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泥藤壺

鎖定
峯吻間直徑18毫米,高20毫米,殼口12毫米.常成羣體,周殼圓錐或圓筒形。殼口很大,略呈四方形,殼口緣成鋸齒狀。殼板表面幼時光滑,成長的個體常因羣棲相互擠壓而變形,表面也隨之粗糙。殼片呈淡灰褐色而幾近白色,間有不清晰的淡紫色縱橫紋;也有帶微淡紫色,尤以在峯板,側板部分較為顯著,各殼板的上端略向外反曲。幅部廣,頂緣斜,翼部也較寬,均有橫線。檐板稍狹,外表有顯著的生長線,近外側有一紫褐色縱條紋,開閉緣有許多鋸齒;關節脊發達,其長約為背緣之1/3;閉殼肌窩深,閉殼肌脊發達,其長軸與開閉緣相平行;側壓肌窩小。背板表面生長線顯著,呈波形彎曲;自頂端到距末端有一縱行凹溝,近峯緣部又具一淺縱凹,該二縱凹似將背板表面縱分為三等分;關節溝與關節脊特別顯著;距細長;在楯緣多鋸狀齒,從側壓肌脊處至距之間的底緣具深的凹陷並有許多波突;側壓肌脊顯著,5—6條,其末端超出底緣。 [1] 
中文學名
泥藤壺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甲殼綱
亞    綱
蔓足亞綱
無柄目
藤壺科
學    名
Balanus uliginosusUtinomi
中文拼音
NíTéngHú
分類等級
中國特有

泥藤壺生境與習性

附着於船底或貝殼上,密集成羣。棲息在河口港灣低鹽度海區。常棲在潮間帶。

泥藤壺地理分佈

國內分佈:分佈於黃海、東海、南海和台灣。
國外分佈:分佈於鞔鮮;日本。 [1] 

泥藤壺文獻

  • 董聿茂、戴愛雲、蔣燮治、陳受忠、陳永壽、蔡如星. 1982. 《中國動物圖譜》甲殼動物第一冊(第二版).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114. [1] 
參考資料
  • 1.    泥藤壺  .中國動物主題數據庫[引用日期201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