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泉州籠吹

鎖定
泉州籠吹,福建省泉州市的傳統吹鼓樂,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泉州籠吹相傳原為古代宮廷官衙用於迎賓送客、祭奠、慶宴的儀仗大樂,流傳到中國民間後,藝人為了方便,平時把所用樂器收藏在一擔紅漆綴金、古色古香的細蔑皮編織的箱籠,或雕龍畫鳳的木製箱籠中;就座演奏前並列排放,搭起一個雕花刻柳的樂器架,掛放樂器,演奏完又把樂器置於籠中,如果是行走演奏,也帶箱籠隨隊,故稱“籠吹”。常用於傳統民俗活動場合。 [4] 
2007年3月,泉州籠吹經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泉州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  2007年8月,泉州籠吹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Ⅱ-9。 [1] 
中文名
泉州籠吹
批准時間
2007年8月
遺產級別
省級
遺產類別
傳統音樂
申報地區
福建省泉州市石獅市
項目編號
Ⅱ-9

泉州籠吹歷史淵源

籠吹是一種吹鼓樂,流行於閩南泉州民間。原為古代宮廷官衙用於迎賓送客、祭奠、慶宴的儀仗大樂,據説是明代由金陵傳入南疆,逐步融入民間,用於婚喪喜慶、渲染氣氛;也有稱是起源自戰國時期宮廷古樂的延續,並從官府流傳到民間。籠吹這種吹鼓樂流傳達到民間後,藝人們為了方便,平時把所用樂器都放置收藏在一擔紅漆綴金、古色古香的木箱或細蔑皮編織的箱籠中,演奏前並列又搭起一個雕花刻柳的木橫架上,先把樂器掛在箱籠架上;演奏完又把樂器置於籠中,故稱“籠吹”。
石獅的籠吹最早是由泉州府藝人相傳,因石獅以前屬晉江縣的管轄鎮,本身沒有縣衙以上的官府,不設迎賓鼓樂隊,而石獅歷史上經濟較為發達,又是東京大道的必經之地,石獅風裏庵就是歷史見證。因為泉州、晉江及周邊的縣的一些藝人紛紛前往石獅賣藝為生,逐步形成為以石獅為主的閩南籠吹體系的代表,更加上石獅“何氏三槌”,即石獅寬仁的何恭瀏、何恭北、何恭水三兄弟出神入化的南鼓演奏,在閩南及泉州一帶享有的盛譽。 [3] 

泉州籠吹基本特徵

籠吹的樂器有大嗩吶、嗩吶、洞蕭、二絃、三絃、大小鼓、鑼鈸、雙音、小葉、木魚、木板等,鼓主要以南鼓(壓腳鼓)為主,演奏時以吹奏曲牌為主,打擊樂配和,風格獨特,音調優美動聽。籠吹以鼓為指揮,以嗩吶為主奏樂器,坐着表演,迎賓有時站立。
籠吹譜有南北譜之分,擊樂有南北擊樂之分,曲牌有文武之分。演奏根據不同場合分為單曲和套曲,套曲一般由二至五首樂曲連綴而成。武樂由幾支大嗩吶合奏,加大鑼、大鈸並用大通鼓按節奏擂打,吹奏《將軍令》《得勝令》《秦王破陣樂》等大麴,嗩吶齊鳴,通鼓聲震天,氣勢激昂威武、高亢激越。文樂用小嗩吶、品蕭、三絃、二絃、二胡等絃樂,並配合打擊樂響盞、小鑼等,按節搭配和聲,演奏南音曲牌《雁聲悲》《我為你》《喑想暗猜》《太子游》《狀元遊》等輕柔幽雅、節奏緩慢的樂曲。後又吸收提線木偶的樂曲和部分民間小調,使演奏內容更加豐富。籠吹演奏的曲牌多且豐富,根據不完全統計,其演奏曲有兩三百首,而且還在不斷地挖掘和整理。 [3] 

泉州籠吹傳承保護

泉州籠吹傳承價值

泉州籠吹的形成和變化脈絡清晰,它由官府到民間,由廟堂之樂演變為大眾音樂,由原來的儀仗大樂,融入地方戲曲和民間小調,成為民間樂種,是中國民間音樂現存唯一帶樂器箱籠和樂器架隨隊演奏的樂種,箱籠成為籠吹區別於其他樂種的鮮明標誌。
泉州籠吹風格獨特,音調優美動聽,演奏曲牌多且豐富,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籠吹的存在與民俗密切相關,通常有民俗活動就有籠吹,反映了民間藝術和民俗的依存關係。 [4] 

泉州籠吹傳承人物

何恭水,男,漢族,1928牟9月出生,泉州石獅人,福建省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泉州籠吹”。1935年(7歲)隨父學習鼓藝和籠吹音樂,曾在木偶掌中班、籠吹隊、高甲戲、道場當樂師。有“閩南第一鼓”“南鼓王”等稱號,多次參加省、地會演並獲獎。培養出龔天錫、何敬田、洪清池、何清和、何清煜、何國慶、何金龍、何作陽等鼓藝、籠吹藝人。其藝術成就先後被福建省電視台,廈門、泉州、石獅電視台和《福建日報》《香港商報》《泉州晚報》《石獅日報》多次採訪,並以《南鼓世家》作專題報道。1979年錄製《籠吹》錄音帶在國內外發行。 [4] 
何清和,男,漢族,1953年6月出生,石獅寬仁人,泉州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泉州籠吹”。1960年師從父輩的三兄弟“何家三糙”學習南鼓技藝,1961年學習南音及傀儡戲、梨園戲、打城戲的曲牌和道教道情曲、佛曲等,1965年師從吳彥鎮學習南嗩吶和大嗩吶。經常活躍在泉州、晉江一帶的籠吹、道場、佛事等民俗活動中,曾組織籠吹曲目錄音數十首曲牌,多次參加市、省會演及節慶大型活動等。2005年開始在石獅和晉江周邊的年輕人中授徒傳藝,先後教授十幾人學習籠吹的南嗩吶、大嗩吶吹奏和南鼓、鍾鑼、鑼仔拍等打擊樂技藝及口授傳統曲牌。 [4] 

泉州籠吹保護措施

2007年8月2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佈福建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名單的同時公佈泉州石獅市文化館為“泉州籠吹”項目保護單位。 [1] 

泉州籠吹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18年10月26日,第八屆泉州民間音樂邀請賽在泉州府文廟廣場舉行,本場演出涵蓋了籠吹、大鼓吹、什音、安溪茶歌、五音吹等泉州民間原汁原味的樂種。演出結束後經過評選,由鯉城區文體新局選送的山後五音吹、泉州籠吹雙雙獲得此次民間音樂邀請賽一等獎。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