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泰順土樓

鎖定
泰順土樓是對分佈於泰順境內的土樓建築的合稱,位於浙江省温州市泰順縣,建造於清咸豐年間(1851年-1861年)和民國時期(1912年-1949年),其中上交垟土樓、半月坂土樓、下垟寨土樓、雙路土樓、黃沙坑土樓、東溪土樓等6處特點突出、保存較為完好,合併稱為“泰順土樓” [1] 
泰順土樓是一種具有防禦功能的典型鄉土風格建築,為當地富家防禦“山匪”而建。建築格局呈方形,建築層高和佔地面積不一,最大的土樓可同時容納幾百人,最高的土樓高達六層,外部夯土牆合圍,內部為木構架,二層以上的四面夯土牆上一般開有方形窗户,一般最高一層向外施懸廊或繚望台,部分土樓在底層周圍挖有壕溝,並在大門前設吊橋,既是民用住宅和多功能的倉凜,又是堅固的防禦“城堡”。建築風格受閩西南地區的土樓建築的影響,但建築結構和功能卻別具特色,是研究浙南山區清代至民國時期鄉土建築和相關歷史背景的實物依據 [1] 
2013年5月,泰順土樓被國務院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泰順土樓
地理位置
浙江省温州市泰順縣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國務院
文物編號
7-1038-3-336

泰順土樓歷史沿革

上交垟土樓 上交垟土樓
泰順土樓上交垟土樓是泰順縣域內的首座土樓建築,位於泰順縣西偏北部的縣城東郊,建於清代咸豐年間(1850年-1861年)的太平天國運動時期。清咸豐八年(1858 年)夏,太平天國石達開部攻克處州(今麗水),並佔領了雲和景寧等地,逼近與雲和、景寧毗鄰的泰順,泰順“民心惶速,紛議遷徙”,為保護數代人創下的家業,於清代嘉慶年間(1796年-1820年)從福建同安遷徙到上交祥村定居的曾氏家族,運用從福建帶來的土樓建築技藝,着手建造了一座迴廊式的方形土樓。
泰順土樓半月坂土樓、黃沙坑土樓等位於泰順縣南部和西南部,建造於民國二十年(1931 年)到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此時社會動盪,戰火與匪患頻繁。北伐軍人閩,敗軍周蔭人殘部先後三批竄人境內,大肆派捐抽税,掠奪綁架,民無寧日。諸多民間武裝隊伍彙集泰順,相互火拼,被解放軍打敗的國民黨“東南人民反共救國軍閩浙邊區挺進軍”的杜謀平、吳宗論部結為股匪,不斷侵擾百姓。許多村人為保自身安全,於自家宅院旁建造防禦功能較強的土樓,以應對突發事件。這種土樓就像是碉堡式的住宅,鄉民俗稱之為“炮台”。據統計,這一時期,泰順南部和西南部共建成土樓323座,大多數毀於戰火,現僅存50餘座 [1] 

泰順土樓建築格局

東溪土樓 東溪土樓
泰順土樓,除上交垟土樓外,在外觀上有別於福建土樓,與廣東開平碉樓中的方氏燈樓、邊籌築樓等建築相類似,大部分土樓的平面呈方形,一般為單體建築,平面佈局和整體外觀小巧別緻,大多為一開間或二開間,少數為三開間建築,建築進深均較短淺。單開間的土樓一般為正方形;二開間的土樓一般為兩個小長方形組合成一個正方形;三開間的土樓外觀多樣,有三個小開間合成的接近正方形的長方形建築,有兩間方形正屋,附加一間方形廂房的外觀呈“七”字形的建築,也有的在主樓前加築一個附屬建築。
泰順土樓樓高一般為三層以上,最高的達六層,高聳屹立,美觀大方。建造結構和技法與泰順境內的鄉土建築有所不同。
泰順境內的傳統民居一般為兩層帶腰檐的磚木或石木結構懸山屋頂建築,而泰順土樓一般為土牆木架結構。上交垟土樓,四周合圍用紅土夯築外牆,內部為土木結構的通廊式四合院建築,中間設有天井,這種建築構造與閩西南地區的土樓建築相似,但其樑架結構又與閩西南地區的土樓建築不盡相同。
雙路土樓 雙路土樓
泰順土樓多建造於民國時期,在結構上綜合運用了閩西南地區的土樓、泰順傳統民居建築和廣東開平碉樓的技法,外牆與閩西土樓相似,樑架結構則類似於泰順的傳統民居,外觀造型似碉樓,不僅適宜日常居住,且具有閩西土樓和開平碉樓的倉儲、防禦等多項功能,但又未見建造技術直接傳承於閩西的上交垟土樓那樣的天井,也未築傳統民居建築的圍牆門樓,建築用材和建造方法也有別於開平碉樓,建築用材和建造方法也有別於開平碉樓,建築風格和技法獨特。
泰順土樓建築不是泰順地區傳統的民居建築,是特定的歷史時期一種特殊的防禦式民居建築 [1] 

泰順土樓主要建築

上交垟土樓
上交垟土樓又稱“倉樓”,位於泰順縣羅陽鎮上交垟村,建於清代,坐東朝西,佔地面積629平方米。
上交垟土樓平面呈方形,為二層土木混合結構建築,東、南、北三面為防護用的水池。外側為封閉夯土牆,夯土牆底厚1米,內牆面向上收分,於底層西側中央設大門,門前設三級踏跺,大門用條石門框承石門嵋,置兩扇實木大門。
上交垟土樓 上交垟土樓
上交垟土樓牆內為傳統的合院式佈局,分成門屋廂房正屋,屋面相互交接。門屋和正屋結構和平面尺寸一致,均面闊五間,進深用三柱九架;明、次間為開敞的廳堂,盡間用夯土隔成封閉的房間,朝中央天井為雙步廊,檐柱為方柱,用方形柱礎,下有方形柱頂石,柱頭直承檐凜,向外出穿仿承短柱,短柱頭承挑檐凜,檐口用連檐木,封檐板;門屋和正屋盡間前廊南北各設單跑木質樓梯至二層,二層朝天井為周廊,前後老檐柱頭貫穿仿,老檐柱間用板門、板壁,室內為房間。二層各間於夯土牆上開方形窗各一,窗框為木製,封以直棍;廂房南北各兩間,底層老檐柱間為後隔的木門和檻窗,樑架形式同門屋。
上交垟土樓平面中央為方形天井,沿階沿石一週設雨水溝,天井正中為水井,井上沿中軸線並排貫以三根條石,用來通行,條石與兩側階沿間各橫置九根方形石條,土樓屋面鋪小青瓦,正脊用壓磚線脊 [1] 
半月坂土樓
半月坂土樓位於仕陽鎮(原屬萬排鄉)茂竹園村半月坂,建於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佔地面積90平方米,底層大門朝東北向,四面夯土牆合圍,共四層,四坡頂。
半月坂土樓內部為土木結構,設四根木柱承託樓面擱柵,靠牆一側設木梯,以通上下,土樓每層均開有方形窗口,東北面最高一層牆外設懸廊,用懸柱承檐凜 [1] 
下垟寨土樓
下垟寨土樓位於仕陽鎮(原屬萬排鄉)茂竹園村,坐北朝南,佔地面積120平方米,平面呈方形,四面夯土合圍,四坡頂。土樓共六層,四面夯土合圍,攢尖屋頂。一至五層均為土木結構,第六層為木構架建築,每一層的夯土牆上均開有方形窗户,最高一層向外施懸廊。底層周圍挖有護寨池,深約2米,大門前設有吊橋 [1] 
雙路土樓
雙路土樓位於仕陽鎮雙路村岔路頭,建於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佔地面積約45平方米,平面呈方形,邊長 8.7米。土樓四面夯土合圍,共五層,四角攢尖頂,頂端做有葫蘆狀脊飾。底層大門朝西南向,門框青石結構,設鐵葉門。碉樓正中豎一圓柱,直達頂層,每層用木板隔斷,設有木梯互相連通。五層外側施懸柱,做有走廊,起繚望作用。一至四層夯土牆均開有方形小窗,第五層設方窗、圓形射擊孔以及彈匣櫃等 [1] 
東溪土樓
東溪土樓位於泅溪鎮東溪上村東村自然村西側山腳下,坐東南朝西北,佔地面積100平方米,石、青磚、木、夯土結構。夯土牆合圍一座正屋,東南向帶耳房,西北側設門,門嵋為青條石質,門柱上為青磚疊砌半圓拱券門罩。東溪土樓牆體底部為塊石,上部為夯土牆,內設三開間,三層懸山頂,一層三間進開敞,二層起設隔開,閣樓式,當中設一柱,夯土牆承檐凜,清水屋脊 [1] 
黃沙坑土樓
黃沙坑土樓 黃沙坑土樓
黃沙坑土樓位於三魁鎮黃沙坑村,坐東北朝西南,佔地面積64平方米。土樓四面夯土合圍,共四層,攢尖頂,底層大門朝西南向;內部為木構架,正中立一根大柱直至屋頂,每一層均在中柱上橫向出穿仿,仿上置擱柵承樓板;沿牆體一側設有木梯,環繞而上直通頂層;在四面牆體上均開有或方或圓的窗户,最高一層向四面懸出隙望台 [1] 

泰順土樓文物價值

泰順土樓的建築風格受閩西南地區的土樓建築的影響,但建築結構和功能別具特色,是研究浙南山區清代至民國時期鄉土建築和相關歷史背景的實物依據 [1] 
上交垟土樓保存完整,是客家鄉土典型風格建築的集大成者 [3] 

泰順土樓保護措施

2013年5月,被國務院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2] 

泰順土樓旅遊信息

泰順土樓地址

泰順土樓主要分佈於泰順縣毗鄰福建省福鼎市和壽寧縣的南部和西南部區域 [1] 

泰順土樓交通

上交垟土樓:乘坐泰順公交4路到楓樹梢站下,步行1.2千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