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法鏡經序

鎖定
法鏡經序是出自《釋藏·服》八,又《跡》六的語句。
中文名
法鏡經序
來源出處
釋藏·服
夫心者,從法之原,臧否之根,周出異名,禍福分流,以身為車,以家為國,同旋(一作「遊」)十方,稟無倦息,家欲難足,猶海吞流,火之獲薪,六邪之殘,已甚於蒺藜,網之賦魚矣。女人佞等三<鬼勿>,其善偽而信寡,斯家之為禍也。尊邪穢,賤清真,連叢瑣,謗聖賢,興獄訟,喪九親,斯家之所由矣。是以上士恥其穢,懼其厲,為之懾懾如也。默思遁邁,猶明哲之避無道矣。{髟易}發毀容,法服為珍,靖處廟堂,練情攘穢,懷道宣德,開(一作「」)導聲瞽,或有隱處山澤,漱石枕流,專心滌垢,神與道俱,與寂齊乎無名,明化周乎羣生,賢聖競乎清淨,稱斯道曰大明,故曰法鏡。騎都尉安玄、臨淮嚴浮調,(一作「佛調」。)斯二賢者,年在束齔,(一作「齠齔」。)弘志聖業,鈎深致遠,窮神達幽,愍世蒙惑,不睹大雅,竭思譯傳斯經景謨。都尉口陳,嚴調筆受,言既稽古,義又微妙。然時干戈未息,志士莫敢或遑,大道陵遲,內學者寡,聞睹其景化,可以拯塗炭之尤險。然義壅而不達,因閒竭愚,為之注義,喪師歷載,莫由重質,心憤口悱,停筆愴如,追遠慕聖,涕泗並流。今記識闕疑,俟後明哲,庶有暢成,以顯三寶矣。(《釋藏·服》八,又《跡》六)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國家數據庫古文數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