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泰特斯

(香港話劇)

鎖定
歷經10年戰火,羅馬將軍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大敗哥特王國,凱旋之際俘虜了哥特王后塔摩拉,王后的3 個兒子,以及她的黑奴情人艾倫。 然而,戰勝的喜悦是短暫的。泰特斯以殘酷手法處決塔摩拉的長子,以祭拜自己戰死的兒子,沒想到卻引發了一連串的復仇……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是莎士比亞400多年前創作的第一個劇目,在中國極少被搬上舞台,泰特斯的復仇理由具有強烈的正義感,但他的敵人也由於某種可被理解的緣由去復仇,這是兩個人復仇性格的巨大沖突,導致了個人的悲劇。而今在不同的時空,香港簡約劇場導演鄧樹榮以嶄新、大膽的劇場手法,挑戰莎士比亞的這部劇作,帶來了讓人耳目一新的《泰特斯2.0》。
中文名
泰特斯
外文名
Titus
製作單位
鄧樹榮戲劇工作室
作    者
莎士比亞
製作人
祝雅妍

泰特斯主創團隊

製作單位:鄧樹榮戲劇工作室
原著:莎士比亞
劇本改寫:莊梅巖
導 演:鄧樹榮
製作人:祝雅妍
燈光設計及舞台監督:黃宇恆
現場音樂演奏:陳蔚怡
表演者:彭佩嵐、黎玉清、朱柏康、張銘耀、黃兆輝、葉榮煌、梁家維
支 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

泰特斯編劇、導演介紹

編劇: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是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文學最傑出的代表,一生共創作了37部戲劇、2部長詩和154首十四行詩。其創作廣泛地反映了當時英國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風俗、習慣等。本·瓊生稱他為“時代的靈魂”。他的戲劇在歐洲戲劇發展史或文學發展史上佔據重要地位。
導演
鄧樹榮 於80年代未在法國Ecole de la Belle de Mai接受演員訓練,並於巴黎新索邦大學就讀戲劇研究,回港前曾於巴黎金手劇團任助理導演及演員。2004年至2011年在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任教,並於2009至2011年任戲劇學院院長。鄧樹榮曾導演超過四十項戲劇、舞蹈及歌劇,其作品曾於香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新加坡、澳門、塔什干、紐約、舊金山、匹之堡及悉尼演出。
鄧樹榮曾獲三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導演獎、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嘉許獎狀、法國文化部「藝術及文學軍官勳章」及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成就獎(戲劇) 。

泰特斯導演闡述

演出將焦點回歸劇場核心--讓演員直面觀眾--剝去所有不必要的舞台元素,只留下空的舞台與簡潔的燈光,現場音樂伴奏,7張椅子,配搭7名優秀的演員。他們時而成為冷靜的説書人;時而又以激烈的肢體語言化身故事角色。鄧樹榮要帶領觀眾去探索人類心靈的黑洞,進入一個充滿原始力量及無限想像的空間,踏上一段自我反省、自我覺醒及淨化心靈之旅。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