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泰順廊橋

鎖定
泰順廊橋,位於浙江省温州市泰順縣,泰順縣境內保存有30餘座唐、宋、明、清四代的古廊橋。 [1] 
泰順廊橋建造工藝獨特,橋樑造型精巧。 [1]  類型有木拱廊橋、八字撐木拱廊橋、木伸臂梁廊橋、木平梁廊橋、石拱木廊橋等,以三條橋文興橋永慶橋等17座廊橋為代表。木拱廊橋木拱架為單孔八字形,比較適用於山區溪流經常暴漲的實際情況,其“三折邊”、“五折邊”及“剪刀撐”的木撐拱構架已趨成熟,最大跨徑達34.50米。 [14]  廊橋的基本組合單元是六根杆件,縱向四根、橫向兩根,平面呈“井”字形。木拱廊橋有較典型的地域特殊性及較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為研究木拱廊橋的起源與發展提供了重要實物例證。 [14] 
2006年5月25日,泰順廊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3] 
中文名
泰順廊橋
地理位置
浙江省温州市泰順縣
所處時代
唐、宋、明、清四代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6-558-3-261

泰順廊橋歷史沿革

據《泰順縣交通志》記載,泰順縣1949年前修建的橋樑就有476座,包括33座各式廊橋,境內保存完好的唐、宋、明、清代的木拱廊橋達30餘座。 [1]  泰順廊橋主要有:北澗橋、仙居橋、文重橋等。 [1] 
北澗橋始建於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清嘉慶八年(1803年)重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重修。 [1] 
仙居橋始建於明景泰四年(1453年),歷經四次重建,皆因水患而毀,今仙居橋重建於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
文重橋始建於清乾隆十年(1745年)。2017年3月,文重橋重修。 [5] 
薛宅橋始建於清咸豐六年(1856年)。1986年,浙江省文物局撥款和羣眾集資重修。 [10] 

泰順廊橋建築特色

泰順縣境內現存古代廊橋數量較多,類型有木拱廊橋、八字撐木拱廊橋、木伸臂梁廊橋、木平梁廊橋、石拱木廊橋等,以三條橋、文興橋、永慶橋等17座廊橋為代表,其造型獨特、環境優美。木拱廊橋木拱架為單孔八字形,比較適用於山區溪流經常暴漲的實際情況,其“三折邊”、“五折邊”及“剪刀撐”的木撐拱構架已趨成熟,最大跨徑達34.50米,比較科學地解決了木拱廊橋力學上的諸多問題。廊屋造型優美,通體鱗疊鋪釘“風雨板”,樑架多用九檁四柱,五架抬梁式,較為簡素,出檐較為深遠,頗具宋風,兩次間多設橋凳。 [14]  廊橋的基本組合單元是六根杆件,縱向四根、橫向兩根,平面呈“井”字形。

泰順廊橋主要建築

  • 北澗橋
北澗橋為疊梁式木拱廊橋,位於泰順縣泗溪鎮下橋村的北澗橋,被譽為“中國最美廊橋”。51.7米的拱形長橋橫跨於北溪之上,淨跨29米,上有廊屋29間。 [1]  北澗橋是前往泰順縣縣城、筱村等地的必經之路。 [11] 
泰順廊橋-北澗橋 泰順廊橋-北澗橋
  • 溪東橋
溪東橋始建於明隆慶四年(1570年),橋長41.7米,寬4.86米,淨跨25.7米,建有15間廊屋。屋檐翼角飛挑,屋脊青龍繞虛。 [1] 
  • 三條橋
三條橋位於洲嶺鄉和垟溪鄉交界溪上。由原先三條巨木跨河為橋而得名,建於宋紹興七年(1137年)九月十三日,重建於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為疊梁拱式木廊橋。長26.63米,寬4米,離水面高10米,建橋屋11間,明間五架柱樑,柱頭有蝶形蓮花瓣頭拱座。 [2] 
  • 毓文橋
毓文橋位於泰順西部的洲嶺鄉。始建於清代,位於兩山缺口處,全長23米,高4米,單跨7.6米,有橋屋6間,三屋樓閣,二樓為文冒閣,系石拱木廊橋。拱卷青石築砌,呈半月狀,與周圍古松,溪水溶為一體。
泰順廊橋-毓文橋 泰順廊橋-毓文橋
  • 永慶橋
永慶橋,位於三魁鎮戰洲下溪坪村,始建於清嘉慶二年(1797年),全長33米,寬4.5米,離水面高8米,為伸臂式木廊橋,橋墩青石砌築,上置二層直角相交的挑梁木,面鋪行道橋板,有廊屋12間,明間為二層重檐樓閣,內設扶梯上下,屋面回翼角高翹,造型雅樸,是泰順縣境內優美的古代木廊平橋。 [3] 
  • 仙居橋
仙居橋位於仙稔鄉仙居村,創建於明景泰四年(1453年),全長41.83米,寬4.89米,高12.6米,跨徑34.14米,為平孔木拱廊橋。 [4] 
泰順廊橋-仙居橋 泰順廊橋-仙居橋
  • 文興橋
文興橋位於筱村鎮以西。始建於清,橫跨玉溪之上,全長46.2米,寬5米,單孔淨跨29.6米,距水面高1.5米,橋屋16間,系疊梁木拱廊橋。
泰順廊橋-文興橋 泰順廊橋-文興橋
  • 薛宅橋
薛宅橋,位於三魁鎮薛外村,始建於清咸豐六年(1856年),疊梁拱式木爛橋,全長51米,寬5.1米,單跨29米,離水面高10.5米,建橋屋十五間,拱矢斜度大,造型古樸獨特,載入《中國橋樑史話》。 [10] 
  • 文重橋
文重橋俗稱東洋橋,伸臂式木平廊橋,位於筱村鎮,始建於清乾隆十年(1745年),現橋重建於民國十年(1921年),橋長27.5米,寬4.2米,淨跨22.4米。 [5] 
  • 南陽橋
南陽橋位於泗溪鎮玉巖村。為一墩二孔伸臂梁木平廊橋。建於清同治九年(1870年),橋長41.7米,寬4.6米。南陽橋的構造特點是在溪中建石墩,然後在墩上疊架木樑,向左右平衡伸展。 [6] 
南陽橋 南陽橋
  • 霞光橋
石拱木廊橋,位於泗溪鎮,始建於清雍正元年(1723年),清咸豐、清同治年間均有修建,橋長17.26米,寬4.42米,跨徑13.2米。霞尤橋系石拱木廊橋,平整的石頭砌成的橋拱呈半月形。均衡、勻稱,優美的線條倒映在清波之上。虛實結合,互相襯映。石拱之上,架起廊屋七間。廊屋外附木板擋風,上設屋檐蔽雨。屋檐為重檐式,屋脊平緩有序,轉折處彎曲有度。翼角稍稍伸出後,微微起翹。 [7] 
霞光橋 霞光橋
  • 池源橋
池源橋為八字撐木拱廊橋,位於泗溪鎮,清咸豐二年(1852年)被洪水沖毀,清咸豐七年(1857年)重建,橋長21米,寬4.3米,跨徑9.5米。 [8] 
  • 普賓橋
普賓橋為木平廊橋,位於雅陽鎮,建於清嘉慶二十六年(1821年),橋長13米,寬4.3米,跨涇8.54米。 [9] 

泰順廊橋文物遺存

北澗橋橋正中有一座重檐歇山頂廊屋,屋脊上還塑着一對青龍。 [1] 
三條橋柱頭有蝶形蓮花瓣頭拱座。 [2] 

泰順廊橋歷史文化

  • 藝文
仙居橋
張天樹狀摹仙居橋《長橋夕虹》,“凌虛千尺駕飛橋,勢控長虹掛碧霄。返照入川波泛泛,暮雲擁樹路迢迢。晴光飄緲岸空闊,石色參差影動搖。斷靄殘陽橫兩岸,蒼茫落日見漁樵。” [4] 
  • 相關歷史
薛宅橋
清乾隆己未年(1739年),薛氏族人準備在原錦溪橋舊址建造蜈蚣橋(木拱橋),受到原錦溪橋東畔舊址主人張氏族人的阻攔。後來張氏將錦溪橋舊址東畔轉賣與林氏。不久,薛氏從林氏手中將地買了回來。清咸豐六年(1856年),薛氏家族再次準備興建蜈蚣橋,並得到了當地大户邱光清、蘇佩銘、張永操等人的支持,出資捐助。龜巖張氏以薛氏越界建橋為由告至官府,因官府受賄,橋無法建好。
新縣令楊炳春到任,楊縣令蒞任後即親身履勘,一路博詢。經勘定,亦認為在原錦溪橋舊址建造蜈蚣橋最為適宜,他下了一道硃諭,要求“即日興上,毋緩毋怠”,如再有強橫出頭妄阻的必嚴辦不貸。時為清咸豐六年(1856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十幾天後的十二月初九,拱架初成。第二年四月廊屋上樑。至五月薛宅橋終於全面告竣。 [10] 

泰順廊橋文物價值

泰順廊橋的始建年代可追溯至明中期,現存廊橋的修建年代多為清代。其中木拱廊橋僅存於浙、閩交界的山區,有較典型的地域特殊性及較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為研究木拱廊橋的起源與發展提供了重要實物例證。 [14] 

泰順廊橋文物保護

泰順縣境內有30多座古廊橋,其中15座廊橋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座廊橋被列入浙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2] 
2006年5月25日,泰順廊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3] 

泰順廊橋旅遊信息

泰順廊橋地理位置

泰順廊橋位於浙江省温州市泰順縣。 [1] 

泰順廊橋交通信息

  • 乘車線路
泰順縣境內主要公路是58省道,其餘則是鄉間公路,瀝青路面或水泥路面為主。進入泰順縣的汽車站是蒼南靈溪車站,這裏有班車發往泰順各地。也可以在温州客運中心買票上車前往泰順各地,分水關之前都是高速公路,過分水關以後進入泰順就是省道,各個路口可以下車,終點在泰順縣城羅陽鎮。若是要先看廊橋,在泗溪下車,若要直接去氡泉,在上仁垟下車再轉車或者乘坐經過雅陽的汽車在雅陽下車。
  • 自駕線路
從温州市區出發沿文泰高速,需一小時,即可到達泰順縣。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