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泜水之戰

鎖定
泜水之戰是中國春秋時期晉楚爭霸中的一場戰役,由晉師伐蔡引發,晉楚對峙一個多月,以楚軍先行後退、晉軍班師回國結束 [2] 晉國鞏固了霸權 [3] 
名    稱
泜水之戰
參戰方
晉國 楚國
結    果
晉伐蔡失敗
主要指揮官
陽處父 子上
發生時間
公元前628年
公元前628年,一代霸主晉文公去世,兒子姬歡繼位,是為晉襄公。秦國趁着晉國新君剛立,欲偷襲鄭國,晉襄公披麻戴孝,御駕親征,在餚山設伏,全殲秦軍,秦主將三人被俘。同年八月,狄人侵犯齊國,又進攻晉國。晉襄公以先軫為帥,在箕地大破敵軍。箕之戰中,晉國名臣郤缺俘獲敵軍首領,開始嶄露頭角。
晉文公去世後,不僅秦國蠢蠢欲動,南方的楚國也開始躍躍欲試。
公元前627年,楚國打敗晉國的依附國陳國和蔡國,又攻打鄭國。鑑於此形勢,晉國先且居提議出兵,殺殺楚國的威風,並推薦了陽處父。
公元前627年冬,晉國派大夫陽處父帶兵攻打蔡國,楚國派出令尹子上領兵救蔡,兩軍在泜水相遇。雙方實力相當,對峙了一個多月,誰也不敢輕易過河。晉軍遠道而來,眼看糧草不濟,難以維持,正當愁眉不展之時,陽處父忽然心生一計,想到一個退兵的方法。
陽處父派使者去楚軍大營,對子上説,大家都這樣耗着,對雙方都是損失,不如我軍後退,你們過河來戰;或者你軍後退,我軍過河來戰。子上擔心晉軍有詐,楚軍一旦過河,會遭到伏擊,於是主動提出後退。陽處父看到楚軍後退,立即率軍退回晉國,而且四處宣揚説:“楚軍不敢與晉軍決戰,嚇得逃跑了。”
見晉軍伐蔡失敗撤走之後,子上也率楚軍回到楚國。但由於子上與楚成王在立太子問題上有分歧,回國後,他被以受晉賄賂為由處死。 [1] 
參考資料
  • 1.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晉陽處父侵蔡,楚子上救之,與晉師夾泜而軍。陽子患之, 使謂子上曰 :“吾聞之,文不犯順,武不違敵。子若欲戰,則 吾退舍,子濟而陳,遲速唯命,不然紓我。老師費財,亦無益 也 。”乃駕以待。子上欲涉,大孫伯曰 :“不可。晉人無信, 半涉而薄我,悔敗何及,不如紓之 。”乃退舍。陽子宣言曰: “楚師遁矣 。”遂歸。楚師亦歸。大子商臣譖子上曰 :“受晉 賂而闢之,楚之恥也,罪莫大焉 。”王殺子上。
  • 2.    劉緒義.劉緒義讀春秋[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8:192
  • 3.    劉玉堂 賈濟東.鐵馬冰河:楚國軍事史話[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