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法性自然論

鎖定
南朝無神論思想家朱世卿寫了《法性自然論》一文,提出了“萬法萬性皆自然之理”,“大道無主”、“無有造為之者”的觀點。其中體現着的諸多思想都與當代科學中的自組織理論的相關思想相通。朱世卿所説的“自然”即“自然而然”,其中包含了如下豐富之思想:無目的、無主宰;不預知、不預成;自建構、自營造、自生成、自毀滅;不可逆、不可免、不可違。正因為如此,所以才有“大自然”之“非自然”;才有“大無為”之大“有為”。這便是所謂“無為無不為”;這便是所謂無造為(無造化)之大造為(大造化)。這些觀點和思想都與隨機生成的自然發生論、自組織建構的自然生成論、永恆變化的自然過程論的基本思想相通。
中文名
法性自然論
外文名
Law of nature
作    者
朱世卿
年    代
南朝

法性自然論作者簡介

朱世卿,南朝陳人,其生卒年月,生平事蹟,均不可詳考。僅在《廣弘明集》卷二十五中,輯錄了他所作的《法性自然論》。文後,又收錄了陳釋真觀反駁他的《因緣無性論》一文。據此,可知朱世卿比真觀早或者同時人。《廣弘明集》並收兩文,於釋真觀名字上冠一陳字,故斷朱世卿當為陳人。真觀在文中約略述及朱世卿的籍貫和學行,説:“泉亭令德,有朱三議者,非唯外學通敏,亦是內信淵明”由此可知,朱世卿為泉亭人,三議或是其別名。是南朝末期一個兼通佛學而反對佛學的無神論者。 其著作僅存《法性自然論》。

法性自然論思想簡介

朱世卿的《法性自然論》,是繼承了東漢以來桓譚、王充、戴逵、何承天、範縝、劉峻等無神論者的無神論思想,對三世因果報應的有神論思想,進行了有力的駁斥。
朱世卿在《法性自然論》中,採用主客問答的形式,批判了有報應、有神論的宇宙觀。
朱世卿認為,宇宙萬物的法性,都是自然而然的,不是神和人之力所為的。人和萬物之生,都是由其“自然之理”決定的。他説:夫萬法萬性,皆自然之理也。夫唯自然,故不得而遷貿矣。故善人雖知善之不足‘憑也,善人終不能一時而為惡。惡人復以惡之不足誡也,惡人亦不能須臾而為善。又體仁者不自知其為善,體愚者不自覺其為惡,皆自然而然也。(《法性自然論》)人和宇宙萬物及其本性,都有其產生的自然之理,都具其自然之性,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產生的,不是外力決定的,所謂“自然而然”,“自然之理”,就是説是無目的、無意識發生的。
朱世卿認為,人之所以為萬物之靈,是由於人稟自然之秀氣而生,人有生而有性、有情、有智.、有愚等,都是由“自然之理”,“自然之數”決定的,不是有造為的結果。他説:人為生最靈,膺自然之秀氣,稟妍媸盈減之質,’懷哀樂喜怒之情,挺窮達修短之命,封愚智善惡之性。夫哀樂喜怒,伏之於情,感物而動;窮達修短,藏之於命,事至而後明;妍媸盈減,著之於形,有生而表見;愚智善惡,封之於性,觸用而顯徹。此八句者,總人事而竭焉,皆由自然之數,無有造為之者。夫有造為之者必勞,有出入之者必漏,有酬酢之者必謬,此三者非造物之功也。(《法性自然論》。)
人和萬物都是稟氣之自然而生的,“非造物之功也”,|就是説,不是造物主有目的、有意識創造的。朱世卿以“法性自然論”,駁斥了“因果報應論”。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產生的,不是由上帝或鬼神所主宰、安排的,也不是上帝或鬼神所能改變的。如果是它們的主宰、安排、改變,就不是自然了。他指出,人生的“窮達修短”,不是上帝的賞罰,而是“藏之於命”;人性的“愚智善惡”,不是因果的報應,而是“封之於性”。“命”和“性”“皆由自然之數,無有造為之者”。如果有造為之者,那就必然是:“有造為之者必勞,有出入之者必漏,有酉Il}酢之者必謬”。既然命的“窮達”,性的“善惡”,都是自然之理”,“自然之數”,沒有“造為”,當然也就沒有“因果報應”了。因此,朱世卿明確指出:因果報應之説是“聖人設權巧以成教,借事似以勸威。見強勇之暴寡怯也,懼刑戮之弗禁,乃陳禍淫之威。傷敦善之不勸也,知性命之不可易,序福善以獎之。故聽其言也,似若勿爽;徵其事也,萬不一驗。”(《法性自然論》。)這是説,因果報應説,不過是一種用來恫嚇人和鼓勵人進行統治的一種“權巧”手段,究其事實,沒有一點根據,當然也就“萬不一驗”了。
朱世卿極力反時“報應”(《法性自然論》)的説法,他用歷史上和現實中的無數事實説明,行善不得福,作惡不招禍,有力地駁斥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荒謬性、欺騙性。他説:
孫叔少不埋蛇,長無令尹之責;邴吉前無陰德,終闕丞相之尊。若然,則天道以重華文命,答鯀叟之極愚;以商均、丹朱,酬堯、舜之至聖。大伯三世無玩兵之咎,而假嗣於仲虞;漢祖七葉不聞篤善之行,遂造配天之業;箕稱享用五福,身抱夷滅之痛;孔雲慶鍾積善,躬事旅人之悲;顏冠七十之上,有不秀之諮;冉在四科之初,致斯人之嘆;而商臣累王荊南,冒頓世居塞北,首山無解顏之鬼,汩水有抱怨之魂;康成以姓改鄉,不濟小聖之禍;主裒衰變隴木,適受非妄之災;二生居衞,覆舟之痛誰罪?三仁在亳,剖心之酷何辜?若乃側近邦畿,密近世代,非墳籍所載,在耳目之前者,至有腹藏孟門之險,心庫豺虺之毒,役慮唯以害他為念,行己必用利我為先,錐刀推其尖鋭,溪壑訝其難滿。而則百兩外縈,千鍾內實,優偃綺羅,坐列甘膩,鳴金綰玉,富逸終身。自有懷白璧而為襟,瑩明珠而成性,心不能行啓蟄之殺,手不忍方長之條。懷殊材而莫採,蓄美志而誰眄?偏糅手冗雜之中,見底於鄉間之末,抱飢寒而溘死,與糜鹿而共理。享嘗寂寞,孀孩無寄j名字不聞,湮沉電滅,如斯可恨,豈一入哉?是知桀、蹠之兇殘,無懼來禍之將及;閔、曾之篤行,勿擬後慶之當臻。故《鸛冠子》日:夫命者,自然者也。賢者未必得之,不肖者未必失之,斯之謂矣。(《法性自然論》)種種事事證明,積善不得福,行惡不招禍,不存在什麼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報應説:
既然不存在因果報應,那麼為什麼人生於世而有各種不同的境遇呢?在朱世卿看來,這如同“温風轉華,寒飆飈雪,有委溲糞土之下,有累階之上,風飆無心於厚薄,而華霰有穢淨之殊途。天道無心於愛憎,而性命有窮通異術。”(《法性自然論》)人的吉凶禍福,興昌衰亡,都是由自然的偶然性決定的,“夫命者,自然者也”。一切都如同花雪之落,就看自然之命如何了。善人之後未必興昌,惡人之後未必衰亡。“若見善人,便言其後必昌;若睹惡人,便言其後必亡,此猶終身守株而冀狡兔之更獲耳。”(《法性自然論》)因果報應是欺騙之説,事實説明“福善禍淫”是無道理的謊言。相信這種欺騙的説教,則如同“守株待兔”一樣愚蠢。
朱世卿以他的“法性自然論”,反對“因果報應論”,這在當時對反對佛教神學唯心主義有重要的積極意義。然而,他理論思辨色彩過重,而關心現實不足,缺少人的行為的個人責任和社會評價。這是他的缺憾。

法性自然論作品介紹

朱世卿的《性法自然論》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其開頭説:
萬法萬性,皆自然之理也。夫惟自然,故不得而遷貿矣。故善人雖知善之不足憑也,善人終不能一時而為惡;惡人復以惡之不足誡也,惡人亦不能須臾而為善又體仁者不自知其為善,體愚者不自覺其為惡,皆自然而然也。
朱世卿的“自然”義,是指一種不加一毫勉強作為的成分而任其自由伸展的狀態,也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狀態。
所以,萬物自生白化,自然生長,有其自身的自發性、原初性、延續性。《性法自然論》説:
人為生最靈,膺自然之秀氣,稟妍媸盈減之質,懷哀樂喜怒之情,挺窮達修短之命,封愚智善惡之性。夫哀樂喜怒,伏之於情,感物而動;窮達修短,藏之於命,事至而後明;妍媸盈減,著之於形,有生而表見;愚智善惡,封之於性,觸用而顯徹。此八句者,總人事而竭焉,皆由自然之數,無有造為之者。夫有造為之者必勞,有出入之者必漏,有酬酢之者必謬,此三者非造物之功也。
妍媸盈減、哀樂喜怒、窮達修短、愚智善惡,人的各種各樣存在,並沒有造物主的意志與行為在主宰着,全是自然而然的。
既然事物存在是自然而然的,那麼這個世界的禮樂、制度又從何而來呢?是否違反了自然?《性法自然論》説:
故知禮樂不自知其所由而制,聖人不自知其所由而生,兩像亦不知其所由而立矣。於是殊形異慮,委積充盈;動靜合散,自生自滅。動靜者,莫有識其主;生滅者,不自曉其根。蓋自然之理著矣。所謂非自然者乃大自然也,是有為者乃大無為也。
天地、聖人、禮樂是形成儒家的禮教體制的根本存在,萬物自然無為,但是聖人、帝王仍然需要“治天下”、制定禮樂,但是這種“有為”是無為而治,這是種“非自然”是大自然,這種“有為”是“大無為”,其實這就是郭象所主張的“不廢名教而任自然”。所以,朱世卿的“自然”義是與郭象相符合的,天人之所為皆“自然”,“自為”是自然的表現、“任性”即“自然”,“必然”即“自然”,“偶然”即“自然”。。

法性自然論文章道理

寓茲先生喟然嘆曰,「夫萬法萬性,皆自然之理也,夫唯自然,故不得而遷貿矣。故善人雖知善之不足憑也,善人終不能一時而為惡,惡人復以惡之不足誡也,惡人亦不能須臾而為善,又體仁者不自知其為善,體愚者不自覺其為惡,皆自然而然也。」座右之賓假氏大夫,忽然作色而謂曰,「固哉先生之説也,違大道而謬聖人之言」。
先生曰,「大道誰主?聖人何言?」大夫曰,「大道無主,而無所不主,聖人無言,而無所不言」,先生曰,「請言其所言,言性命之所由致乎?請説其所主,主善惡之報應乎?」大夫曰,「何為其不然也。蓋天地扶大道之功以載育,聖人合天地之德以設教,序仁義五德以檢其心,説詩書六藝以訓其業,此聖人之言也。若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故曰聖人無親,常與善人。六極序而隆行懲,五福陳而善心勸,三世為將,睹覆敗之權,七葉修善,有興隆之性,陳賞寵而不侯,邴昌疏而紹國,斯道家之效也,何先生言皆自然之理,而不可遷貿者哉?」先王笑而應曰,世所謂捋繩之人,繩盡而不知遷,若大夫之徒是也。
敬課管陋,為吾子陳之。蓋二儀著而六子施,百姓育而五材用,此句者,隔萬法而盡然焉。人為生最靈,膺自然之秀氣,稟妍媸盈減之質,懷哀樂喜怒之情,挺窮達修短之命,封愚智善惡之性。夫哀樂喜怒,伏之於情,感物而動,窮達短,藏之於命,事至而後明,妍媸盈減,著之於形,有生而表見。愚知善惡,封之於性,觸用而顯徹。此八句者。總人事而竭焉,皆由自然之數,無有造為之者。夫有造為之者必勞,有出入之者必漏,有酬酢之者必謬,此三者,非造物之功也。故墨子曰,使造三年成一葉,天下之葉少哉。蓋聖人設權巧以成教,借事似以勸威,見強勇之暴寡怯也,懼刑戮之弗禁,乃陳禍淫之威,傷敦善之不勸也,知性命之不可易,序福善以獎之。故聽其言也,似若不爽,徵其事也,萬不一驗。
子以本枝繁植,斯履道之所致。蒸嘗莫主,由遺行之所招,身居逸樂,為善士之明報,體事窮苦,是惡人之顯戮。孫叔少不埋蛇,長無令尹之貴,邴吉前無陰德,終闕丞相之尊。若然,則天道以重華文命,答玄叟之極愚,以商均丹朱,酬堯舜之至聖,大伯三世,無玩兵之咎,而假嗣於仲虞,漢祖七葉,不聞篤善之行,遂造配天之業,箕稱享用五福,身抱夷滅之痛,孔雲慶鍾積善,躬事旅人之悲,顏冠七十之上,有不秀之諮,冉在四科之初,致斯人之嘆。
而商臣累王荊南,冒頓世居塞北,首山無解顏之鬼,汨水有抱怨之魂,康成以姓改鄉,不濟小聖之禍,王褒哀變隴木,適受非妄之災,二生居衞,覆舟之痛誰罪,三仁在亳,剖心之酷何辜?若乃側近邦畿,密近世代,非墳籍所載,在耳目之前者,至有腹藏孟門之險,心庫豺虺之毒,役慮唯以害他為念,行己必用利我為先,錐刀推其尖鋭,溪壑訝其難滿,內則百兩外縈,千鍾內實,優偃綺羅,坐列甘膩,鳴金綰玉,富逸終身。
自有懷白璧而為襟,瑩明珠而成性,心不能行啓蟄之殺,手不忍折方長之條,懷殊材而莫採,蓄美志而誰眄,偏糅於冗雜之中,見底於鄉閭之末,抱飢寒而溘死,與麋鹿而共埋,享嘗寂漠,孀孩無寄,名字不聞,湮沈電滅,如斯可恨,豈一人哉?是知桀蹠之兇殘,無懼來禍之將及,閔曾之篤行,勿擬後慶之當臻,故冠子曰,「夫命者,自然者也,賢者未必得之,不肖者未必失之。斯之謂矣?大夫曰,「若子引百家之言,則列子之為名者必廉,廉斯貧,為名者必讓,讓斯賤,若然者,則貧賤者,立名之士,所營而至也,則富貴者,貪競之徒,所求而得也,何名自然之數哉?先生曰,「此乃一隅之説,非周於理者也。夫富貴自有貪競,富貴非貪競所能得,貧賤自有謙讓。

法性自然論正文

貧賤非廉讓所欲邀,自有富貴而非貪求,貧賤而不廉讓,且子罕言命,道藉人宏,故性命之理,先聖之所憚説,善惡報應,天道有常而闕哉關?譬如温風轉華,寒飆揚雪,有委溲糞之下,有累玉階之上,風飆無心於厚薄,而華霰有穢淨之殊途,天道無心於愛憎,而性命有窮通之異術。子聞於公待封而封至,嚴母望喪而喪及,若見善人,便言其後必昌,若遇惡人,便言其後必亡,此猶終身守株,而冀狡兔之更獲耳。」大夫於是斂容而謝曰,「若僕者所執偏迷,而昧通途,守狹近而失遐曠,今承德音,煥然蒙啓,譬猶疏蜀伏屍,歷萬古而忽悟,中山沈醉,未千朝而遽醒,請事斯語,以銘諸紳。」或問曰,「朱子託憑虛之談,暢方寸之底,論情指事,深有趣焉。但詳之先典,有所未達。夫人哀樂喜怒之情,包善惡之性,資待之方不足,於是爭奪之事斯興,才識均者,不能相御,天生仁聖,實使司牧,樂者聖人之所作,禮者先王之所制,三千之儀,以檢其跡,五音之和,以導其心,設爵以勸善,懸刑以懲惡,纖毫不漏,酬酢如響,玉帛云乎,非無為所薦,鼓鍾斯合,豈自然而諧?千科滿目,靡非力用所構,百貫參差,悉由智思而造。吾子湯武之臣隸,周孔之學徒,出入户牖,伏膺名教,而云善人知善之不足憑也?惡人知惡之不足誡也,善不能招慶,禍不能報惡,是何背理之談也,且翩翱蠕動,猶知去就,況人為最靈,而同一自然之物,此豈高厚之詩,何取譬之非類?情所未達,敬待清酬。」答曰,「若盧敖北遭若士,自傷足跡之未曠,河宗東窺溟海,方嘆秋水之不多。吾子習近成性,未易可與談遠大者也。
今子以屈伸俯仰,心慮所為,雕鏤剪琢,身手所作,禮樂者聖人之所作,聖人者天地之所生,請為吾子近取諸身,則可以遠通諸物。子以耳聞眼見,足蹈手握,意謂孰使之然?身有痾疾冷熱,皆不自知,哀樂喜怒,興廢安在?何地有識者自知識之所在者乎?有智者自知智之所存者乎?若識遍身中,傷身則識裂,智若隨事起,事謝則智滅,果識不知識,智不知智。於是推近以達遠,觸類而長之,故知禮樂不自知其所由而制,聖人不自知其所由而生,兩像亦不知所由而立矣。於是殊形異慮,委積充盈,靜動合散,自生自滅。動靜者莫有識其主,生滅者不自曉其根,蓋自然之理著矣。所謂非自然者,乃大自然也。是有為者,乃大無為也。子云天生聖人,是使司牧,何故唐虞疊聖,加以五臣,文武重光,益以十亂,豈天道之不能一其終始,將末代貽咎於天地?大舜大堯,非欲生不肖之子,龍逢比干,豈樂身就誅割,孔子歷聘棲遑,卒雲執鞭不憚,顏稱回何敢死,終使慈父請車。彼三聖三仁,可謂妙取捨矣。天能令東海亢旱,不如理孝婦之怨,地能使高城復塹,未若救杞梁之殞。故榮落死生,自然定分,若聖與仁,不能自免,深味鄙句,理存顯然。」(《廣宏明集》二十五。)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國家數據庫古文數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