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法律與秩序:陪審團

鎖定
《法律與秩序:陪審團》是2005年開始播出的美國犯罪電視劇,由凱萊布·丹斯切爾、Joe Ann Fogle執導,Bebe Neuwirth、Amy Carlson等主演,講述了紐約地檢署的幾個檢察官及其助手,力爭在法庭上將犯罪嫌疑人定罪的故事。
該劇是首播於1990年的美國電視史上播映時間最長犯罪劇集《法律與秩序》的三部姐妹劇之一。其他兩部分別是1999年開播的《法律與秩序:特殊受害者》(Law & Order: Special Victims Unit),和2001年《法律與秩序:犯罪傾向》 (Law and Order: Criminal Intent) 。
中文名
法律與秩序:陪審團
外文名
Law and Order:Trial by Jury
作品類型
犯罪
製片地區
美國
首播時間
2005年3月3日
導    演
凱萊布·丹斯切爾、Joe Ann Fogle
編    劇
Chris Levinson、沃倫·格林
製片人
Tony Phelan、Barry M. Berg
主    演
Bebe Neuwirth
Amy Carlson
Steven Zirnkilton
Scott Cohen
集    數
13 集
每集時長
45 分鐘
語    言
英語
色    彩
彩色

法律與秩序:陪審團劇情簡介

在刑事審判過程中,所有的被告事先被假定無罪,除非他們自己認罪伏法,簽署認罪辯訴協議,或者被陪審團認定有罪才有罪。本劇對紐約審判制度作了一次完整的探究。講述了紐約地檢署的幾個各有特色的檢察官及其助手,力爭在法庭上將犯罪嫌疑人定罪。它展示了審判工作內部的詳盡細節,從對嫌疑人的提訊,到檢察官繁瑣複雜的立案,核查各種線索和預先準備證人的過程。 [1] 
得力於出色的寫實派創作班底,《法律與秩序》最厲害的一點是“儘量接近真實”。雖然快節奏的電視劇無法完全還原艱難的司法程序,但該劇仍然力求細節真實。相反,爆炸、飛車、追逐、打鬥、槍戰之類的場面極少出現,作為主角出現的兩個警察在整整22集裏一槍都沒有開過,查案全靠兩條腿一張嘴。相信所有對司法部門有所瞭解的人都會認同,這才是法律系統真實的運作方式。很多司法界人士和警察都對該劇讚譽有加,喜歡的人説“這就是現實”,不喜歡的人則批評它“像普及教育課,不像電視節目”。該劇的風行,深刻地影響了美國的電視行業,此後出現的警匪電視劇都更加註意紀實味道和團隊精神,比如《犯罪現場調查》 (CSI)和《紐約重案組》(NYPD Blue)。
與其它警匪電視劇最大的不同在於,《法》片把焦點完全集中在司法程序,對各個主角的私生活幾乎不接觸。在一個小時的劇集中,警察查案,控方審案。這樣的好處就是可以使觀眾隨時看任意一集而不必擔心情節不連續。和它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紐約重案組》,在講述真實犯罪和偵破細節的同時,也着意刻畫警察的平凡生活,並加入了各式各樣的戀情。最絕的是,《法》片的許多故事都直接來自報紙的社會新聞,所以在某些集的結尾,才會出現這樣的字幕:“本集故事受某某案件啓發,但人物與具體情節都純屬虛構,絕無影射涉案人士之意。 [2-3] 

法律與秩序:陪審團分集劇情

    第1集

      一位百老匯女演員的事業正當如日中天,忽然神秘死亡,這起案件交到了基布利手上。現場並沒有留下多少證據。嫌疑最重的是死者生前所在劇院的經理,但他已經通過各種途徑得知警方手上並沒有掌握血樣等證據,甚至連屍體在哪裏都不知道。 面對態度強硬的嫌犯,幾乎無從下手的案件,基布利仍然有條不紊地進行調查,排除各種可能,縮小嫌疑名單。終於,她找到了強有力的證據,説服陪審團把嫌犯送進了監牢。


    第2集

      一位警察不幸被一個職業殺手刺殺,犯人幾乎立刻被逮捕歸案。然而基布利面對的難題卻是如何説服陪審團把犯人判刑。的確,警察死得冤枉,可犯人聲稱警方朝自己開槍高達41次。如果不拿出有力證據,很容易讓陪審團認為被告是出於自衞殺死警察,更有甚者,警方的聲譽也將受到嚴重損害,會被外界輿論認為又是一次警方濫用職權的行為。彷彿這還不夠,被告方律師又找到了一些證據,來控告警方受賄腐敗。現在看起來,一切都對基布利非常不利。


    第3集

      一個剛剛被假釋出獄的戀童癖被人一槍爆頭。嫌犯堅決認為自己是為了保護年幼的女兒,而他身邊還有着一個不好對付的善於利用媒體聲音的平民律師。基布利一面要搜尋更多證據,一面要從犯罪心理等角度尋找可信理由來説服自己,也是説服陪審團。然而,證據搜尋得並不順利。而似乎輿論對死者並不抱什麼同情,反倒對嫌犯的支持呼聲更高一些。基布利不得不面對外界輿論和自己工作上的雙重壓力。


    第4集

      一位年輕姑娘被人先奸後殺,嫌犯的關係構成了一個環,似乎誰都有點嫌疑,但誰的犯罪動機都不充分。而且,幾位嫌犯還剛好是非常親近的朋友,一個是富家少爺,一個是街頭野孩子,還有一個,則是被害者的前男友丹尼。三人互相指證,陷入了囚徒困境。和其他幾次一樣,基布利努力思索着罪犯的動機、手段,因為在她看來,誰是真正的兇手不是她該考慮的事,如何説服陪審團將兇手定罪,才是她的工作。特別是現在的律師一個比一個狡詐,連基布利也差點招架不住。


    第5集

      一個保姆被控謀殺看護的嬰兒,表面看起來,一切證據確鑿無疑,犯罪動機也很充分。正當辦案小組一面為保姆惋惜一面打算結案的時候,他們卻遇到了一位政治立場明顯偏向被告的法官。他們該如何打敗法官?基布利的腦筋又動到了保姆的職業特點上,打算從這一點入手説服陪審團和法官。


    第6集

      一位受人尊重的籃球明星被控強暴並謀殺了情人。案情很簡單,證據非常翔實可靠。然而基布利知道,找出兇手和讓兇手服刑是兩回事。這次,她不得不面對同情被告的陪審團,瘋狂的籃球迷,以及球星的優秀律師。雖然基布利終於又一次讓勝利的天平傾向了自己,但籃球明星妻子在法庭上的一句失言,差點把基布利斷送掉。


    第7集

      一個男子持槍衝進自己工作的銀行,殺死了一名女子,因為她就是導致自己兒子昏迷不醒成為植物人的直接原因。陪審團對他的遭遇非常同情,希望他能脱罪。而基布利的工作就是要把陪審團爭取到自己一方,用事實證明該男子只是毫無理由地遷怒別人,具有非常危險的反社會傾向。不管他的兒子遭遇如何,他都會覺得別人一直虧待自己而心懷不滿。


    第8集

      一個男子被控槍殺格林警探,並且他還殺死了格林警探正在偵破案件的重要目擊證人。所有人都認為案犯被定罪是板上釘釘的事,然而,檢察院在交鋒中卻一再處於下風。基布利鬱悶得要死,然而還是不得不根據同事的建議,重新審查這個案件。首先,她必須弄清楚,到底被告為什麼要殺死受害者?這也是陪審員們想知道的地方。(本集與正篇第十五季20集產生交叉)


    第9集

      一名案犯被控犯下多起謀殺重罪,然而因為對他不利的證據是偽造的,他得以無罪開釋。基布利明知案犯背景不小,不過仍然決心重新審理此案。同事們苦勸無效。不過,案子審查得越來越深入,基布利也慢慢明白了該案的癥結所在。是遵循慣常的道德、法律放走案犯,還是不顧法律的約束把案犯送進他該去的地方?


    第10集

      一名男子被兩名獄警雞姦後殺害。基布利接手了這一案件。所有的證據都清楚無疑地表明瞭事實真相。然而,基布利這次的對手是深諳警察工作流程的老警察。他們閉口不言,任憑基布利想盡辦法審訊都一言不發。基布利在難以取得人證的情況下,該如何定案?此外,該案來自警察同僚的重重壓力也讓基布利感到萬分苦惱。


    第11集

      一名案犯犯過多起強暴案,然而,案犯的母親艾麗娜富有又有辦法,儘管案犯屢屢犯下重罪,她都想盡辦法把兒子一一解脱出來。這次,基布利決心把案犯繩之於法。而她的合作伙伴不是別人,正是《法律與秩序:特殊受害者》中的本森探員。他們面對的,除了洋洋得意的案犯,還有對自己不幸遭遇閉口不談的受害者,一個巧言如簧的業內第一律師,以及案犯手眼通天的母親。(本集與《特殊受害者》篇第六季第20集產生交叉)


    第12集

      一名男子和女友情深意篤,不料在一次歡好中竟發現女友是做過變性手術的男人,雖然女友温柔不改,然而他仍然感覺受了莫大欺騙,一怒之下竟殺死了自己的女友。男子的父親聞訊趕來,自認他才是兇手。面對一言不發的男子和把犯罪經過講得清清楚楚的男子父親,基布利感到十分撓頭,除了繼續尋找新的證據,她還必須查明事情的真相,以及面對一名傷心欲絕的男子。


    第13集大結局

      一名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圖謀襲擊一名女子,結果被女子所居大樓的保安及時發現。爭鬥中保安失手殺死了流浪漢。女子對保安感激不盡,自願為他出庭作證。原本基布利準備判該保安無罪,可是,當女子在法庭上説出,她已經被人尾隨了四個月之後,基布利感到事情有些蹊蹺,流浪漢是不會有耐心有條件跟蹤一名居住在高尚住宅區的女子的。他們立刻對案件重新加以調查,想找出尾隨者的身份,而事實真相卻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法律與秩序:陪審團演職員表

法律與秩序:陪審團演員表

參考資料 [4] 

法律與秩序:陪審團職員表

導演 凱萊布·丹斯切爾、Joe Ann Fogle
編劇 Chris Levinson、沃倫·格林

法律與秩序:陪審團播出信息

國家
播出時間
Canada
3 March2005
USA
3 March2005
Australia
23 June2005
Israel
23 September2005
UK
16 January200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