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雅·泂酌

鎖定
《大雅·泂酌》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此詩訴説的是人民和諧的問題,表現的是對明君的讚美。詩以水之多來形容酒多,用水之清來形容酒清,人們在宴會上快樂地大碗喝酒、大杯喝酒,然後用水來洗滌各種杯盤碗筷。而這一切,都要感謝高尚敦厚的君子。全詩三章,每章五句,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起興,且重章疊句,反覆歌詠,是一首歌頌和諧之歌。
作品名稱
大雅·泂酌
作品別名
泂酌
作    者
無名氏
創作年代
周代
作品出處
《詩經》
文學體裁
雜言古詩

大雅·泂酌作品原文

大雅·泂酌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餴饎。豈弟君子,民之父母。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濯罍。豈弟君子,民之攸歸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濯溉。豈弟君子,民之攸塈 [1] 

大雅·泂酌註釋譯文

大雅·泂酌詞句註釋

⑴大雅:《詩經》中“雅”部分,分為大雅、小雅,合稱“二雅”。雅,雅樂,即正調,指當時西周都城鎬京地區的詩歌樂調。大雅部分今存三十一篇。
⑵泂(jiǒng):遠。酌(zhuó):古通“爵”,中國古代的一種酒器。
⑶行(háng)潦(lǎo):路邊的積水。
⑷挹(yì):舀出。注:灌入。
⑸餴(fēn):蒸。饎(chì):舊訓酒食,非。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雲:“宜讀如饎人之饎。《周官》(《周禮》)大鄭注:‘饎人,主炊官也。’《儀禮》鄭注:‘炊黍稷為饎。’是也。”今從其説。
⑹豈(kǎi)弟(tì):即“愷悌”,本義為和樂平易,據《呂氏春秋·不屈》所載惠子“詩曰:‘愷悌君子,民之父母。’愷者,大也;悌者,長也。君子之德長且大者,則為民父母”數語,則在此特訓為恩德深長廣大。
⑺罍(léi):古酒器,似壺而大。
⑻攸:所。歸:歸附。
⑼溉:洗。或謂通“概”,一種盛酒漆器。王引之《經義述聞》:“‘溉’當讀為‘概’。概,漆尊也。”
⑽塈(xì):休息,安息。毛傳:“塈,息也。”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按:《方言》:‘息,歸也。’‘民之攸塈塈’謂民之所息,即謂民之所歸。” [1]  [2]  [3]  [4]  [5] 

大雅·泂酌白話譯文

遠舀路邊積水潭,把這水缸都裝滿,可以蒸菜也蒸飯。君子品德真高尚,好比百姓父母般。
遠舀路邊積水坑,舀來倒進我水缸,可把酒壺洗清爽。君子品德真高尚,百姓歸附心向往。
遠舀路邊積水窪,舀進水甕抱回家,可以洗滌和抹擦。君子品德真高尚,百姓歸附愛戴他。 [2] 

大雅·泂酌創作背景

關於《大雅·泂酌》這首詩的主旨背景,歷來有爭議。《毛詩序》雲:“《泂酌》,召康公戒成王也。言皇天親有德,饗有道也。”揚雄《博士箴》(《藝文類聚·職官部》引)雲:“公劉挹行潦而濁亂斯清,官操其業,士執其經。”陳喬樅《魯詩遺説考》以之為魯詩之説。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雲:“三家以詩為公劉作,蓋以戎狄濁亂之區而公劉居之,譬如行潦可謂濁矣,公劉挹而注之,則濁者不濁,清者自清。由公劉居豳之後,別田而養,立學以教,法度簡易,人民相安,故親之如父母。及太王居豳,而從如歸市,亦公劉之遺澤有以致之也。其詳則不得而聞矣。”陳子展詩經直解》認為:“當是奴隸被迫自遠地汲水者所作,此非奴才詩人之歌頌,而似奴隸歌手之諷刺。”高亨詩經今注》認為:“這是一首為周王或諸侯頌德的詩,集中歌頌他能愛人民,得到人民的擁護。”程俊英詩經譯註》則認為:“這是歌頌統治者能得民心的詩,具體指誰,史無確證。”根據詩意,這可能是一首在家族內部大型宴會上唱的雅歌,疑似與《大雅·公劉》同在一個宴會上,人們對公劉的頌歌。 [2]  [3]  [4] 

大雅·泂酌作品鑑賞

大雅·泂酌整體賞析

《大雅·泂酌》全詩分三章,採用三章重複格,每章開頭均用“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來比興。流潦之水本來渾濁,且又處於遠方,本來很容易被人棄之不用,但如能“挹彼注茲”,舀過來倒進自己的水缸,就可以用來蒸煮食物,洗濯酒器,成為有用之物。
古代祭神祀天不一定要用很貴重的東西,比如用韭菜和白茅均可,但必須誠心。此詩中的“行潦”取來當然不是直接用來祭神祀天的,而是用來蒸飯、洗罍、洗尊,但蒸飯、洗罍、洗尊的最後目的仍然是為了祭神祀天。“行潦”是否可以用來祭神祀天,主要取決於酌者的是否誠心;君子之能否統治天下,主要取決於他是否和樂平易。正如遠土之民,只要君王施以仁義,便自然可以使他們感恩戴德,心悦誠服地前來歸附。這裏的關鍵是君王要有高尚敦厚的品德,真正成為“民之父母”。對此,方玉潤認為此詩有“勸戒”之意,這種用褒辭來勸戒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詩每章前部分是比興,是陪襯;後部分是賦體,是正意。陪襯和正意之間,過渡自然,銜接緊密。全詩寓戒於頌,平和温婉,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起興,且重章疊句,反覆歌詠。由此也可以看出《國風》對《大雅》藝術上的影響。 [2]  [3] 

大雅·泂酌名家點評

清代方玉潤《詩經原始》:“此等詩總是欲在上之人當以父母斯民為心,蓋必在上者有慈祥豈弟之念,而後在下者有親附來歸之誠。曰‘攸歸’者,為民所歸往也;日‘攸塈’者,為民所安息也。使君子不以‘父母’自居,外視其赤子,則小民又豈如赤子相依,樂從夫‘父母’?故詞若褒美而意實勸戒。”“其體近乎風,匪獨不類《大雅》,且並不似《小雅》之發揚蹈厲,剴切直陳。” [2]  [3] 
參考資料
  • 1.    朱 熹.詩經集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34-135
  • 2.    姜亮夫 等.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574-575
  • 3.    周嘯天.詩經楚辭鑑賞辭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0:744-746
  • 4.    周振甫.詩經譯註.北京:中華書局,2013:438-439
  • 5.    周明初等 註釋.詩經.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213-214