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法尤姆

鎖定
法尤姆是一個埃及城市,法尤姆省首府。面積1,827平方公里,人口2,512,792人(2006年)。
中文名
法尤姆
所屬地區
埃及
面    積
1827 km²
人口數量
2,512,792人

法尤姆地點簡介

法尤姆窪地農產品貿易和交通中心。有軋棉、棉毛紡織、製革、煙草等工業。鐵路通開羅-阿斯旺幹線上的貝尼蘇韋夫。附近有油田。
衞星影像 衞星影像
法尤姆省(阿拉伯語:محافظة الفيوم‎‎),是埃及二十九省之一,位於該國中部。首府法尤姆。面積1,827平方公里,人口2,512,792人(2006年)。東北距開羅88公里,瀕優素福運河。 [1] 

法尤姆背景介紹

大約七萬年前,氾濫的尼羅河水第一次衝過了法尤姆窪地周圍的矮山,形成了加隆湖以及周圍的沼澤地。這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處農業區,至少是最早的農業區之一,湖周圍種植的作物被收割起來,土地上樹起了柵欄,建起了乾燥的儲藏區。即使是今天,法尤姆仍然以其水果、蔬菜以及雞肉著稱。法尤姆的食品十分美味。
法老第12王朝的統治者阿蒙尼姆赫特一世(公元前1991-1992年)首次利用部分沼澤地來發展農業,且從尼羅河出發,挖掘了一條很寬的運河,由貝尼*斯維夫西北部的拉胡恩的一名管理員進行管理。後來阿蒙尼姆赫特三世做了更多的發展工作,他對這一地區十分感興趣,並在哈瓦拉修建了一座金字塔。所有這些做法的結果是形成了比如今的面積大兩倍的莫伊利斯湖(大湖),湖中魚類眾多。此外,南部地區的土地也十分肥沃、物產豐富。
羅馬人稱這一地區為“鱷魚之城”,因為這裏有很多鱷魚。他們改變了法尤姆最初的農作物循環體系,迫使這一地區專門為羅馬市場供應穀物。穆斯林認為是先知約瑟夫發展了這一地區。他在埃及被囚期間將巴哈爾*尤素夫運河利用起來,修建了世界上第一座水壩。法尤姆由於尼羅河三角洲運河體系,享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但它同時也仍然是埃及最大的農業區之一。

法尤姆歷史淵源

法尤姆(Fayoum)這個名字來源於象形文字中的“Bayoum”一詞,意為“海”,它是在西部沙漠中的一個凹陷處,這個綠洲中的城市位於開羅以南85公里,距吉薩金字塔75公里,距開羅機場105公里。法尤姆省有着“埃及糧倉”的美譽。雖然一向被稱為綠洲,但是法尤姆地下水並不像西部沙漠和西南部沙漠的綠洲那樣豐富,而是尼羅河水通過多條水道所注入的這片天然三角形窪地。尼羅河水灌溉了這片綠洲,之後注入加隆湖。

法尤姆自然景區

法尤姆城佔據了市場和位於中心旅遊諮詢處以西第四座橋的煅金工業區。另一方面,由埃及首都開羅向南,沿着尼羅河西岸前行,大約一個多鐘頭,就到了在法尤姆省所屬的沙漠深處,還有一個叫鯨魚谷的地方,那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和自然保護遺產”。
從法尤姆再往西,方圓幾十公里的地域內,像明鏡一樣鑲嵌着埃及第二大淡水湖--“加倫湖”。怡人的自然環境使得綠洲內植被豐富,尤其適合椰棗樹生長。這些形態婀娜的椰棗樹在眾多樹木當中如同温柔而靚麗的“女子”,其橢圓的果實帶着蠟質的光澤,遠看像用塑膠做的假水果,但實際上這些水果可以媲美中國新疆哈密地區的水果,香甜多汁。
離開加倫湖區,很快就到了“拉巖谷”自然保護區,與先前的青翠和濕潤相比,這裏入目的全是戈壁和沙磧的褐黃色,也很乾旱,越往前走,就越顯得荒涼。這樣的環境實在與鯨魚聯繫不到一起。然而,鯨魚谷就位於沙漠的深處,由於地質變遷,這裏幾千萬年以前還是一片海域,有成羣的鯨魚出沒,所以得名鯨魚谷。鯨魚谷阿拉伯語叫“瓦迪·黑坦”,瓦迪是“河谷”,“黑坦”是鯨魚的複數,説明這裏當時鯨魚的數量之多。約當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埃及、德國、英國等地質考古學家就開始探索鯨魚谷,考古學家發現了相當珍貴的海洋古生物化石標本,如多刺魚、鯊魚、海蛇、海龜、鱷魚、海牛和鯨魚等。其中最珍貴的,莫過於鯨魚了,而且鯨魚的種類有5種之多。
2005年4月,美國密歇根大學的古生物學家菲利浦·金戈裏奇在鯨魚谷有了重大的考古發現。他率領的考古小組找到了鯨魚骨骼化石,一塊塊連起來居然長達18米,並且“從脊椎到尾巴的整副骨骸”都可以完全地連成一體。關鍵還在於,經科學考證,這種鯨叫“械齒鯨”,它是太古生代始祖鯨的一種,現已經絕跡了。械齒鯨由陸地哺乳類演化而來,它沒有呼吸孔,卻從其陸地祖先那裏繼承下來了一雙小腳。這種鯨看起來很像大海蛇,卻比海蛇珍貴得多了,它生活的年代至少在4000萬年以前。
考古學家説,械齒鯨具有極其珍貴的科研價值。正因為如此,菲利浦·金戈裏奇一看到這種鯨的化石,就興奮不已。他決定把骨骸化石搬到密歇根進行保存加工,做進一步的深入研究,然後再帶回埃及展覽。因為這一考古引起了轟動,很快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自然保護遺產名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