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泗洲寺

(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泗洲寺)

鎖定
泗洲寺位於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東源海拔780多米的駱家山西南,始建於唐代。
陽新縣誌記載:公元903年,駱謹公在東源駱家山建泗洲寺,元代寺毀,明宣德年間,山東僧人禧道來此重建,距今1100多年,是陽新四大古名剎(七峯禪寺、泗洲寺、石壁寺萬佛寺)之一。
中文名
泗洲寺
地理位置
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早8:00晚17:00
景點級別
縣級
門票價格
免費
媽建年代
唐代

泗洲寺地理環境

泗洲寺位於陽新東源海拔780多米的駱家山西南,這裏山高林茂,終年雲霧繚繞,神秘莫測,山腰間有古寨駱家寨。

泗洲寺寺院傳説

根據泗洲寺融明法師介紹,唐高宗年間,山東兗州府泗水縣有位姓袁的僖公,他德高望重,在當地諄池寺出家,是夜夢見仙人説:逢虎立基,棲身之所。僖公夢醒,銘記在心,開始遍遊名山。一日,路過東源駱家山境內,果見一虎,盤踞在一奇石上,僖公為猛虎説法,授其皈衣三寶,猛虎即刻離去。於是,僖公就在此開山立基,並根據佛教經典中,須彌山周圍有四大部洲,取名“泗洲禪寺”,從此,香火綿延不斷。
駱賓王出家泗洲寺傳聞
公元684年,武則天廢唐中宗自立為帝后,駱賓王隨李敬業在揚州起兵反對,並起草了歷史上著名的《討武檄文》,因而遭到武則天的追殺而逃到了陽新東源的泗洲寺隱居至死。
歷史上流傳幾種説法,歸納起來:一是逃亡説。
一説在南通城東發現駱賓王的墓,一説駱賓王客死崇川。
二是被殺説。駱賓王等準備人海逃往高麗,抵海陵(治今江蘇泰州),遇風浪受阻於遺山江中,被部將王那相所殺,傳首東都,並牽連全家和族人。
三是自殺説。駱賓王最終投江自殺。
四是出家為僧説。宋之問曾在杭州靈隱寺玩月賦詩,走來一位老僧與之對,竟是駱賓王。
據融明法師弟子持院法師介紹,曾聽其師爹融清法師講,泗洲寺志上介紹了駱賓王在杭州靈隱寺出家為僧後,又逃到泗洲寺,最後圓寂在泗洲寺。距泗洲寺不遠,曾有一塊古墓碑,師爹記得很清楚,碑文上介紹了駱賓王的平生。遺憾的是,寺志在文革時被造反派燒燬,古墓碑當時被人埋進了田裏。記者又找到一份資料,介紹了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政委、上將王平將軍的回憶,他説:在其母親墳墓不遠處有一古墓,墓碑高大,碑文所記就是歷史上的駱賓王。
對於駱賓王的下落,由於史籍記載相互矛盾,形成了種種猜測,迄今難以定論。駱賓王是否歸隱泗洲寺,並圓寂於此,還有待專家學者進一步考證。

泗洲寺寺院歷史

唐末戰亂四起,該寺毀於兵火,寺志記載唐末天覆三年(公元903年),泗洲寺重建。
公元903年,駱謹公在東源駱家山建泗洲寺,元代寺毀,明宣德年間,山東僧人禧道來此重建,距今1100多年。
泗洲寺坐落在駱家山駱家寨旁一塊空曠的山地上。泗洲寺如同當地的民房一樣,只是顯得很陳舊古樸,寺院周圍遺棄的石碑、石墩等建築物,為明清時期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