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法海寺

(山東省青島法海寺)

鎖定
法海寺,位於青島城陽區境內,因紀念創建該寺的法海大師而得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青島地區最古老的一座寺院,據法海寺內元泰定三年所立《重修法海寺碑》記載:法海寺為魏武皇帝創建,宋嘉佑二年重修,清康熙五十二年也有碑記載重修的經過。
法海寺,最後一次重修是民國二十三年,解放後青島市人民政府也曾撥款維修過。法海寺佔地12畝,共前後兩院,前院大雄寶殿,左為觀音殿,右為地藏殿。後院為三聖殿,左為藏經樓,右為送子觀音殿。近五十餘間房屋,前院有銀杏樹兩株,已有1600多年,相傳:先有白果樹,後有即墨城之説。2006年被列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欣逢盛世,青島第一古剎法海寺迎來了新的春天。2009年3月24日,法海寺使用權移交儀式在城陽區政府會議中心舉行。宗教局張春燕局長,青島市佛教協會明哲會長分別代表雙方簽字。隨後青島市宗教局,市佛教協會研究,及時成立了法海寺管理組織,其主要成員:心見,心了,無假三位比丘,並於2009年5月11日正式接管法海寺。數月後,對寺內殿堂房屋全部修繕,寺內立有各界人士捐款的明細碑文。
中文名
法海寺
類    型
寺廟
地    區
山東青島
地    點
青島市城陽區境內
得名原因
因紀念創建該寺的法海大師

法海寺歷史淵源

青島法海寺 青島法海寺
青島法海寺位於石門山西麓夏莊鎮源頭村東,是青島地區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因紀念創建該寺的第一代方丈法海大師而得名。寺始建於北魏,宋嘉祐二年(1057年)、元延祐二年(1315年)、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皆重修過。最後一次重修是1934年。
法海寺創建時的規模及供佛殿堂已無可稽考。
元延祐二年重修後大體格局是:“首創法堂五間,前後六楹七柱,既塑釋迦如來,兼飾觀音一堂,金碧燦然,功勳備矣。然後創建雲堂、耳室、僧寮四十間,為當代之宏觀。”清康熙五十二年重修後,建有八蜡殿祀三皇玉帝,娘娘殿祀三肖女,後殿祀釋迦牟尼。

法海寺寺廟現狀

空中鳥瞰圖 空中鳥瞰圖
法海寺,是1934年重修後的規模,重修時拆除八蜡殿、娘娘殿,並將該寺分為前後兩院。前院建大雄寶殿5間,殿前兩側各有高大銀杏一株,有碑亭兩座,西為元泰定三年(1326年)重修碑,東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重修碑。大雄寶殿建在1米多高的夯土台上,殿高6米,重梁起架,前出檐,朱漆4柱,雀替撐頂,花崗岩柱座,鼓形,黃綠色琉璃磚雕甍,高40釐米,鏤空雲龍,兩端飾“螭吻”,檐角裝飾“嘲風”,頂披黃綠色琉璃瓦,磚木結構,為單檐無斗拱歇山式建築,內供釋迦牟尼,旁供阿彌陀佛、藥師佛。後殿5間,是單檐硬山式建築,中供釋迦牟尼,東為觀音菩薩,西為地藏王菩薩,牆上繪有釋迦牟尼苦難經歷的壁畫,殿堂外檐下,有“清”、“規”二字的大石碑並列左右,殿門東牆上鑲有一塊漢白玉廟規碑,廟規共有六條。僧寮共20間,前院16間,後院4間。
山門外南院牆的東端建殿堂3間,內祀龍王,西面建殿堂3間,內祀關帝。這兩處殿堂屬地方廟,委託法海寺代管。整個寺院圍牆周長293米,全寺佔地面積6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500多平方米。

法海寺墓塔鼎立

法海寺
法海寺(4張)
法海寺西側,有三座墓塔鼎立,有元代泰定年間的圓通和尚壽塔、明代永樂年間的廣進和尚壽塔、玉柱和尚壽塔。此外,還有明代永樂六年(1408年)的廣進和尚塔銘,今已無存。法海寺為佛教臨濟派,寺廟坐禪、掛單、收徒,是嶗山境內傳戒的叢林寺。寺僧早晚誦經,有木魚、磬、小鈸碰鐘、吊鐘伴誦。鄉民辦喪事,只要送香火錢,便在廟內誦經祈禱,寺僧不去民家作法事。1980年春,寺前出土一批殘缺不全的石造像,頭、肢體共120餘件,有一佛像的長方形底座上鐫有“大齊武平二年歲次辛卯”,得知這些佛像是造於北齊後主高緯武平二年,即公元571年。這批石造像埋於1.5米深的地下,均為項東、胸南向有順序地排列,發現後未全部挖掘出來,尚有部分埋於地下。出土的石造像應是寺廟原來的供神,關於被毀原因,認為是唐武宗會昌五年(公元845年)“會昌滅法”時被毀。
法海寺原住持之和尚於1949年青島解放前去世,其弟子方真亦於青島解放後還俗,該寺一度荒廢。1955年2月,青島湛山寺和尚純智來該寺任住持,直至1965年,1956年青島市人民政府曾撥專款對該寺進行修葺,直到1966年該寺仍十分完好。“文化大革命”中,法海寺遭到破壞,僅存大殿1座、門樓1個,且已破損不堪,其餘房屋大多倒塌拆除。1994年6月,青島市人民政府撥專款對法海寺進行修復,歷時半年,於1994年底完工,重修後的法海寺於1995年對外開放 [1] 
1982年青島市人民政府將法海寺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法海寺佈局結構

法海寺距今1600餘年,是青島地區最古老的佛教廟殿之一。法海寺是1934年重修後的規模,佔地約12畝,分前後兩院。前院建有大雄寶殿5 間,磚木結構,單檐歇山式建築,琉璃瓦,無斗拱。大殿內供奉釋迦牟尼,兩旁為阿彌陀佛和藥司。後院建有殿堂5間,也是磚木結構的單檐歇山式建築,中間供奉如來佛,東側供奉觀音菩薩,西側供奉地藏王,東、西牆壁上有記述釋迦牟尼生平的彩繪壁畫。院內有僧舍20間。門外側靠近南院牆有東偏殿、西偏殿各3間。院內大雄寶殿前有兩株銀杏樹,東側這株樹齡在千年以上,西側為後來補植。寺外的路邊還有一株銀杏樹,樹齡也在千年以上。從附近出土文物證實,商周時代,這一帶就是先民們聚居繁衍的地方。法海寺屬於佛教臨濟派的寺院。
寺廟中可以獨立坐禪,允許“掛旃”、自由收徒,是傳戒的叢林寺院。每月的初一、十五都做香贊,從明代開始對外進行“祈晴”、“祈雨”活動。與之相鄰的還有新近開發並對外開放的“太和觀光園”、“青島北方植物觀光園”、“雲頭崮水庫”等自然風光景點,是觀光遊覽、休閒、垂釣的理想去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