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泉州布袋戲

鎖定
泉州布袋戲,泉州自古以來便稱提線木偶戲為“嘉禮”戲、“加禮”戲。“嘉禮”、“加禮”,意即隆重的殯婚嘉會中的大禮。泉州地區每逢民間婚嫁、壽辰、嬰兒週歲、新建屋廈奠基上樑或落成、迎神賽會、謝天酬願,都必須演提線木偶戲以示大禮;甚至水災後,或為死者追薦功果,亦往往請演提線木偶戲,以作驅邪逐疫、追薦亡魂。
中文名
泉州布袋戲
地理位置
泉州
類    別
地方文化
表現形式
文化藝術表演

泉州布袋戲發展軌跡

據傳,唐末王審知入閩稱王時,大建宮院,由中州聘請不少名士學子,並攜帶傀儡戲具,置於宮中以供娛樂,傀儡戲隨之傳入泉州,故“嘉禮戲”的道白有中州音。
到了宋代,“嘉禮戲”已在泉州民間廣為流傳。
泉州市文管會收藏宋南外宗正司皇族《天源趙氏族譜》抄本,其中《家範》共五十三條,乃吸收宋亡泉州趙氏皇族被蒲壽庚殺盡斬絕的教訓而成,警戒子孫雲:“家庭中不得夜飲妝戲、提傀儡娛賓,甚非大體。亦不得教子孫童僕習學歌唱戲舞諸色輕浮之態。”可逆知宋南外皇族當年在泉大肆演戲歌舞,其中即有“提傀儡”。
南宋·陳淳《上傅寺丞書》雲:“舉陳漳州陋習,每當春秋之際,諸鄉保少年,遂結集浮浪,無賴數十輩共率,號曰‘戲頭',逐家斂錢,豢優人作淫戲,或弄傀儡,築棚於居民叢萃之地為之,毫無顧忌,其名曰‘戲樂'。”
南宋·莆田詩人劉克莊《後村全集·觀社行》曰:“郭老一斷事都休,卻了衣冠反沐猴。棚上偃師何處去,誤他棚下幾人愁。”“非惟兒童竟嗤笑,更被傀儡旁揶揄。”
陳淳和劉克莊所言雖為漳州、莆田的情況,與漳州、莆田相近的泉州地區應該類似。
西湖老人《紫勝錄》記南宋·臨安元宵勝況,也有涉及福建提線木偶的記載:“……全場傀儡,陰山七騎,小兒竹馬……福建鮑老一社,有三百餘人;川鮑老亦有百餘人。”
明代的泉州傀儡戲,進一步與民間儀式結合起來,得到較大發展。明·泉州李廷機曾為木偶戲撰聯:“頃刻驅馳千里外,古今事業一宵中。”可見當時木偶劇目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具備了表現縱橫千里、包容古今的功力。但是,最初的演出還是十分簡陋的,“十支竹竿三領被,搭成一個八卦棚”。
到清·乾隆、嘉慶年間,泉州的“嘉禮”戲已經十分成熟,脱離了屬於片斷、雜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形成規範的劇本體系,能夠演規模宏大且細緻複雜的歷史戲了。雖然形象只有固定的36個,但行當已分生、旦、北、雜四大類,可演四十二部大戲,如傳統連台本《目蓮救母》可演七天七夜。
清·嘉慶《晉江縣誌·卷72·風俗》雲:“晉江人之習於風騷者不少,其發於性情者復多……木頭戲俗名傀儡 ,近復有掌中弄巧,俗名布袋戲,演唱一場,合成音節。”
清初泉州傀儡戲即在台盛行。連橫《台灣通史·卷13·風俗志·演劇》雲:“台灣之劇……曰‘七子班',則古梨園之制,唱詞道白,皆用泉音。而所演者則男女悲歡離合也。又有傀儡班、掌中班,削木為人,以手演之,事多稗史,與説書同。夫台灣演劇,多以薦神,坊裏之間,醵資合奏。村橋野店,日夜喧鬧,男女聚歡,履舄交錯,頗有歡虞之象。”
清·道光、咸豐年間,泉州木偶製作技術大大提高,藝人們根據《目蓮》、《西遊》、《封神》等戲的特點,創造了不少花臉、鬼臉頭像。同時改進了活動頭像,把木偶又推進一大步。
清末民初,泉州一帶有50多個木偶戲班遍佈城鄉。泉州東嶽廟、關帝廟、元妙觀、城隍廟等“四大廟”,均有固定戲班為祈天酬神專門演出。
號稱“嘉禮才子”的林承池曾與文人楊秀眉創作了《説岳》、《水滸》等連本戲,從而把木偶戲脱出僅服務於婚喪喜慶的圈子。
林承池、連天章等人,還創造和改進了不少表演藝術技巧,如拔劍、插劍、弄蛇、傘舞、織布、弄鈸等,大大豐富了提線木偶戲的表演藝術。
近年來,改革創新。增設天橋式立體舞台和“地台”,打破傳統“一字形”表演侷限。根據劇情需要,又發展為提線木偶、掌中木偶、杖頭木偶與真人混合演出,有深度,有層次,兼收並畜,相得益彰 [1] 

泉州布袋戲表演

泉州布袋戲對錶演藝術有嚴謹的規範要求,每個行當的基本功都非常精細。如:
生角基本動作24步,旦角基本指法40步;同是一把扇,生角玉骨扇11步,丑角鼓扇21步。
一個縫衣程式,就有外手裁衣裳、髻上拔針、針插襟前、抽線、咬線、線尾搓尖、對針穿線、打結、口齒彈線、發上滑線、縫衣抽線等11個動作。
表演修書蓋章,從取印開始,再看印、去印髒、蓋印油、呼印、下印,最後疊手壓印,細緻入微,一絲不拘。

泉州布袋戲劇目

泉州布袋戲的劇目非常豐富,有生旦戲、武打戲、宮廷戲、審案戲、連本戲和摺子戲等等,大量是一代一代承襲下來的傳統劇目。其中有些劇目如《玉真行》、《小悶》、《逼父歸家》、《裁衣》、《士久弄》等劇,是從梨園戲移植過來的。
泉州布袋戲對各種類型的劇目都有過硬的工夫,其中特別擅長表演抒情性的文戲,尤其是公子、小姐、男女丑角的表演更是絲絲入扣,點點帶情,是觀眾、行家公認的看家本領。

泉州布袋戲語言

泉州布袋戲的另一個顯著特色是語言藝術,故有“千斤道白四兩曲”之説。語言藝術着重兩個方面的修養:
一是強調劇情的變化。晉江掌中木偶劇團的前身潘徑布袋戲,在演出實踐中,根據語言輕、重、緩、急、吞、吐、浮、沉等變化創造八音調,再以生、旦、醜、淨四個行當為基礎,從每個行當的不同形象中各分出七個類別,創造二十八個定型音,如生角分文生、武生、黑鬚生、白鬚生、滲鬚生、關頭和斜目,旦角也分女間旦、齊眉旦、開臉旦、老婦、醜容旦、彩旦和狠心旦等。
二是恰如其分的運用口語化的羣眾語言。羣眾中生動的語言,通過藝術化處理,變成了人物語言的性格化,特別是丑角之類人物的插科打諢語言交鋒,風趣幽默,生動活潑,入情入理。

泉州布袋戲音樂唱腔

泉州布袋戲的音樂唱腔,屬以泉州方言為標準音演唱的泉腔系統,也即是南管音樂系統,其中有提線木偶的傀儡調 ,更多的是梨園戲的音樂唱腔。傳統唱腔曲牌近百首,場景音樂用十音譜伴奏居多。
音樂的基調清脆幽雅,悦耳動聽。樂器有嗩吶、三絃、二絃,有時也用琵琶和洞簫。打擊樂以獨特的南鼓(壓腳鼓)、鉦鑼、草鑼為主,還有通鼓、花鼓、大鑼、小鑼、小叫、響盞等。

泉州布袋戲服裝道具

泉州布袋戲的服裝、道具也有特定的風格。早年布袋戲所使用的行頭都有固定的加工點,如江加走的木偶頭,安鮑的服裝,鳳冕齋的金魁頭戴,阿林的刀槍劍戟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