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泌尿生殖系棘球蚴病

鎖定
棘球蚴病是我國西北牧區較常見的寄生蟲病。大多數病例是細粒棘球絛蟲的蚴體侵入人體所致,在肝、肺等臟器中形成囊腫,並造成各種併發症,也稱包蟲病。肺棘球蚴病約佔棘球蚴病的10%~15%,多為單發性棘球蚴囊腫,右肺比左肺、下葉比上葉多見。
就診科室
泌尿外科
常見病因
人誤食被棘球蚴蟲卵污染的食物所致
常見症狀
尿頻、尿痛,腎區腫塊、腰痛、血尿及膿尿等

泌尿生殖系棘球蚴病病因

細粒棘球絛蟲寄生於犬小腸內,卵隨糞便排出,污染水源、草場等。人誤食被蟲卵污染的食物後,蟲卵即在十二指腸內孵化為六鈎蚴。六鈎蚴穿破腸黏膜潛入毛細血管,順門靜脈進入肝臟發育為包蟲。若六鈎蚴通過肝竇,可隨血流到達肺部併發育成包蟲,故肝與肺包蟲病發病率較高。若仍有少數六鈎蚴通過肺靜脈,可隨體循環達全身,各臟器組織均可發病。泌尿男性生殖系統包蟲病的發病率在流行區約佔全身包蟲病的2%~5%。腎、膀胱、精索、睾丸均可發生。

泌尿生殖系棘球蚴病臨牀表現

有包蟲病流行區的居住和生活史,尤其與犬、羊有過密切接觸史。
1.腎包蟲病患者主要症狀為腎區腫塊、腰痛、血尿及膿尿。常為單側腎內單個發生,且多發生於腎下極。可與肝、肺包蟲病相伴發。當包囊破入腎盞、腎盂時,粉皮樣含子囊及內層碎屑進入尿液,可出現急性腎絞痛、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繼發感染後可表現發熱、腰痛加劇,血尿及膿尿。包囊破裂進入腹腔可發生嚴重的腹膜炎。
2.膀胱包蟲則主要表現為尿頻、尿痛、尿急、尿混濁並排出粉皮樣含子囊及內層碎屑的尿液。
3.精索或睾丸包蟲病患者,局部可出現球形腫塊,透光試驗陽性,如同鞘膜積液。包蟲囊腫的典型體徵是觸診時表面光滑,觸之硬韌且有彈性,叩之有顫感。腎包蟲在上腹部或腰部可捫及表面光滑、邊緣整齊、界限清楚的無痛性腫塊。

泌尿生殖系棘球蚴病檢查

1.血液檢查
嗜酸性粒細胞數增多。
2.尿液檢查
包蟲破入泌尿道時,尿中可見有白色粉皮樣碎片,查及原頭節或頭鈎。
3.血清學檢查
如間接紅細胞凝集試驗(IHA)、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有助於診斷。
4.卡索尼皮內試驗
方法是將特殊處理過的囊液0.1~0.2ml作前臂皮內注射,觀察皮膚的紅腫及硬結反應,其陽性率可高達90%左右。間接紅細胞凝集試驗具有高度特異性和敏感性,假陽性反應少。
5.B超
B超顯示類圓形無回聲反射的液性暗區及邊界清楚的粗糙囊壁,較大的包蟲並可見“雙壁徵”,系外囊與內囊(包蟲)界面間隙的徵象,包蟲後壁呈明顯增強效應。含子囊的包蟲可見花瓣狀分隔或蜂窩形光帶。
6.X線
KUB平片可見腎影增大,有凸出腎緣的腫塊輪廓。有時可見腫塊邊緣線狀鈣化陰影。排泄性及逆行尿路造影示腎盂、腎盞受壓變形、移位,腎盞漏斗部變細、拉長。當包囊破入腎盞,則造影劑溢入囊內顯示腎盂及球形包囊,囊內的眾多子囊,呈葡萄樣充盈缺損,造影劑沿子囊間隙流注而呈落雨樣徵象。同時可見患腎積水、顯影不良或不顯影。
7.CT
示腎臟多發性囊性改變,囊壁厚,邊緣清楚,可有“囊中囊”徵。有時可見特有的蜂窩狀分隔影像,有助於診斷。若子囊過多,相互擠壓,包容在母囊之中,CT顯示車輪形或蜂窩狀的排列分隔,為腎包蟲病的特有影像。膀胱CT示膀胱壁有邊界清晰的囊性佔位,密度均勻,含子囊時,呈“囊中囊”徵。

泌尿生殖系棘球蚴病診斷

本病的診斷需依據接觸史、臨牀表現與體徵,結合實驗室檢查、免疫學檢查以及影像學結果明確。

泌尿生殖系棘球蚴病鑑別診斷

1.單純性囊腫
可有腰背痠痛症狀,有時可觸及上腹部和腰部囊性腫塊。但患者無包蟲病流行區居住和生活史,多在健康普查中發現。B超檢查顯示圓形無回聲腫物,壁薄而光滑。X線檢查囊壁鈣化更為常見。尿液中不含包囊碎屑,卡索尼反應陰性。
2.多囊腎
也表現為上腹部和腰部的囊性腫塊。但該病有家族發病傾向,多為雙側,有進行性腎功能不全和高血壓表現。體檢腰部腫塊邊界不清,壓之較軟;且B超檢查發現腎體積明顯增大,腎臟邊緣不齊,腎內囊性腫塊無“雙壁徵”。尿路造影可見腎盞變形、拉長,呈蜘蛛腳狀。CT示雙腎體積增大,腎斷面有無數個大小不一的囊腫,囊壁可有鈣化。
3.腎積水
亦有腰部脹痛、血尿及膿尿症狀,上腹部及腰部可觸及囊性包塊,但該病有明顯的尿路梗阻原發病如結石、狹窄等。患者無包蟲病流行區居住和生活史。尿路造影示腎盂、腎盞擴張,無腎盞漏斗部的變細和移位。尿液中不含包囊碎屑,卡索尼反應陰性。
4.腎腫瘤
亦有腰痛和腰腹部腫塊表現。但本病多有全程肉眼血尿伴條索狀血塊、發熱以及消瘦等症狀。B超檢查示患側腎體積增大,有實質性佔位。CT示腎臟不均質佔位病變,CT值為30~50Hu,增強掃描示腫物CT值低於正常腎組織,分界清楚。
5.膀胱腫瘤
B超檢查可發現膀胱壁的佔位性病變,大的腫瘤可通過雙合診觸及。但膀胱腫瘤有無痛性肉眼血尿,無粉皮樣尿。尿液中可找到腫瘤細胞,而無棘球蚴原節頭。B超及CT檢查示膀胱內有實質性佔位病變,而非囊性佔位。
6.輸尿管囊腫
感染時可出現尿頻、尿急、尿痛。B超檢查也可顯示膀胱內的囊性佔位性病變。但其尿液檢查找不到頭節及子囊。膀胱鏡檢查可見輸尿管口囊性腫物,隨排尿有節律性舒縮。
7.膀胱息肉
B超檢查也可表現為膀胱壁的佔位性病變。但患者無粉皮樣尿,尿液中也找不到包蟲頭節及子囊。B超及CT檢查可發現膀胱內有實質性佔位,而非囊性佔位。

泌尿生殖系棘球蚴病治療

1.藥物治療
曾採用甲苯達唑(甲苯咪唑)、吡喹酮、阿苯達唑(丙硫咪唑)等化學藥物治療的實驗研究,已取得殺滅原頭節及損壞包蟲囊生髮層的作用,但尚未能達到治癒的目的,故可作為手術前後預防移植復發的用途,及無法手術根治的瀰漫性多發包蟲病的控制治療。
2.手術摘除
是目前惟一有效的治療方法。早期發現早期手術,在臟器尚未萎縮時可施半腎切除,或完整內囊摘除,而避免全腎切除,以保留有功能的臟器組織。手術原則是摘除包蟲,防止囊液外溢污染腹腔,縮小外囊空腔,預防術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