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法曲獻仙音·秋晚紅白蓮

鎖定
法曲獻仙音·秋晚紅白蓮》是宋代詞人吳文英的作品。此詞緊扣“秋晚紅白蓮”五字題意,以擬人手法,形象生動地描寫了紅白雙蓮,並襯以作者的聯想,表達了作者對故人的懷念之情。
作品名稱
法曲獻仙音·秋晚紅白蓮
作品別名
法曲獻仙音·風拍波驚
作    者
吳文英
創作年代
南宋
作品出處
《全宋詞》
文學體裁

法曲獻仙音·秋晚紅白蓮作品原文

法曲獻仙音·秋晚紅白蓮
風拍波驚,露零秋覺,斷綠衰紅江上。豔拂潮妝,澹凝冰靨,別翻翠池花浪。過數點斜陽雨,啼綃粉痕冷。
宛相向。指汀洲、素雲飛過,清麝洗、玉井曉霞佩響。寸藕折長絲,笑何郎、心似春蕩。半掬微涼,聽嬌蟬、聲度菱唱。伴鴛鴦秋夢,酒醒月斜輕帳。 [1] 

法曲獻仙音·秋晚紅白蓮詞語註釋

①斷綠衰紅:一本作“斷紅衰白”。
②潮:一本作“朝”。
③宛相向:一本以此三字作上片結句。
④笑何郎、心似春蕩:一本作“何郎心、似春風蕩”。
⑤聽嬌蟬、聲度菱唱:一本作“嬌蟬聲、遠度菱唱”。

法曲獻仙音·秋晚紅白蓮作品鑑賞

法曲獻仙音·秋晚紅白蓮文學賞析

“法曲獻仙音”,又名“越女鏡心”、“獻仙音”。陳暘《樂書》:“法曲興於唐,其聲始出清商部,比正律差四律,有鐃、鈸、鍾、磬之音。《獻仙音》其一也。”又云:“聖朝法曲樂器,有琵琶、五絃箏、箜篌、笙笛、觱篥、方響、拍板,其曲所存,不過道調望瀛,小石獻仙音而已。其餘皆不復見矣。”《樂章集》、《清真集》併入“小石調”,《白石道人歌曲》入“大石調”。周、姜兩家句豆大體相同。九十二字,前片八句三仄韻,後片九句五仄韻。前片結尾是以一去聲字領下五言兩句,後片結尾是以一去聲字領下四言一句、六言一句,周、姜全同。
“風拍”三句。開頭兩句對仗。此言深秋時節,江湖上生長着的荷花,被風浪摧打得葉斷梗折、花瓣零落,一派蕭瑟之景。“豔拂”三句,言放在室中的盆栽荷花卻仍舊生氣勃勃,紅白蓮花隨着金風在水盆上起伏不停。以此與上三句的江湖上荷花作比,並切入題意。“過數點”兩句,言隨着夕陽的折射,空中飄來幾點雨絲。此種意境與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詞中的“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異曲同工,都寫出了秋天的氣候變化。雨絲掛在紅白蓮花上,使詞人覺得蓮花也在為秋盡冬臨而流淚悲哀。
“宛相向”三句,述清晨蓮花。言清晨,當玉井星墜向西邊,彩霞從東方閃現之時,紅白蓮花隨着微風發出颯颯的響聲,並散發出濃郁的香氣。它們相對而玉立,彷彿兩個嬌女子在喁喁而語,並指點着説:“你看,你看,有一朵白雲已經飛過了那遠處小島的上空。”“玉井”,即參星下四小星名。“寸藕”兩句。言盆栽荷花的藕根雖短,但是如果折斷它,那未其藕絲是抽扯不絕的,這就是“藕斷絲連”啊。詞人由此又聯想到自己與愛人雖也是分隔兩地,但心常思之也。“何郎”,即三國時的何遜,人稱粉面何郎。這裏借代詞人自己。“半掬”兩句。“掬”,離也。此言紅白蓮若即若連,似乎也感受到深秋的微涼,再聽見寒蟬悽切,彷彿正在歌着《菱唱》曲,使寒意更加濃厚。“伴鴛鴦”兩句,言盆栽的紅白蓮像鴛鴦般雙宿水上,詞人對花飲酒,自是一大雅事也。可是他偏不寫飲酒,而是寫酒醒後才發覺人已在牀上,時候也不早了。這一曲筆,道出此詞其實是詞人的追憶之作也。
全詞以擬人手法,寫活了紅白雙蓮,並襯以詞人自己的聯想,寫花即寫人也。

法曲獻仙音·秋晚紅白蓮名家評價

劉永濟《微睇室説詞》:首八字寫秋晚,下六字則紅白蓮,此三句先泛泛地將題義交代了,以後再仔細描繪。“豔拂”八字,以女美形容花。“潮妝”,紅蓮也。“冰靨”白蓮也。女子面紅稱紅潮。“靨”者,女頰上窒。過拍合寫雨後蓮花。換頭三字紅白對寫。“指汀洲”以下又分別描繪,“素雲”以比白蓮,“曉霞”以比紅蓮。“玉井”則用太華峯玉井蓮作渲染色澤之用。而“清麝”寫花香,“寸藕”寫藕絲。復以“何郎”形容蓮瓣之粉。“何郎”兼用何晏、何遜事。史稱何晏美姿容,粉白不去手。何遜有《看伏郎新婚詩》日:“霧夕蓮出水,霞朝照梁。何如花燭夜,輕掩紅妝。”李商隱因之有“霧夕詠芙蕖,何郎得意初”之詩。此詞又用李詩,“心似春蕩”,即得意也。以上已將有關蓮花者一一描繪,下文又回顧起處“秋晚”作結。“半掬”二甸先寫“蟬”,秋晚也,後寫“菱唱”,亦秋晚事。歇拍之“鴛鴦秋夢”而以“酒醒月斜輕帳”六字連寫,是入與鴛鴦同夢,故曰“伴”。全首刻畫紅白蓮花,惟結句關合到人事,“酒醒”六字,景中有情,此詞家結尾之一法也。 [3] 

法曲獻仙音·秋晚紅白蓮作者簡介

吳文英,宋代詞人。字君特,號夢窗,晚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一生未第,遊幕終身。紹定(宋理宗年號,1228—1233)中入蘇州倉幕。曾任吳濳浙東安撫使幕僚,復為榮王府門客。出入賈似道、史宅之(史彌遠之子)之門。知音律,能自度曲。詞名極重,以綿麗為尚,思深語麗,多從李賀詩中來。有《夢窗甲乙丙丁稿》傳世。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