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法律體系的概念

(2018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鎖定
《法律體系的概念》是2018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1] 
中文名
法律體系的概念
作    者
約瑟夫·拉茲 [2] 
譯    者
吳玉章
出版時間
2018年10月1日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
9787100164856

法律體系的概念內容簡介

法律體系理論,是近世西方學者甚為關心的問題。英國著名法理學家約瑟夫•拉茲教授的代表作《法律體系的概念》一書,可説是此問題的集大成者。拉茲的學説,既堅持了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的基本立場,也強調了法律與道德之間的密切聯繫。在該書中,拉茲對奧斯丁、凱爾森和哈特等分析實證主義法學家的理論作了系統的論述,並在此基礎上闡述了他本人對新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的發展,主要觀點有:以淵源為基礎的法律概念、法律的作用、法治的理想、審判中的法律和價值等。其中,法律的作用、法治的理想至今仍頗具參考價值。 [1] 

法律體系的概念圖書目錄

導言
第一章 奧斯丁的法律體系理論
一、主權
二、存在標準
三、身份標準
四、一種法律體系的結構
第二章 對奧斯丁理論的批評
一、主權的無限性
二、論個人的服從
三、主權的統一性
四、論立法
五、論獨立性
第三章 一種規範理論的要素
一、規範性陳述
二、一個規範的要素
(一)邊沁對規範結構的解釋
(二)凱爾森論一個規範的結構
三、規範的存在
(一)派生性規範的產生條件
(二)派生性規範的終止條件
(三)原初性規範的存在條件
第四章 法律的個別化
一、個別化問題
二、凱爾森關於法律個別化問題的認識
三、凱爾森與邊沁的比較
第五章 凱爾森的法律體系理論
一、一種法律體系的存在
二、身份的標準
三、身份標準——基本規範的作用
四、身份標準——有效之鏈
五、一種法律體系的結構
(一)兩種可供選擇的個別化原則
(二)把一種分類延伸下去的可能性
(三)靜態原則的首要功能
六、論獨立規範
第六章 作為規範體系的法律體系
一、強制性規範
二、基本規範和動態論證
三、一種體系的結構和它的法律的個別化
(一)限制性要求
(二)指導性要求
四、義務性法律
五、授權性法律
第七章 作為法律體系的法律制度
一、論法律的規範性
二、論允許
三、論規定權利的法律
四、生成的和運行的結構
第八章 法律體系的特性
一、非臨時性法律體系的特性
二、臨時性法律體系的特性和成員身份
三、論承認規則
第九章 關於法律體系的存在
一、關於效力原則
二、某些進一步的建議
附錄:來源、規範性和個別化
一、來源
二、一般意義的個別化
三、授予權力的規則
四、規範性
五、規範性陳述
參考書目
索引 [1] 

法律體系的概念作者簡介

約瑟夫.拉茲(Joseph Raz,1939—),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教授, 2006年以前任英國牛津大學法哲學教授、Balliol College研究員。目前為倫敦國王學院訪問教授。法律、道德以及政治哲學家,當代道德、法律與政治領域Z傑出的學者之一,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哈特為首的新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的代表人物之一,法律實證主義Z強有力的辯護者之一。
譯者簡介:
吳玉章(1878—1966)原名永珊,字樹人,四川榮縣人, 歷經戊戌變法、辛亥革命、討袁戰爭、北伐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建設的革命老人,與董必武、徐特立、謝覺哉、林伯渠一起被尊稱為“延安五老”。他領導的榮縣起義成為資產階級革命最早成功的典範。他在四川發起的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創建的無產階級政黨組織——青年共產黨,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吳玉章1948年任華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前身)校長,1950年至1966年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他還兼任國務院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全國教育工會主席、中國自然科學普及協會主席等職。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