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法書考

鎖定
《法書考》是元代盛熙明編著的一部書法理論著作。該作品是由盛熙明總結前人和自己學習書法的經驗編輯而成。此書除在四庫著錄外,清代曹楝亭(即曹寅)將它蒐集在《楝亭十二種》叢書中,上海涵芬樓有吳暻舊藏寫本。《法書考》卷首有虞集、歐陽玄和揭傒斯三序。正文有書譜、字源、筆法、園訣,形勢、風神、工用等篇,末尾附錄專論印章,後有跋尾。 [1] 
中文名
法書考
作    者
盛熙明
出版時間
1987年
出版社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 [2] 
類    別
書法理論著作
創作年代
元代

法書考內容簡介

《法書考》分書譜、字源、筆法、圖識、形勢、風神、工用等7類。主要研究漢字書法,並對梵文和蒙古新字(八思巴字)做了介紹。全書8卷:卷一“書譜”,分兩部分,一為集評,摘抄前人的書法評論;二為辨古,列舉古代書法及古代碑刻,並一一加以辨證,評其真偽、優劣。卷二“字源”,分兩部分,一為梵音,列舉梵文字母,辨其子音和母音;二為華文,多摘錄漢代許慎《説文解字敍》,及唐代張懷瓘《書斷》。卷三“筆法”,分兩部分,一為操筆,談執筆方法,二為揮運,談運筆方法,皆摘抄成文,抄錄蕪雜,且多偽籍。卷四“圖訣”,分兩部分,一為圖訣,二為偏旁。卷五“形勢”,分兩部分,一為佈置,二為肥脊。卷六“風神”,分三部分,一為性情,二為遲速,三為方圓。卷七“工用”,分三部分,一為宗學,二為臨摹,三為丹墨。卷四至卷七皆採錄成説,卷八“附錄”,分兩部分,一為印章,二為押署、跋尾。因該書是作者依個人學書經驗和摘錄前人書論著述編撰而成,故持論尚平允,保存了一部分書法史料,對研究書法史具有一定價值。從全書看,纂輯得比較簡要,雖大都採錄諸家成説,但在剪裁上亦有可取之處。此書前有元代虞集、歐陽玄、揭徯斯三人序言,後有清代朱彝尊跋。據揭徯斯序稱:書成於至順二年(1331),元統元年(1333)由奎章閣承製學士沙剌班進呈,藏之禁中。

法書考作者簡介

盛熙明,生年不詳,卒於至正二十三年(1363)以後。其先祖為曲鮮(即龜茲,今新疆庫車縣)人,後移居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史稱其“清修謹飭,篤學多材。工翰墨,亦能通六國書”。元代西域龜茲人,曾為元順帝妥歡貼木兒時奎章閣書史,是自東漢攝摩騰以來眾多著名西域書法家中精通梵、蒙、漢、龜茲 等六種書法的書法理論家。盛熙明除撰著《法書考》八卷外,還撰有《補陀洛迦山考》一書,收在清道光年間的《普陀山志》第十五卷中。《元詩選》中還錄有其《遊補陀洛迦山》七言律詩一首。 [1] 
參考資料
  • 1.    羅紹文.西域書法理論家盛熙明和他的《法書考》:新疆社會科學,1990
  • 2.    文津搜索  .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2-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