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泰勒彗星

鎖定
泰勒彗星是太陽系內的一顆週期彗星,於1915年11月24日被克萊門特·泰勒在南非開普敦發現。
中文名
泰勒彗星
外文名
69P/Taylor
分    類
(失蹤的)彗星
發現者
克萊門特·泰勒
發現時間
1915年
半長軸
3.64AU
離心率
0.467
公轉週期
6.953a
軌道傾角
20.56 度
近日點
1.94AU

目錄

泰勒彗星發現

美國威斯康辛州葉凱士天文台的喬治·範·比斯布羅克和E. E. 巴納德觀察到這顆彗星分裂成兩顆不同的核心,但是在當年3月16日之後就看不見了。
預測這顆彗星於1922年迴歸,但未能尋獲 (參見迷蹤彗星)。
在1928年發現的雷睦斯一號彗星起初曾被認為是泰勒彗星,在1951年同樣的假設又發生在阿蘭得–裏戈彗星。
N.A. 別利亞耶夫和V. V. Emel'yanenko預測1976年的迴歸日期在1977年1月25日,美國帕洛瑪天文台的查理斯·科瓦爾在1976年12月13日拍攝的幹板上找到了它的影像。
這顆彗星在1984年和1990年的迴歸都被尋獲,並且在1998年與地球最接近的時候,測得其亮度是12等。
泰勒彗星是一顆已編號的週期彗星。

泰勒彗星補充説明

在給予週期彗星一個永久編號之前,該彗星被發現後需要再通過一次近日點,或得到曾經通過的證明,方能得到編號。例如編號“153P”的池谷·張彗星,其公轉週期為360多年,因證明與1661年出現的彗星為同一顆,因而獲得編號。
彗星通常是以發現者來命名,但有少數則以其軌道計算者來命名,例如編為“2P”的恩克彗星和“27P”的克羅瑪林彗星。同時彗星的軌道及公轉週期會因受到木星等大型天體影響而改變,它們也有因某種原因而消失,無法再被人們找到,包括在空中解體碎裂、行星引力、物質透過彗尾耗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