員到現場鑑定,大壩決口處在斷層中心位置,走向東北40‘,斷距3釐米左右。必須進行特殊處理才能保證工程安全。1959年11月20日,膠縣縣委決定仍在原工程基礎上覆工,歷時8個月,主壩溢洪道、放水洞均已基本完成大壩尚未合攏。因農業生產緊迫,受勞力所限,於1960年7月30日停工。全工程總計完成土方39.3萬立方米,石方1850立方米,用工日142萬個。是膠州市水利工程中人力、物力、財力方面耗費大,無效益的一大工程。 [8] 

洋河灌溉

洋河流域,是膠州市的灌溉農業區。利用山洲水庫水源沿洋河流域兩岸農田自流灌溉。自1959年開始連續開發,1964年幹、支、鬥、農、毛五級渠系網興建配套,乾渠1條,長31.6公里,經洋河公社、龍山公社,直達營海公社的海莊;支渠18條,全長25公里;斗渠以下各級渠系17條,有11.7公里,做了防滲處理,渠系建築物278座,有排水乾、支溝15條,全長18公里。設計灌溉面積4.29萬畝,核實自流灌溉3.3萬畝,庫區提水灌溉0.5萬畝,共計3.8萬畝。每年春秋兩季都充分利用庫水灌溉農田,效益尚可。1971年營海公社海莊、洛戈莊一帶利用庫水種植水稻,1981年大旱,實灌面積1.33畝,以後連年乾旱,龍山公社、營海公社土地逐漸失去灌溉效益。1985年始,實行配水灌溉,按方收費,節約了用水量,提高了效益。但連續多年乾旱,水庫興利水不足,始終未能擴大效益,歷年最大實灌面積3萬畝。灌區開發前畝產糧140公斤,開發後逐年增加,達到455公斤。灌溉引水流量3.3立方米/秒,年最大灌溉用水量936萬立方米,灌區累計投資191.25萬元,其中國家投資125萬元,完成土石方48萬立方米,總用工53萬個。
此外,也在洋河水系河道中建設攔河壩引河灌溉。 [9] 

洋河資源

洋河礦產

洋河下游1~2米深砂層中分佈有鋯石英砂礦,不富集成礦,最高品位1472克/立方米,一般500~1000克/立方米。 [10]  青島市飾面磚所需的原料黃土、瓷石、白粘土均採購於膠州市洋河。 [11] 
洋河口也是鹽產區,原有有青島東營鹽場、膠州市鹽場。東營鹽場東起大沽河,西至洋河口,面臨膠州灣,背靠東營、西營、小海莊等村莊,有鹽田155173公畝,佔青島鹽田總面積的14.39%。 [12]  膠州市鹽場位於膠州灣西岸營海鎮內,東起大沽河口,西至青島東營鹽場三工區,南臨洋河口,北靠海莊溝子。有鹽田17000公畝,佔青島鹽田總面積的1.58%。 [13] 

洋河水產

洋河口灘塗 洋河口灘塗
山東青島膠州灣洋河濕地 山東青島膠州灣洋河濕地
洋河口近海灘塗水質肥沃。適於菲律賓蛤、泥蚶、文蛤、竹蟶、牡蠣、光滑河蘭蛤等貝類生長繁殖,可開發海水養殖生產。 [14] 
1980年,膠州市營海公社養殖場和營海公社漁業大隊養殖場分別在青島四方電廠附近海區,進行海水養殖。共養殖海帶60畝,產量125噸,養貽貝50畝,產量25噸。因場址遠離膠縣,條件不便,加之管理不善,養殖產量低,經濟效益差,1982年冬先後解散。
1982年春,膠縣水產局與營海公社鹽場建蝦池65畝,首次試養對蝦,中期大雨,池壩決口,蝦苗逃失,畝產只有3.5公斤,但個體較大,一般都在12~14釐米,最大長達15.7釐米。第二年,營海公社建立養蝦場,國家撥款50萬元,建蝦池2100畝,加上水產冷藏廠和東營大隊的蝦池共2600畝(其中蓄水池400畝),投放蝦苗200萬尾,總產量84噸,平均畝產32.3公斤。 [15] 
參考資料
  • 1.    膠南縣誌 第二篇 自然環境  第四章 河 流
  • 2.    膠州市志 第二篇 自然環境  第四章 水文   第一節 河流
  • 3.    青島市志 自然地理志 第三篇 氣候 水文  第二章 水 文   第一節 陸地水文    地表水
  • 4.    青島市志 水利志 第二篇 河道治理  第三章 沿海諸河治理   第二節 跨縣(市、區)河道治理
  • 5.    膠州市志 第十一篇 水利  第一章 河道治理   第三節 其他河流治理
  • 6.    防洪標準提高到20年一遇.半島都市報.2011年12月22日 星期四.J1版.
  • 7.    青島市志 水利志 第三篇 水庫塘壩  第一章 大中型水庫   第二節 中型水庫
  • 8.    膠州市志 第十一篇 水利  第二章 水利設施   第一節 水庫 一 中型水庫
  • 9.    膠州市志 第十一篇 水利  第三章 水資源利用   第一節 農田灌溉 一 庫水灌溉
  • 10.    膠南縣誌 第二篇 自然環境  第八章 自然資源   第三節 礦產資源
  • 11.    青島市志 建材工業志 第二篇 防水保温 裝飾 裝修材料  第二章 裝飾裝修材料   第三節 建築陶瓷
  • 12.    青島市志 鹽業志 第一篇 鹽業資源環境  第一章 鹽場分佈   第一節 膠州灣北岸鹽場
  • 13.    青島市志 鹽業志 第一篇 鹽業資源環境  第一章 鹽場分佈   第二節 其他鹽場
  • 14.    青島市志 水產志 第一篇 漁業環境與資源  第一章 海洋漁業環境   第二節 淺海、灘塗
  • 15.    膠州市志 第十篇 農業  第八章 水產業   第一節 水產養殖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