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泥沙輸移比

鎖定
泥沙輸移比,是指在某一時段內通過溝道或河流某一斷面的輸沙總量與該斷面以上流域產沙量的比值。河槽輸沙模數與流域侵蝕模數之比通常小於1,比值與流域面積成反比。在很多地區從坡面上產生的泥沙,在匯流過程中往往在流域內比較開闊的地段沉積,流域面積越大,從坡面上沖刷外移的泥沙在匯流中沿程落淤的機會越多。在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因流域內缺乏可供泥沙沉積的開闊地段,在梁峁的坡腳下一般不存在泥沙沉積區,絕大部分河流又都是輸沙槽,加之該區地質地貌特點和高含沙輸沙特性,故泥沙輸移比接近於1,即黃河中游每攔沙1噸,入黃泥沙就減少1噸,説明了水土保持的重要作用。 [1] 
中文名
泥沙輸移比
外文名
sediment delivery ratio
解    釋
河槽輸沙模數與流域侵蝕模數之比
特    點
通常<1,且與流域面積成反比
示    例
黃土丘陵溝壑區
學    科
水利工程

泥沙輸移比簡介

泥沙輸移比是指在一定時段內,通過溝道或河流某一斷面的總輸沙量與該斷面以上流域總侵蝕量的比值 [1] 

泥沙輸移比意義

泥沙運輸比反映了從侵蝕源地到該斷面的泥沙沿程輸移及沉積的變化量。在上游面蝕、溝蝕、重力侵蝕和河道侵蝕可以估算的情況下,如能確定輸移比值,就可預報流域產沙量,從而為流域規劃的制定、治理措施配置以及溝道工程建設提供科學依據 [2] 

泥沙輸移比研究概況

輸移比的概念是1950年布朗為估算美國人河、人海的泥沙提出來的。其後有關學者相繼進行研究,並各自取得一些成果,但尚無普遍適用的關係式 [2] 

泥沙輸移比影響因素

對流域整體而言,影響移比的主要因素包括地質地貌、環境和人類活動等,如流域形狀和溝道特徵、地形和地面特徵、地表組成物質的粒徑與土壤結構、植被與土地利用等。但具體到某個特定流域,由於上述諸因素基本不變,降雨及徑流泥沙因素就明顯凸現出來 [1] 

泥沙輸移比研究方法與主要成果

計算輸移比的核心是估算流城的總侵蝕量。基本方法是:當面蝕為主時可以應用坡面侵蝕產沙模型,如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等;當面蝕及溝蝕均顯著時,流域總侵蝕為面蝕、溝蝕和河道侵蝕的線性迭加,或是網格法來推算總侵蝕量 [1] 

泥沙輸移比研究意義

在中國黃土高原的黃土丘陵溝壑區,因流域內缺乏可供泥沙沉積的開闊地段,在梁峁的坡腳下一般不存在泥沙沉積區,絕大部分河流又都是輸沙槽,加之該區地質地貌特點和高含沙、輸沙特性的作用,故泥沙輸移比接近於1,即黃河中游攔沙1噸,入黃泥沙就減少1噸,説明了水土保持的重要作用。研究泥沙輸移比有着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2] 
參考資料
  • 1.    周健民.土壤學大辭典:科學出版社,2013.10
  • 2.    邢順敬, 劉俊濤. 北江某河段寬級配泥沙模型設計探討[J]. 水道港口, 2003, 24(2):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