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法學方法論教程

鎖定
《法學方法論教程》是2013年11月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斌峯。
中文名
法學方法論教程
作    者
張斌峯
出版時間
2013年11月
出版社
武漢大學出版社
頁    數
353 頁
ISBN
9787307117693
定    價
42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法學方法論教程內容簡介

《創新思維法學教材:法學方法論教程》着力於精闡當代法學方法論尤其是法律方法的基本原理,《創新思維法學教材:法學方法論教程》在吸收、消化和融會貫通的基礎上,整合和構建當代法學方法論研究的新範式、新知識和新成果;嘗試把語用學方法證成當代法學方法論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學理範式,使之縱貫於法學方法論知識體系之整體,着力於推進當代法學方法論的語用學轉向:《法學方法論教程(創新思維法學教材)》立足於以獨到的語用學方法論視角,透視法律適用、法律思維、法律推理、法律論證和法律解釋等法律方法和法律技術,探求法律適用的語用機制、語用原理和語用規則;此外,本教程還首次論述了法律類型化方法和價值思考導向法,實現法學方法論的知識更新和學術創新。

法學方法論教程作者簡介

張斌峯,生於1962年5月,河南省光山縣人。哲學博士,現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學理論:專業碩士生、博士生導師,人文學院邏輯學專業碩士生導師。曾任南開大學哲學系教授,邏輯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法哲學、法學方法論(法哲學,尤對當代德國法哲學、法學方法論)、法律邏輯(法律論證邏輯)、中國邏輯史、符號學以及人文社會科學方法論等領域或方向,現兼任中國墨子學會理事、中華孔子學會理事、中國符號學與語言邏輯專業委員會委員等職務。主要著作有《人文思維的邏輯——語用學與語用邏輯的維度》《人文學科方法論》等,發表論文100餘篇。編著有《西方現代自由與中國古典傳統》《殷海光學術思想研究》《符號學導論》和《符號世界》等書,編有《殷海光文集》。 [1] 

法學方法論教程圖書目錄

第一章 法學方法論研究的對象與價值
第一節 “法學方法論”與“法律方法論”辨析
第二節 法學方法論研究對象的多維闡釋
第三節 法學方法論意義與價值
第二章 法學方法論的語用學轉向
第一節 法學方法的傳統範式及其歷史侷限性
第二節 語用學方法及其基本特徵
第三節 法學方法論的語用模式:法學方法論的語用學轉向
第三章 法律推理概述
第一節 法律推理概述
第二節 法律推理的語用學轉向
第四章 司法三段論的語用分析與建構
第一節 超越“三段論”的司法三段論
第二節 司法三段論適用的語境分析
第三節 司法三段論之小前提的選擇與確定
第五章 法律推理(上):法律歸納推理和法律類比推理
第一節 法律歸納推理
第二節 法律類比推理
第六章 法律推理(中):法律適用中的實質推理、推定和倒置推理
第一節 法律適用中的實質推理
第二節 法律適用中的推定
第三節 法律適用中的倒置推理
第七章 法律推理(下):法律語用推理
第一節 語用學視野下的法律推理
第二節 法律語用推理及其特徵
第八章 法律論證(上):法律論證理論概述
第一節 法律論證的理論淵源
第二節 法律論證的內涵與特徵
第三節 法律論證的形式
第九章 法律論證(中):法律論證的有效性
第一節 法律論證有效性的界定
第二節 法律論證的融貫性
第十章 法律論證(下):法律論證與交往理性
第一節 法律論證與論辯
第二節 語用
第三節 交往理性引導下的法律論證
第四節 交往理性精神的缺失在法律論證中的體現
第十一章 法律解釋(上):法律解釋的基本理論
第一節 法律解釋概述
第二節 法律解釋的方法
第十二章 法律解釋(下):法律解釋的正當性及其實現
第一節 普遍語用學及其方法論意義
第二節 法律解釋的語用學維度
第三節 法律解釋的正當性及其實現
第十三章 法律類型化思維法
第一節 西方學者的類型化思想
第二節 類型化思維的界定
第三節 類型化思維模式的應用
第十四章 法律價值導向法
第一節 價值導向方法的界定
第二節 價值導向方法的確定
第三節 價值導向方法的運用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