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泰山白馬石摩崖石刻

鎖定
《泰山白馬石摩崖石刻》是2009年西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克煜史中華張立民
中文名
泰山白馬石摩崖石刻
作    者
王克煜、史中華、張立民
出版時間
2009年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
頁    數
256 頁
類    別
文化書法
定    價
139 元
開    本
大16
裝    幀
精裝
字    數
39萬字
題    字
楊憲金

泰山白馬石摩崖石刻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泰山白馬石摩崖石刻200餘塊,採用原刻石照片及拓片對照的方式印刷排版,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充分展示了中國書法名家的墨跡及獨特的雕刻功夫,是一部集書法石刻大成的文化大餐。中南海畫冊編委會主任、中國水墨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共中央辦公廳西苑出版社原社長兼總編楊憲金題寫書名 [1] 

泰山白馬石摩崖石刻

沿泰山南麓紅門東的威王山拾級而上,古墓遒枝,芳草萋萋,山澗淙淙,石林峭立,遙望泰山南天門,遍山青翠之上,如雲點紅,分外妖嬈,整個碑林掩映在聖潔的仙境之中。白馬石摩崖石刻 [1]  從1999年開始雕刻,至今摩崖石刻累計達450幅、建碑500餘塊,除古代名人杜甫、李白的頌岱名作名字之外,稱頌當今的書法大家如啓功、趙樸初、沈鵬、王學仲、沙孟海、邵華澤等頌岱詩文也勒石碑林,總面積已經超過2萬餘平方米。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意思是,智者喜歡水,仁者喜歡山;智者好動,仁者好靜;智者快樂,仁者長壽。智者就是聰明人。聰明人通過事理,反應敏捷而又思想活躍,性情好動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樣,所以用水來進行比擬。仁者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於理,仁慈寬容而不易衝動,性情好靜就像山一樣穩重不遷,所以用山來進行比擬;崔顥有詩云:“青山行不盡,綠水去何長。”其詩意是,有人樂水,有人樂山,山水孰更為之樂,還要由性情而定;王觀亦有詩:“水是眼波橫,山是眉蜂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可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山水也的確是各有千秋,人們
王學仲先生刻石 王學仲先生刻石
亦各有所愛,也各有追求,我們在欣賞古人佳句的同時,不得不更佩服他們的觀點:即使力不能及,我們也要心嚮往之。白馬石位於泰山南麓紅門東,坐落在跑馬嶺、威王山、饃饃山正陽。此處三山環抱,內有飲馬河、女兒河兩溪合抱,崇山峻嶺,林木葱鬱,果樹茂密,花木交雜,有“户户紅石榴,家家長壽人”的美稱。可謂山水俱佳,風光綺麗,人傑地靈。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十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村兩委班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實際行動實踐科學發展觀,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為人民羣眾做了大量的實事、好事。泰山摩崖石碑林的建成,小流域的成功治理,舊村改造初具規模,觀光農業初見成效,泰山大紅石榴、女兒茶等著名農產品牌順利推出,社會各項事業健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白馬石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可喜變化。該村先後被國務院、文化部命名為“泰山華文教育基地”,“中國民俗文化村”。
胡公石刻石 胡公石刻石
和白馬石村支部書記史振明認識,也就是近三四年的事情。那時開始只知道史先生是個文化人,喜歡書畫,愛結交文化界的朋友。也許正是這個緣故,我們一見如故,後來逐漸見面的機會多起來,也就彼此熟悉起來,瞭解逐步加深。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説起白馬石摩崖石,仔細瞭解,略知大概,到了地方一看,不僅感到吃驚,而且油然生出一種佩服來。沒想到史先生作為一個鄉村幹部,不僅熱愛文化,而且還如此執著。可以説在泰安除了專業人士之外,是熱愛泰山文化的第一人!泰山南麓這片神秘的高峯,岩石裸露,懸崖魏松。相傳是春秋戰國時齊威王率兵紮寨處,故名威王山。1999年,白馬石村委決定另闢蹊徑,利用威王山區位優勢和自然條件,在全國範圍內,廣泛徵
集當代著名書法家頌揚泰山文化及自然風光的書法作品,摹刻在威王山上,形成在國內具有較大規模和影響、較高藝術水平和價值的大型摩崖石刻園。
沿威王山的天然石壁叢,
拾級而上,古墓遒枝,芳草萋萋,山澗淙淙,石林峭立,遙望泰山南天門,遍山青翠之上,如雲點紅,分外妖嬈,整個碑林掩映在聖潔的仙境之中。白馬石摩崖石刻從1999年開始雕刻,至今摩崖石刻累計達450幅、建碑500餘塊,除古代名人杜甫、李白的頌岱名作名字之外,稱頌當今的書法大家如啓功、趙樸初、沈鵬、王學仲、沙孟海、邵華澤等頌岱詩文也勒石碑林,總面積已經超過 2萬餘平方米。泰山石刻園秉承和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貫徹可持續發展思想,堅持經濟、社會和文化環境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堅持“師法自然”的設計思想,以現有資源條件為基礎規劃設計,其風格特徵符合泰山雄偉壯觀、粗狂厚重的整體風格,充分體現書法及摩崖石刻藝術這一文化旅遊產品的獨特風格和魅力,為泰山文化增添奇葩,為泰山旅遊創造新的項目和賣點。
沈鵬刻石 沈鵬刻石
如今十年過去了,這裏成了名副其實的旅遊觀光勝地,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文化底藴豐厚,成為泰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集寫生、度假、休閒為一體的旅遊集散地。村兩委乘改革開放的春風,大膽引進人才和資金,聘請專家學者、省市區領導和社會賢達,對白馬石全面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制定出中長期規劃,在兩個文明建設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去年春天,史先生説起重新描紅改造泰山白馬石摩崖石刻的事情,説結合白馬石民俗文化村,把這個地方打造成名副其實的旅遊觀光勝地。我很感興趣,建議可以利用碑刻拓片做一些文章,搞一本書。於是乎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集思廣益,最後村兩委決定,書要出版,拓片要搞,並且再搞一個名人題名園活動,委託我編輯《泰山白馬石摩崖石刻選》。為了泰山的文化,為了執著泰山文化的史振明先生,我欣然領受,儘管工作繁忙,亦甘願辛苦,只恐大任難當。此書編輯出版過程中,先後得到中南海畫冊編委會主任、中國水墨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共中央辦公廳西苑出版社原社長兼總編楊憲金及山東地圖出版社楊德明和本市部分學者的支持幫助。特別是史中華、張立民兩位在編輯中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充分展示了青年人的才華。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會昌城外高峯,顛連直接東溟。戰士指看南粵,更加鬱鬱葱葱。”情為感而抒,感為情而發。筆者在這裏把毛澤東1934年夏天在中共粵贛省委所在地會昌,進行調查研究時所作的這首詞送給白馬石,送給執著文化事業的白馬石一班人。白馬石為何風景這邊獨好?是因為白馬石有了史振明、朱代亮、張永江等一班人,有了上級部門的支持。在此希望各級領導一如既往地支持白馬石,支持泰山文化的建設,把我們的泰山、白馬石建設得更好。相信,在不久的明天,白馬石將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成為一個高品位的文化型的園林村莊。 王克煜於岱麓書院

泰山白馬石摩崖石刻圖書目錄

序言
馬千里
馬法冉
仇東
卞竟武
孔玉峯
孔偉心
孔維克
方勝
王邸
王少墨
王學仲
……
後記

泰山白馬石摩崖石刻作者簡介

主編王克煜與歐陽中石交流編寫情況 主編王克煜與歐陽中石交流編寫情況
王克煜 :教授,高級編輯,研究員,現任泰安日報編委、總編助理,中國書畫藝術交流協會副主席,《中國新農村》雜誌顧問等。
史中華: 文物鑑定師,中國文物學會會員,泰山摩崖石刻研究的新秀。主編《泰山摩崖石刻·南天門卷》。
張立民: 曲師大中文學院,泰安日報職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