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法律與文學

(2017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

鎖定
《法律與文學》是一部由蘇力所著書籍,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發行。
中文名
法律與文學
作    者
蘇力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
2017年5月
頁    數
428 頁
定    價
68 元
裝    幀
精裝
ISBN
9787108058843

法律與文學叢書信息

當代學術 (共18冊), 這套叢書還有 《西周史》,《杜詩雜説全編》,《民主四講》,《七綴集》,《拓跋史探》 等。 [1] 

法律與文學內容簡介

本書試圖拓展當代中國法學理論研究的一個新領域——法律與文學。主要以中國的一些傳統戲劇為材料,分析法律的或與法律相關的一些理論問題。這意味着,本書的基本追求不是運用具有歷史意味的文學材料來印證法律的歷史,也不是運用文學材料來註釋甚或宣傳某些當代的法律理念,而是力求在由文學文本構建的具體語境中以及構建這些文本的歷史語境中冷靜地考察法律的,特別是中國法律的一些可能具有一般意義的理論問題,希望對一般的法律理論問題的研究和理解有所貢獻。 [1] 

法律與文學作者簡介

蘇力,本名朱蘇力,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著名法學家。研究方向為:中國法律、西方法律史、美國商税法、法社會學、美國法律制度、法哲學、法律經濟學分析、比較法、比較法律文化。代表作有《法治及其本土資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送法下鄉》《道路通向城市》《法律與文學》等。 [1] 

法律與文學目錄

致謝
導論
在中國思考法律與文學
現狀和回顧
意義
難題
論域
意義再探討
材料、進路和方法
本書的結構
第一編歷史變遷
第一章復仇與法律
問題、學術背景與材料
報復和復仇
從報復到復仇,文明的發展
殘酷性的升級,羣體問題
制度化的復仇,一種精製的文化
復仇制度的弱點和衰落
復仇的消亡?
復仇與刑法
附錄:趙氏孤兒
第二章制度變遷中的行動者
悲劇何在?
梁祝二人的年齡
早婚與包辦婚姻
包辦婚姻中的財富問題
悲劇因素之一:自然與社會
悲劇因素之二:常規與例外
悲劇之三:何時改變制度?
結語
第二編“司法”制度
第三章竇娥的悲劇
悲劇是如何發生的?
誰的話更可信?
證據問題
證據問題的背後
超自然證據和鬼魂的意義
小結
第四章制度角色和制度能力
裁判者的雙重製度角色
司法獨立的論證
制度角色:官員和胥吏的能力
審判作為專門的技術知識
“官人清似水,外郎白如面”
第五章清官與司法的人治模式
兩種清官
智慧的限度
勤政的限度
“司法”的人治模式
嚴格責任制的有效性——一個理論分析
小結
附錄:《元曲選》中另外九出包公戲梗概
第三編法律“文化”
第六章德主刑輔的政法制度
道德的世界
意識形態作為治理制度
“不關風化體,縱好也枉然”
例證:道德對戲劇素材的重塑
道德主義進路的批判
附錄:中、西法學語境中的“法律道德性”
第七章戲劇空間與正義觀之塑造
中國戲劇的敍事
傳統戲劇的藝術空間之構建
想起了《哈姆雷特》
另一種《竇娥冤》
小結
第四編方法問題
第八章這是一篇史學論文?
問題
文學與歷史
想象、理論與歷史
詩史互證?
第九章自然法、家庭倫理和女權主義?
三種解讀
什麼樣的自然?——情境化的解讀
最高的倫理?——歷史變遷的解讀
為什麼“女性”?——社會分工的解讀
“中國的”解讀?
儒家的思路及其原生意義
結語
附錄
附錄1秋菊的困惑和山槓爺的悲劇
附錄2從文學藝術作品來研究法律與社會?
附錄3孿生兄弟的不同命運
參考文獻
索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