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法門經

鎖定
法門經
在佛教典籍中,命為《法門經》的內容有:
《佛説大集法門經》,《大正新修大藏經》阿含部第十二經,趙宋施護翻譯。
《坐禪三昧法門經》,南北朝鳩摩羅什翻譯。
《四品法門經》,趙宋法賢翻譯。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唐朝玄奘翻譯。
《信力入印法門經》,元魏曇摩流支翻譯。
《入無分別法門經》,趙宋施護翻譯。
《大莊嚴法門經》,隋那連提黎耶舍翻譯。
《大淨法門經》,西晉竺法護譯。與《大莊嚴法門經》同。
中文名
法門經
類    別
佛經
版    本
8種
所屬宗教
佛教

目錄

法門經總類

在佛教典籍中,命為《法門經》的內容有:
《佛説大集法門經》,《大正新修大藏經》阿含部第十二經,趙宋施護翻譯。
《坐禪三昧法門經》,南北朝鳩摩羅什翻譯。
《四品法門經》,趙宋法賢翻譯。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唐朝玄奘翻譯。
《信力入印法門經》,元魏曇摩流支翻譯。
《入無分別法門經》,趙宋施護翻譯。
《大莊嚴法門經》,隋那連提黎耶舍翻譯。
《大淨法門經》,西晉竺法護譯。與《大莊嚴法門經》同。

法門經內容

《佛説大集法門經》
佛説大集法門經》,共兩卷,載《大正新修大藏經》中阿含部第十二卷,為佛教典籍。為北宋施護翻譯。
其與《長阿含經》中《眾集經》內容相同。經中,釋迦牟尼佛按照數字,依次講述一法、二法、三業、三善、三有、三受、三苦、三三摩地、三住、三根、三增上、三佛、三眼、三明、三淨、三不淨、三分位、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四禪定、四無量、四沙門果、四力、四煩惱、四行、五欲、五障、五力、五出離界、五根、六識、六處、六愛、六念、六行、六離塵法、七覺支、七三摩地緣、八解脱等佛教概念。
該佛經對應的南傳上座部佛教《巴利文大藏經·長部》中的《等誦經》(第三十三部)。
《大正新修大藏經》
大正新修大藏經》(簡稱大正藏)是大藏經的一個版本。日本大正13年(1922年),高楠順次郎和渡邊海旭組織大正一切經刊行會,小野玄妙等人負責編輯校勘,於1934年印行完成。大正藏是目前學術界應用最廣和比較完備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