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泉城路街道

鎖定
泉城路街道,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下轄街道,地處歷下區西北部,東與大明湖街道相鄰,南與趵突泉街道接壤,西與天橋區制錦市街道相連,北與天橋區北坦街道毗鄰。轄區總面積1.85平方千米。2011年末,泉城路街道轄區總人口18237人。 [2] 
晉永嘉年間,濟南郡治由東平陵城移至歷城(今古城區)。清末,為濟南行政、經貿和文化中心。1990年7月,明湖路街道併入泉城路街道。 [2]  截至2020年6月,泉城路街道轄4個社區。 [3]  街道辦事處駐鞭指巷社區趵突泉北路12號。 [2] 
2011年,泉城路街道地方財政收入2.8億元,比上年增長23.3%。 [2] 
中文名
泉城路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
地理位置
歷下區西北部
面    積
1.85 km²
下轄地區
4個社區
政府駐地
濟南市歷下區省府前街19號
電話區號
0531
郵政區碼
250011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王府池子
車牌代碼
魯A
人    口
18237人(2011年轄區總人口)

泉城路街道歷史沿革

晉永嘉年間,濟南郡治由東平陵城移至歷城(今古城區)。
清末,為濟南行政、經貿和文化中心。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9月後,屬濟南市第二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3月,第二區與第一區合併後,屬城區,設8街政府;同年8月,街政府撤銷由公安派出所管理街道工作。
1951年,城區改稱第二區。
1952年7月,成立第二區第三居民委員會、第四居民委員會。
1954年12月,改稱第二區第三街道、第四街道。
1955年1月,改稱第二區第六街道及第一區第七街道;同年9月,改稱院西大街街道及壽佛樓街道。
1960年5月,以省人委為中心,加上壽佛樓和院西大街2街道成立歷下公社院西分社。
1962年3月,析出原壽佛樓街道轄區,成立歷下公社壽佛樓分社;同年12月,院西分社改稱院西街道,壽佛樓分社改稱壽佛樓街道。
1965年,院西街道改稱泉城路街道。
1967年2月,壽佛樓改稱明湖路。
1990年7月,明湖路街道併入泉城路街道。 [2] 

泉城路街道行政區劃

泉城路街道區劃沿革

1985年,泉城路街道下轄10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明湖路街道下轄8居民委員會和省政府宿舍家屬委員會。
1990年7月,泉城路街道共轄1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2000年,泉城路街道下設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2004年,泉城路街道下設5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2008年,泉城路街道下設芙蓉街、貢院牆根街、鞭指巷、臨湖4個社區居委會。
2011年末,泉城路街道轄芙蓉街社區、貢院牆根社區、鞭指巷社區、臨湖社區4個居民委員會;下設71個居民小組。 [2] 

泉城路街道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泉城路街道轄4個社區。 [3]  街道辦事處駐鞭指巷社區趵突泉北路12號。 [2] 
泉城路街道區劃詳情
貢院牆根社區
臨湖街社區
鞭指巷社區
芙蓉街社區

泉城路街道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泉城路街道地處歷下區西北部,東與大明湖街道相鄰,南與趵突泉街道接壤,西與天橋區制錦市街道相連,北與天橋區北坦街道毗鄰。距區政府4.7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7千米,總面積1.85平方千米。其中陸地1.20平方千米,佔64.9%;水域0.65平方千米,佔35.1%。 [2] 

泉城路街道人口

2011年末,泉城路街道轄區總人口18237人。另有流動人口6233人。總人口中,男性11781人,佔64.6%;女性6456人,佔35.4%;14歲以下1419人,佔7.8%;15~64歲14521人,佔79.6%;65歲以上2297人,佔12.6%。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7913人,佔98.2%;少數民族324人,佔1.8%;其中回族人口283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87.3%。2011年,人口出生率11.40‰,人口死亡率7.33‰,人口自然增長率4.0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858人。 [2] 

泉城路街道經濟

泉城路街道綜述

2011年,泉城路街道地方財政收入2.8億元,比上年增長23.3%。 [2] 

泉城路街道商業

2011年末,泉城路街道有商業網點1590個;2011年,泉城路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670800萬元,比上年增長16.1%。 [2] 

泉城路街道金融業

2011年,泉城路街道固定資產投資15.1億元;招商引資12億元;社會消費品總額67.08億元;重點服務業增加值3.2億元。 [2] 

泉城路街道交通運輸

2011年,泉城路街道處處通水泥路。 [2] 
泉城路街道

泉城路街道社會事業

泉城路街道文化事業

2011年末,泉城路街道有文體活動室、健身室、棋盤室、電子閲覽室、圖書閲覽室等文化娛樂設施7個;合唱隊、文體隊、舞蹈隊等民間團隊。 [2] 

泉城路街道教育事業

2011年末,泉城路街道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236人,專任教師32人;小學1所,在校生900人,專任教師58人。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 

泉城路街道醫療衞生

2011年末,泉城路街道有醫療衞生機構2個,專業衞生人員16個,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8人,2011年,完成診療14080人。2011年,轄區內孕產婦死亡數、新生兒死亡數均為零。 [2] 

泉城路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泉城路街道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40户,人數760人,支出200餘萬元,比上年增長6.2%,月人均220元,比上年增長11.1%;為20户特困低保及邊緣家庭發放救助金10000元;為16户特困低保及邊緣重大疾病患者家庭發放救助金23000元;對轄區24户家庭發放城市醫療救助金30000元。
2011年,泉城路街道有社區服務設施10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4個,其他社區服務設施5個;社區日間照料牀位數21張,社區留宿照料牀位數21張(未營業)。
2011年,泉城路街道新增就業人員930人,有685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74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174人。 [2] 

泉城路街道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泉城路街道因貫穿境域的主幹道泉城路而得名。 [2] 

泉城路街道風景名勝

  • 王府池子
王府池子”又稱“濯纓泉”,是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 [5]  金元時期這裏水勢旺盛,東與珍珠泉相連,匯水成湖,可以在水面盪舟。明代德王因喜愛泉湖勝景,建府第時把濯纓泉等都圈到了自家院內,“王府池子”的稱呼遂得以傳開。王府池子長30米,寬19米,池岸用大塊青石砌成,周圍有十幾處泉眼,池子便是泉水彙集而成。沿街民居依池而建,東西兩側平房地基大部分浸在水中。北岸大院王府池子街9號,是泉邊歷史最久的民居。
  • 玉環泉
玉環泉”位於省府前街中段路西,是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 [5]  因兩股泉水相湧,水紋相扣如玉環,故得此名。池旁立有清光緒六年(1880年)刻“玉環泉”3字的石碑。
  • 騰蛟泉
騰蛟泉”位於王府池子街北端路東,是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 [5]  泉池呈長方形,長、寬各1米餘,深1.5米。盛水期水面離地面不足半米,附近居民多於此取水洗衣、洗菜。泉池東牆上嵌清道光八年(1828年)鐫刻的“騰蛟泉”刻石。
  • 芙蓉泉
芙蓉泉”位於芙蓉街69號居民院內,是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 [5]  芙蓉泉是石砌方池,長10米,寬5米,深3米,中間橫跨一石橋,池北側立花崗石欄杆。金元時期,芙蓉泉附近建有姜家亭;明中後期,右史許邦才建瞻秦樓;清前期,韓觀察於此建芙蓉館。歷代詩人都曾留有讚美詩作。1990年代末,芙蓉泉整修後,池南壁鐫立《芙蓉泉》碑及《芙蓉泉》詩句。
  • 濟南府學文廟
府學文廟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泉城路街道轄區內。始建於宋熙寧年間(1068~1077年),元末傾塌,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建,2005年修復。內有泮池、屏門、鐵牛山等景點,擁有影壁、大成門、戟門、大成殿、明倫堂、尊經閣等建築,最大特色是氣勢恢宏、規制如魯,仿造了曲阜孔廟的形制規模。 [4] 
濟南府學文廟

泉城路街道榮譽稱號

2020年12月18日,泉城路街道入選“第四批智慧健康養老示範街道(鄉鎮)”。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