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注射用利福平

鎖定
注射用利福平,適應症為不能耐受口服治療時,本品作為利福平口服制劑的替代。與其它抗結核藥聯合用於治療各種類型結核病,包括初治、進展期的、慢性的及耐藥病例。其它感染:本品與其它抗生素聯合用於治療軍團菌屬及重症葡萄球菌感染。
藥品名稱
注射用利福平
藥品類型
處方藥、醫保工傷用藥
用途分類
抗結核病藥

注射用利福平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是利福平,
  化學名稱為:5,6,9,17,19,21-六羥基-23-甲氧基-2,4,12,16,18,20,22-七甲基-8-[N-(4-甲基-1-哌嗪)亞胺甲基]-2,7-(環十五烷[1,11,13]三亞乙基四胺亞胺基)苯並[2,1-b]呋喃-1,11-(2H)-二酮-21-乙酸酯,
  其輔料有:氫氧化鈉、硫代硫酸鈉
  化學結構式:

  分子式:C43H58N4O12
  分子量:822.96

注射用利福平性狀

本品為暗紅色疏鬆塊狀物和粉末。

注射用利福平適應症

不能耐受口服治療時,本品作為利福平口服制劑的替代。與其它抗結核藥聯合用於治療各種類型結核病,包括初治、進展期的、慢性的及耐藥病例。
  其它感染:本品與其它抗生素聯合用於治療軍團菌屬及重症葡萄球菌感染。

注射用利福平規格

0.45g

注射用利福平用法用量

用法:
  本品僅供靜脈滴注,須即配即用。輸液配製方法:將10ml注射用水加入利福平西林瓶中,振搖待利福平完全溶解之後,加入500毫升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鹽水中,輸液應在2~3小時內完成。
  用量:
  1. 結核病
  成人:一次0.6g(10mg/㎏),一日一次,一日劑量不超過0.6g;
  兒童:一次10~20mg/㎏,一日一次,一日劑量不超過0.6g; 
  2. 其它感染:軍團病或重症葡萄球菌感染。
  成人劑量:建議一日劑量為0.6g ~1.2g,分2~4次給藥。

注射用利福平不良反應

消化系統:可出現燒心、上腹不適、厭食、嘔吐、噁心、腹瀉、胃腸脹氣、黃疸。
  肝臟:本藥有肝毒性,多發生在與其他結核藥聯合使用時,表現為ALT升高、肝腫大,嚴重時出現黃疸。
  血液系統:高劑量間歇治療時可引起血小板減少症。但合理的每日督導治療則很少發生這種情況。停藥後血小板減少及紫癜可恢復。偶有暫時性白細胞減少、溶血性貧血和血紅蛋白降低的報道。
  中樞神經系統;有出現頭痛、發熱、嗜睡、疲勞、頭昏、共濟失調、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疼痛、全身麻木等的報道。偶有肌病和精神錯亂的報道。
  內分泌系統:可引起月經紊亂。偶有引起腎上腺機能不全的報道。
  腎臟:可引起BUN和血尿酸升高。偶有溶血、血紅蛋白尿、血尿、間質性腎炎、急性腎小管壞死和腎功不全。這些通常考慮為高度的過敏反應所致,一般多在間歇治療或者故意、偶然中斷每日治療後的重新用藥後出現。當中止用藥或者開始合理用藥後,這些症狀可恢復。
  皮膚:皮膚反應一般輕微且為自限性,包括皮膚髮紅、瘙癢伴或不伴隨皮疹的出現。嚴重的皮膚反應多由過敏反應引起,但並不常見。
  過敏反應:偶有瘙癢、蕁麻疹、皮疹、多形紅斑、毒性表皮壞死鬆解、脈管炎。
  其它:面部及四肢浮腫。間歇治療還可引起流感樣症狀,呼吸短促,血壓降低,休克。

注射用利福平禁忌

對本品及利福黴素類過敏者禁用。

注射用利福平注意事項

1. 本品僅用於靜脈滴注,不能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輸注時應避免藥液外滲。
  2. 輸液應現配現用,配製藥液僅限一次使用。
  3. 不能與其他藥物混合在一起使用,以免發生沉澱,與其他靜脈注射藥物合併治療,需通過不同部位注射。
  4. 利福平單獨用於治療結核病時可迅速產生細菌耐藥性,因此本品必須與其他抗結核藥物合用。
  5. 須告知患者利福平可使尿液、唾液、淚液變成淺紅色,可使隱形眼鏡永久着色。
  6. 酒精中毒、肝功能損害者慎用。
  7. 本品主要用於住院病人,尤其適用於不能耐受口服治療的病人,例如手術後的、昏迷的、胃腸道吸收功能損害的病人。
  8. 利福平可引起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並引起齒齦出血和感染、傷口癒合延遲等。此時應避免拔牙等手術,並注意口腔衞生,刷牙及剔牙均需慎重,直至血象恢復正常。
  對疹斷的干擾:可引起直接抗球蛋白試驗(Coombs 試驗)陽性;干擾血清葉酸濃度測定和血清維生素B12濃度測定結果;可使磺溴酞鈉試驗瀦留,因此磺溴酞鈉試驗應在每日靜脈滴注利福平之前進行,以免出現假陽性結果,利福平可干擾利用分光光度計或顏色改變而進行的各項尿液分析試驗的結果,因使用利福平後可使尿液呈橘紅色或紅棕色。服用利福平可使血液尿素氮、血清鹼性磷酸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血清膽紅素及血清尿酸濃度測定結果增高。

注射用利福平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利福平可穿過胎盤,雖然在人類未證實對胎兒的有害作用,孕婦應慎用本品。
  利福平可由乳汁排泄,雖然在人類未證實有問題,但哺乳期婦女用藥應充分權衡利弊後決定是否用藥。

注射用利福平兒童用藥

兒童結核病患者推薦劑量為10~20mg/㎏,每日一次,劑量不超過600mg/天;
  兒童用藥的藥代動力學特徵:在對0.25~12.8歲的兒童(n=12)使用本品的研究發現,小兒於30分鐘內靜脈滴注300 mg/㎡,利福平的血峯濃度約為25.9±1.3μɡ/ml;初始治療後1~4天,血峯濃度範圍在11.7~41.5μɡ/ml之間;初始治療5~14天后,血峯濃度範圍在13.6~37.4μɡ/ml之間。血漿半衰期在治療初期為1.04~3.81小時,在初始治療5~14天后為1.17~3.19小時。

注射用利福平老年用藥

因無足夠的65歲及以上患者使用本品的臨牀研究資料,故老年患者使用本品應嚴密監測。

注射用利福平藥物相互作用

1. 利福平為肝酶誘導劑,利福平在與通過此代謝途徑進行生物轉化的藥物合用時,可加速這些藥物的代謝。為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在開始或停止合用利福平時,需調整此類藥物的劑量。據報道利福平可加快下列藥物的代謝:抗驚厥藥(如苯妥英),抗心律失常藥(如雙異丙吡按、美西律、奎尼丁、妥卡尼),口服抗凝血藥,抗真菌藥(如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等),巴比土酸鹽,β-阻滯劑,鈣離子阻滯劑(如硫氮卓酮、硝苯吡啶、維拉帕米等),氯黴素、克拉黴素、皮質類固醇、環孢黴素、洋地黃甙類、氯貝特、激素類避孕藥,氨苯碸、安定、強力黴素、氟喹諾酮類(如環丙沙星)、氟哌啶醇、口服降糖藥(磺酰脲),左旋甲狀腺素、美沙酮、麻醉性鎮痛藥,去甲替林、孕激素、奎林、茶鹼、他克莫司、三環類抗抑鬱藥(阿米替林、去甲替林)和疊氮胸苷。在合用利福平時這些藥物的劑量需作相應調整。
  2. 利福平可促進雌激素的代謝或減少其腸肝循環,降低口服避孕藥的作用,導致月經不規則,月經間期出血和計劃外妊娠,患者使用利福平時,應改用其他避孕方法。
  3. 利福平可誘導肝微粒體酶,增加抗腫瘤藥達卡巴嗪(dacarbazine)、環磷酰胺的代謝、烷化代謝物的形成,促使白細胞減低,因此需調整劑量。
  4. 異煙肼與利福平或咪康唑(靜脈)、酮康唑合用可增加肝毒性發生的危險,尤其是原有肝功能損害者和異煙肼快乙酰化患者。此外,異煙肼或利福平與咪康唑或酮康唑合用,可使後兩者血藥濃度減低,故本品及異煙肼不宜與咪唑類合用。
  5. 利福平與地西泮(安定)合用可增加後者的消除,使其血藥濃度減低,故需調整劑量。
  6. 利福平與乙硫異煙胺合用可加重其不良反應。
  7. 利福平可增加左旋甲狀腺素在肝臟中的降解,因此兩者合用時左旋甲狀腺素劑量應增加。利福平亦可增加美沙酮、美西律在肝臟中的代謝,引起美沙酮撤藥症狀和美西律血藥濃度減低,故合用時後兩者需調整劑量。
  8. 利福平可增加苯妥英鈉在肝臟中代謝,故二者合用時應測定苯妥英鈉血藥濃度並調整用量。
  9. 丙磺舒與利福平合用,可使利福平血藥濃度增高併產生毒性反應。

注射用利福平藥物過量

逾量引起的症狀:精神遲鈍;眼周或面部水腫;全身瘙癢;紅人綜合徵(皮膚粘膜,及鞏膜呈紅色或橙色)。有原發肝病,嗜酒者或同服其他肝毒性藥物者或能引起死亡。
  逾量的處理:①洗胃,因患者往往出現噁心、嘔吐,不宜再引吐;洗胃後給予活性炭糊,以吸收胃腸道內殘餘的利福平;有嚴重噁心嘔吐者給予止吐劑。②給利尿劑促進藥物排泄。③支持療法。

注射用利福平藥理毒理

藥理作用
  利福平抑制敏感菌DNA-依賴性的RNA聚合酶活性,特異性地影響細菌的RNA聚合酶活性而對哺乳動物細胞無影響。已證實治療劑量的利福平對細胞內和細胞外的結核桿菌均具殺滅活性。細菌對利福平的抗藥性類似於其它利福黴素類。利福平對生長緩慢和處於靜止期的結核桿菌均有殺滅作用。對分離的腦膜炎奈瑟球菌也具有顯著的殺菌活性。
  在對結核桿菌和腦膜炎球菌攜帶者的治療中,隨時產生的少數抗藥菌是治療的關鍵。另外,細菌對利福平產生抗藥已確定是由於DNA-依賴性的RNA聚合酶經過一步突變引起的,由於抗藥性產生迅速,治療過程中如果出現持續培養陽性,應做藥敏試驗。
  利福平對下列微生物的絕大部份菌株表現出抗菌活性:(1)需氧革蘭氏陰性菌;胸膜炎奈瑟球菌;(2)其它細菌;結核分支桿菌
  利福平對以下細菌的絕大部份菌株有體外抗菌作用,但是其治療下述微生物所致感染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通過充分和嚴格對照的臨牀研究來證實;(1)需氧革蘭氏陽性菌;葡萄球菌(包括對甲氧西林耐藥的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2)需氧革蘭氏陽性菌;流感嗜血桿菌(3)其它細菌;麻風分支桿菌
  β-內酰胺酶對利福平的活性沒有影響。
  毒理研究
  遺傳毒理:在細菌、果蠅或小鼠的研究中,未發現本品有致突變作用;但進行本品全血細胞培養時,發現染色體斷裂增多。在應用鏈黴素、利福平、異煙肼及吡嗪酰胺聯合或利福平、異煙肼、吡嗪酰胺聯合治療的病人,發現淋巴細胞染色體異常率增高。
  生殖毒性:齧齒動物經口給予人用劑量15~25倍的利福平時,產生致畸作用。據報道利福平可通過胎盤屏障,但臨牀上注射用利福平單用或與其它抗結核藥合用,對胎兒的影響尚無足夠的研究來證實,雖然有個別畸胎的文獻報導,但還沒有在孕婦中進行充分、嚴格對照的研究。口服利福平150~250 mg/kg,對小鼠和大鼠有致畸作用,主要引起小鼠的齶裂和大鼠的脊柱裂,且與劑量有關,在懷孕家兔高至20倍人用劑量的利福平,可引起骨形成障礙和胚胎毒性。
  由於在動物試驗中發現利福平有潛在的致癌作用,考慮是停止哺乳或停藥要根據藥物治療對母體的重要程度而定。
  致癌性:目前尚無有關本品人長期應用具有潛在致癌、致突變及生殖毒性的報導,臨牀報導有幾例患者服用本品後肺癌生長加快,但是其與藥物的相關性尚未確定。以人日平均劑量的2~10倍給予小鼠60周,在第46周時可觀察到雌鼠(為一種肝癌易患小鼠)出現相關性肝癌。但在上述同種屬雄性小鼠,以及其它種屬小鼠或大鼠的類似試驗中未發現利福平的致癌作用。
  多項研究提示,利福平對家兔、大鼠、小鼠、豚鼠和體外人體淋巴細胞有潛在的免疫抑制作用,但體外研究也顯示利福平具有抗腫瘤活性。

注射用利福平藥代動力學

據文獻資料:健康男性志願者靜脈滴注300或600 mg利福平,血峯濃度分別為9.0±3.0和17.5±5.0μɡ/ml,血漿清除率分別為0.19±0.06和0.14±0.03L/hr/㎏,穩態分佈容積分別為0.66±0.14和0.64±0.11L/㎏.口服利福平血漿半衰期約為3小時,靜脈滴注300或600 mg利福平後,其血漿濃度在給藥後8小時和12小時仍能檢測到。靜脈滴注600 mg利福平,其血漿濃度並未較300 mg給藥成比例上升,而是較理論值上升30%,顯示高劑量給藥清除減慢,連續靜脈滴注利福平600mg,血漿濃度從第1天給藥後8小時的5.81±3.38μɡ/ml下降至第7天給藥後8小時的2.6±1.88μɡ/ml。
  利福平在體內分佈廣泛,在許多器官和體液(包括腦脊液)都達到有效的濃度水平。血漿蛋白結合率為80%。未結合部分自由地擴散入組織。
  利福平主要在肝臟代謝,在膽汁中排泄,隨之進入腸肝循環,經脱乙酰化生成25-去乙酰利福平,該主要代謝物仍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經脱乙酰化後,小腸的重吸收減少,便於利福平的排泄。約30%的藥物經尿排泄,其中一半為原藥。

注射用利福平貯藏

密封,在涼暗乾燥處保存

注射用利福平包裝

低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劑瓶,1瓶/盒

注射用利福平有效期

36個月

注射用利福平執行標準

YBH13592004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